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一提:学生跟我说“您”,我有点受不了。。。这个怎么破?

Eudia

Eudia(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2020-02-21 18:34:40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2 13:14:34

    挑明儿了说呗。不用老您您的,多生疏啊,直接称呼我X老师就成。(不过非常难的难方是哪儿挺好奇 挑明儿了说呗。不用老您您的,多生疏啊,直接称呼我X老师就成。(不过非常难的难方是哪儿挺好奇,难道是难沙群岛) ... 张嘴吃糖

    哈哈哈,广西而已,也没有那么难,主要是想区分一下江浙一带;)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2 13:17:38

    没办法,就是矫情。我在国外待了几年,都是直接称呼导师名字的。感觉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平等。有啥说啥。我个人认为用“您”这个字,加大了师生之间的鸿沟,让老师有了一种天生的威权,学生天生有了一种服从感。老师当然是应该被尊重。但是主要应该是因为自己的学识见解和对科学/知识的严谨态度,而不是因为老师的这个身份。

    当然了,这是国外的习惯,不用它来套国内的传统。我也就是个人不习惯而已,又没有因此对学生有意见,还不让我在这儿随便吐槽一下自己的感受???

    至于蹲个合适答案的:我的感觉是,如果是平时没什么交流的老师,你去请教问题,或者邀请参加什么活动的,用您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自己的导师,导师又是南方人,尤其是导师年纪不算大的时候,他/她平时也不怎么用这个字,那你也没有必要太刻意一定要用“您”来表示尊重,我觉得。

    我认为学生称呼我什么都行,叫我昵称都可以,只要把工作做好,学习学好就足够了。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2 13:30:18

    当老师咋这么矫情啊 一个您字建立起了稳妥师生秩序,你偏偏觉得承受不起。 但凡学生觉着你是自己 当老师咋这么矫情啊 一个您字建立起了稳妥师生秩序,你偏偏觉得承受不起。 但凡学生觉着你是自己人,可以打破师生秩序,就会直接说你,估计你没有。 所以要么内化,自己受着;要么增进师生互动,加强感情 ... vivalavendetta

    你说得对,社会关系决定了语言的使用。 但是,语言体系对于社会关系也是有反作用力的。如果一个学生长期用“您”来称呼老师,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两者更进一步的沟通的。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2 19:01:18

    说实话,我一直称呼导师“您”,因为我不喜欢他,刻意疏远关系 说实话,我一直称呼导师“您”,因为我不喜欢他,刻意疏远关系 今天辞职了吗

    哈哈哈,这个可以有。学生本来就没必要一定要喜欢导师。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4 10:04:38

    看了那么多评论,我突然在想,这个事可以有另一种解读方式:

    反正老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学生没有必要为了老师的喜好去改变自己的处事风格。

    所以: 如果你认为用“您”是家教和礼貌的一部分,那没有必要迁就老师,想用就用,老师膈应那是老师自己的问题; 反过来,如果你从来没有习惯过用“您”,觉得特别别扭,那就用“你”好了。如果哪个老师会因为你没用“您”而认为你不尊重他,反而忽略了你在学识上对他的尊重,在课业上的努力和上进,那也是这个老师自己的问题。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4 10:11:22

    这个字确实拉开距离,但是我觉得师生关系就是有距离的,所以用这个字很恰当。因为我父母都是大学 这个字确实拉开距离,但是我觉得师生关系就是有距离的,所以用这个字很恰当。因为我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所以从小就教我要有礼貌,我也教过一段时间学生,用这个字说话的人,我会觉得对方很有家教有教养。顺便说一句,我也是国外上学回来的。 ... 别敲门家里没人

    我同意师生之间应该有距离,但是我不认为师生之间是“命令-服从”的关系,学生单向对老师用“您”,我觉得就加强了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至少在中国这个文化体系里,是有这层意味的。

    除非我也开始对跟我说“您”的学生说“您”。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4 16:15:17

    “命令和服从”这个是哪里的解释?我翻了一下我家现有的几个字典没有发现这种解释,你可以告诉我 “命令和服从”这个是哪里的解释?我翻了一下我家现有的几个字典没有发现这种解释,你可以告诉我一下,回头我去书店看看。另外我多说一句,在外面见到的人,哪怕是服务人员,我也会用这个字而不是“你”。 ... 别敲门家里没人

    那我只能说是南北差异咯。 我们这边人要用这个字,多半都是心里有些别扭而不得不做的。 要是什么事都能在字典里找到答案,这个世界岂不是太简单了点?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4 19:18:13

    有规矩才成方圆,如果字典或者说书里解释的意思都不能涵盖的话,学生要从什么地方获取正确的知识 有规矩才成方圆,如果字典或者说书里解释的意思都不能涵盖的话,学生要从什么地方获取正确的知识呢?你本身也是教育体系的人,应该知道,为人师表说的每一句都要有根据,而不是靠自己的感觉。靠感觉表达的是孩子的父母,就是我之前说的,用这个字的学生会让别人感觉到家教不俗。但是作为老师,我包括我父母,跟学生说的每句都要保证正确性,不能因为自己的感觉自己的习惯而怎样怎样。南方我也去过,广州澳门香港也住过,并没有体会到你表达的“服从 命令”,所以你是住在什么地区,我开始有点好奇了。 ... 别敲门家里没人

    这种事也没有对错,也不是谁一定要说服谁的。 我在豆瓣上说个话也不是在给学生上课,不用非得“政治正确”。即使是老师,也是可以有个人感觉的。如果因为我是老师,所以我在生活里的每句话都得引经据典,呃。。。算了,我达不到您对于“老师”的要求。

    我就是个人觉得说不说您不代表一个人有没有家教就是了 您要是那样觉得,那您就那样觉得,也很好

    世界最美丽的地方,本来就是大家的想法都不一样。如果都一样的话,就太可怕了。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4 19:18:32

    可以这么想哦,您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可以这么想哦,您就是把“你”放在“心”上 看鉴

    是,那我也应该跟学生说“您”

  • Eudia

    Eudia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 楼主 2020-02-25 10:30:06

    就算你不句句话引经据典我也觉得当老师你不太够格。学生尊称你你怎么能觉得膈应呢?你可以不习惯 就算你不句句话引经据典我也觉得当老师你不太够格。学生尊称你你怎么能觉得膈应呢?你可以不习惯,但膈应相对应的应该是不好的事物、事件,这是基本常识,你可以不适应学生尊称你但不能用膈应吧。国外有国外的文化、习惯,国内也有国内的,如果在国外能够入乡随俗的话在国内应该也可以。不是强迫你接受,就是看你用的字眼不是很舒服,就事论事,如有冒犯,见谅。 ... 别闹

    是,我是南方人,我不应该在不完全了解“膈应”这个词的真实含义的情况下随便使用这个词。 其实我就是想说我觉得不太习惯,不太舒服而已。 我也没有针对学生有任何想法。就是个人感受在豆瓣上说了一下。 您要是觉得我不合格,那就这么觉得吧。无所谓。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5753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