你不可不知的长沙标志性建筑(转帖)

湖湘驿国际青旅

来自:湖湘驿国际青旅(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2010-12-20 19:35:1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0 19:35:39

    NO.2 开福寺 在长沙城北新河与湘江交汇处凤嘴,有一座殿宇宏伟、气势非凡的千年古寺,这便是三湘名刹开福寺。    开福寺是中国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之一,为禅宗临济宗杨岐派著名寺院,始建于五代时期,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当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史称“马楚”。马氏以长沙为都城,在城北营建行宫,建有会春园,作为避署之地。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之子马希范将会春园的一部分施舍给僧人保宁,创建了开福寺。马希范继位后,又在附近大兴土木,旁垒紫微山,北开碧浪湖,使开福寺一带成为著名的风景胜地,有内外16景。明代文人李冕曾题诗《开福寺》赞曰:“最爱招提景,天然入画屏。水光含镜碧,山色拥螺青。抱子猿归洞,冲云鹤下汀。从容坐来久,花落满闲庭”。    开福寺兴盛时,住僧达千余人。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香火不绝,名僧辈出。北宋洪蕴,佛医俱精,被宋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宋徽宗时,道宁禅师住持,使佛寺中兴。他将临济宗杨岐派禅法,传给日本求法僧人觉心。觉心回国后,创法灯派,被日皇赐以“法灯圆明国师”谥号,僧徒众多,日本佛教临济宗派因而视开福寺为“祖庭”圣地,几乎每年都要派人来朝拜。光绪12年,名僧寄禅、笠云与著名诗人王闿运等僧俗19人在此组织碧湖诗社,赋诗谈禅,一时传为美谈。光绪末年,诗僧笠云创办湖南僧立师范学堂于寺内。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0 19:36:11

    NO.3 贾谊故居 长沙贾谊故居被誉为湖湘文化源头,长沙贾太傅的思想孕育了曾国藩王夫之左宗棠毛泽东的思想,为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最古的古迹”,也是“屈贾之乡”标志性的文化遗产。从西汉以来就成为到达和经过长沙的各方名士必到之处,其历史之久、文化内涵之厚为长沙之冠。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西汉初期杰出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所著《过秦论》、《治安策》为历代上层统治集团的必修典籍,所著《论积贮疏》亦为封建社会经济政策的指导性文献。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贾谊居长沙三年有余,时任长沙王太傅。

    两千多年来,历代对贾谊故居的修缮均不惜余力,重修贾太傅故宅也成为当时湖湘官员彰显政绩的标志。故居历史悠久,毁建相继而基址不变,贾谊井保存依旧,为中国文物保护史上之丰碑。贾谊井,相传为贾谊所凿,历代重修故居,均以此井为坐标,古井已历时二千多年,为目前我国保存时间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古井,堪称天下第一井。此井不但出名,还流传着一段神话:晋时有个道人从这口井下去追赶一条孽龙,结果人和龙都从江西南昌禅林寺的那口井钻了出来。1999年洗井,出土大量金器、玉器、银元、铜币等物。杜甫曾作诗:“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在长沙,贾谊撰《吊屈原赋》、《 鸟赋》,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故后人称其为“贾长沙”,故宅被誉为长沙最古的古迹及湖湘文化的源头。贾谊后又任汉文帝爱子梁怀王太傅,撰《治安策》,他提出的治国方法被二千多年来封建皇帝奉为经典,他制定的削藩的方案,被汉武帝采纳后,彻底解除了困扰中央集权的诸侯王割据的威胁,其国防、民本、农本和教育思想,在现代仍闪烁着火花。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0 19:38:25

    NO.4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 学校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这里是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张国基、陈天华等求学的母校,也是张 栻、何绍基、王先谦、谭延闿、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谢觉哉、周谷城、田汉、李达等从教过的地方,曾国藩、左宗棠、黄兴亦曾藏修于此。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求学、工作长达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1950年12月,毛泽东为母校题写了“第一师范”校名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徐特立6次来校视察,并题写了“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0 19:38:49

    NO.5 长沙贺龙体育场 长沙贺龙体育场位于长沙新世纪体育文化中心西北部,主体工程为框架8层(局部9层),建筑面积11.7586万平方米,5层以上外墙为圆弧剪力墙,屋面标高最底为28.8米,最高为33米,呈阶梯状分布,整个框架由484根框架拄组成。整个外观的主体部分用当今世界最流行的玻璃幕墙装饰。贺龙体育场可容纳观众6万人,钢屋盖工程建筑面积为4.57万平方米,用钢量达3552吨。贺龙体育场共有东西南北四扇门,四扇大门上端采用拉索点式玻璃幕墙,四个大门出口采用大板玻璃幕墙。贵宾通道的出入口采用框架式玻璃幕墙结构,用钢骨架与复合铝板支撑,确保各项性能达到设计使用要求。贺龙体育场的“世纪之花”设计方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主场的顶盖象征一朵绽放的芙蓉花,鲜花意指掌声和荣誉,主场的南北立面展现出“白鹤亮翅”的造型,象征着湖南长沙的体育事业像白鹤—样展翅飞翔。   体育场造型新颖.雄伟.浪漫并富有象征意义:顶盖由12块花瓣状镀铝锌板组成(12意指时光隧道,体现出对时间的珍惜和速度的追求)从南北向东.西层层叠起似朵朵白云,体现出设计对“蓝天白云”意境美的理解和把握。东西看去有如正在徐徐开启的帷幕,给人以群星灿烂.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翻舞的屋顶造型像波浪,又似欢欣鼓舞的人群掀起人浪,契合了团结蓬勃的主题,同时令潇湘人产生对母亲河湘江的联想。每片花瓣状的钢架连接,并有意突出檐下的空间层感觉与形式的引导,注意了板块过渡的轻微渐变关系,更进一步探索了以现代屋盖表达古代建筑中屋顶传递的空间曲线与轮廓剪影的美感,以唤醒人们对中国古代与建筑意向的追求。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0 19:39:22

    NO.6 长沙天主教堂 长沙天主教堂 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春巷,此为省内历史最久的近代教堂建筑。 此教堂始建于1901年,为欧洲仿哥特式建筑,由意大利籍传教士翁德明主持修建。 教堂坐北朝南,南端入口为麻石台阶,近门为尖端石柱门廊及大门牌坊,牌坊上耸立高两米重约半吨的花岗石十字架,外墙镌“天堂”金色大字,入内有唱经台。北端正中为祭台,竖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大厅内有坐凳、跪檐供信徒祈祷;左右长条木窗上挂有14幅耶苏苦难像,整个教堂肃穆堂皇。 天主教堂1946年为湖南总主教座堂,曾有l8位中外传教士这里传教。现仍为天主教湖南教区主教座堂,为20世纪初年欧洲宗教文化进入湖南的象征,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16-16。 堂外正面镌“天主堂”红色大字,堂顶高耸十字架,堂内6根10多米高的圆形石柱和6根梅花磨石柱托起两侧14个小穹隆和当中3个大穹隆顶,顶棚呈弧形,开蓝煞费苦色星空,粉红色墙。堂内祭台,圣像,唱经楼等设施齐全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0 19:39:44

    NO.7 爱晚亭 长沙岳麓山名胜,中国四大名亭之一,与北京陶然亭、滁州醉翁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古建四大名亭,享誉中外,是岳麓山风景名胜区重要观光点。

    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

    爱晚亭,是岳麓山上众多亭台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座,连其外观造型也像极了繁体“亭”字。

    刚入清风峡,远远望去,两湖碧水在周围青山的倒映下,一红亭翼然立于涟涟水波之上,仿佛是漂浮在水镜上。靠近一看,亭前乱石堆垒,花木鲜妍。在亭内,可看到四根朱漆圆木金柱,外加四根花岗岩檐柱,撑起头上双重的琉璃碧瓦的飞檐和一个攒尖宝顶。从整体去看,仿佛是两座大小不一的亭重叠而成:一座高而窄的小亭径直插入低而宽的大亭中。 比之一般亭台,她就尤其显得造型巨大,气势恢宏。从地势看,左右两道峡谷交汇于此,漫野的绿色从峡谷上铺天盖地而来,而红色的爱晚亭就点缀于万绿丛中。故尔,爱晚亭可谓占尽了湖光山色,在整个峡谷中独占鳌头,堪称一座傲然独立的贵族亭。 该亭四周皆枫林,深秋时红叶满山。

    爱晚亭,最初由岳麓山长罗典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始名“红叶亭”。后湖广总督毕沅游览清风峡,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境,改“红叶亭”为“爱晚亭”。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世。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之名始闻于天下,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张式主教,朱熹两度讲学。明代中后期,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和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在此求学,清代,康熙和乾隆分别御赐“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额。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0 19:40:14

    NO.8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头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分为讲学、藏书、供祀三大部分,各部分互相连接,合为整体,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书院正中的讲堂又称为“忠孝廉节堂”,是书院的核心建筑。堂的正面悬“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手书的,西厢有御史衡山人欧阳正焕所书“整、齐、严、肃”的四个大字。书院的主要建筑还有文昌阁、六君子堂、十彝器堂、半学斋、赫曦台等。

    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是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由著名的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写的;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因为文、书、刻石都十分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碑高4米,宽1.35米,碑文共1400余字,此碑以其书法著名于世,最为艺林所看重,传拓碑文曾风靡一时,笔法刚劲有力,是最为著名的唐碑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岳麓书院园林建筑,具有深刻的湖湘文化内涵,它既不同于官府园林的隆重华丽的表现,也不同于私家园林喧闹花俏的追求,而是反映出一种士文化的精神,具有典雅朴实的风格。

    陶澍,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涛,李元度,唐才常,沈荩等都出于自岳麓书院。 吴猎,赵方,彭龟年,游九言,游九功,陈琦等出自岳麓书院的人才, 被称为“岳麓巨子”。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岳麓书院坐落在长沙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下。为我国宋代四大书院之冠,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院之前,东晋陶侃在这里建杉庵,唐代修道林精舍于此,裴休、杜甫、沈传师、刘长卿等都曾在此开舍结庐。张也爱岳麓山川之胜,栋宇之宏,流连不舍。 书院依山傍水,前临湘水,后枕岳麓山,四周林木荫翳,环境幽静雅致,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高度协调。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0-12-21 09:57:54

    NO.4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其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8年升格为本科。

    学校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这里是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任弼时、李维汉、萧三、张国基、陈天华等求学的母校,也是张 栻、何绍基、王先谦、谭延闿、徐特立、杨昌济、黎锦熙、谢觉哉、周谷城、田汉、李达等从教过的地方,曾国藩、左宗棠、黄兴亦曾藏修于此。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求学、工作长达八个春秋,并在此从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动。 1950年12月,毛泽东为母校题写了“第一师范”校名和“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徐特立6次来校视察,并题写了“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校风。曾来校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还有谢觉哉、邓颖超、宋任穷、宋平、李锡铭、尉健行、李岚清、李长春、李铁映、彭佩云、陈至立、周铁农、路甬祥等。并有多位外国元首和领导人来校参观、访问。 在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学校师生载入《辞海》者就达46人,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7人,无产阶级革命家9人,无产阶级军事家2人,国民政府首脑1人,还有新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3人。

  • 不靠谱的天蝎男

    不靠谱的天蝎男 (新手上路···别吻我···) 2010-12-21 11:32:28

    插一下 话说 NO.5是 长沙大马桶 嚯嚯嚯嚯

  •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国际青旅 (湖湘驿招兵买马了~~) 组长 楼主 2011-01-13 18:22:00

    呃。。。此话怎讲~~~~

    哈哈哈

  • 不靠谱的天蝎男

    不靠谱的天蝎男 (新手上路···别吻我···) 2011-01-14 13:50:16

    鸟瞰图里面你不觉得 像是长沙大地上一个硕大的马桶咩? 中间空 四周白 就是没有马桶盖···

  • okcheer

    okcheer (sky) 2011-02-20 11:06:44

    是不是那个大马桶是说贺龙体育场啊,现在翻新了换了个名称,这个代表长沙感觉还不具代表性吧,我觉得到长沙要品味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长沙火车站的那个七十年代的建筑也是长沙的一个标志哦,具说在七十年代建设时是仅次与北京火车站的建筑规模,细细品味,有很多红色年代的印记在里面。记得小时候计划经济时,这座建筑的“广告牌”都是革命口号,当时全国各地的人到长沙来首先就是和这座建筑合影留念,改革开放初,这个建筑被五颜六色的广告包装得面目全非,如今沉淀下来又换上了清爽的淡妆,恢复了它本来的气质,在如今五光十色的城市里显得更加迷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1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