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杯的物质文化分析
林中羊
封口杯的物质文化分析 提要:封口杯是指用塑料膜把杯口密封起来的塑料杯。时下在奶茶店、豆浆档等街头巷尾都随处可见封口杯用于盛装现调新鲜饮品。本文希望通过对封口杯进行蒙哥马利模式和卡勒姆•斯旺、曼宁模式的物质文化分析,以此尝试揭开封口杯对于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蒙哥马利模式:封口杯的孤立物质鉴定 1. 一般性特征:封口杯的外形类似于日常用杯,和普通的玻璃杯、纸杯、塑料杯没有大的区别,抽象成立体几何模型就是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另外封口杯最大的特征就是杯口用塑料膜密封。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114/ 2. 形式:封口膜的直径是95mm,而杯身按容量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尺寸: 容量/cc 360 450 500 600 700 上口径/mm 95 95 95 95 95 下口径/mm 53 50 55 60 60 高度/mm 105 120 125 140 155 除了上口径均是95mm之外,下口径、高度都基本上是随着容量的增多而增加。可见封口杯虽然由于杯身尺寸不同有不同的形式,但是在封口这一最大特征上还是相统一的。 3. 装饰:封口杯的装饰根据用途的不同而不同。若是用于装奶茶等茶类饮料,则一般会在封口膜、杯身上印商标、文字等商家信息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9759/或者各种卡通、艺术字、图案等艺术性纹饰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172/;若是用于盛装其他流体,则会印上内容物的信息,以及少量的艺术性装饰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146/。 4. 颜色:鉴于杯身材料本身透明,以及可盛装的饮料种类之多、不透明不易辨别,因此杯身是透明的。而封口膜则会印上各种鲜亮颜色。此外绿豆沙的封口膜是绿色的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655/。 5. 材质:通过经验判断,封口杯的材质较软,属典型一次性物料,档次略比纸杯低廉,密封性好,不耐高温。而经科学分析,其材料是热塑性塑料聚丙烯pp,具有抗腐蚀性 、防锈性 、轻便性 、耐高温性 、耐老化,使用寿命长 、表面光洁、光滑 、充分的热稳定性 、热熔率低 、经食品等级良好认可等特性。在耐高温上可见经验判断有可能与科学分析相冲突。 6. 技术:杯身、封口膜是聚丙烯pp经过充模、增密、保压、冷却等步骤成型。而封口则是用印刷好的封口膜覆盖在杯子上并对杯沿部位加热加压, 使封口膜与杯口接触的部分熔化并与塑料杯沿粘合, 冷却后即完成封口步骤。 7. 网络、年代:封口杯最早于1992年诞生于台湾“休闲小站”奶茶店。在网络的横向部分则是一直扩张,在全球范围来看是从台湾到世界,包括东亚、东南亚、美国、澳洲等地;在中国大陆上则是从沿海到内陆,从90年代中前期在南宁、广州、海南现身而后在20、21世纪之交北上内陆。而网络的纵向部分则是从经营者开始分叉出两条线。在生产阶段,封口杯的结构完成于食品机械、包装厂,装饰完成于化工、塑料、印刷厂。在经营阶段则根据经营方向不同而分成两类,一类是茶类饮料店,即休闲、享受消费经营者;一类是小商贩、市政府、超市等基本消费经营者。消费者也因此分成两类,前者主要消费者是学生、白领等年轻人,后者则由于基本消费满足的群体数量、种类巨大,且界限模糊,因此笔者简略归纳为“吃早餐的人”。 8. 功能:封口杯的使用功能是装各种饮品,尤其是冷饮、茶类饮料;社会功能分别是为年轻人在休闲、娱乐的时候提供一种享受形式,提供了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流体食物的便携性、卫生性;象征功能是象征以珍珠奶茶为代表的茶类饮料,且让珍珠奶茶成为台湾的象征 9. 风格:封口杯的结构由于和日常用杯相类似,因此比较简约,大方,生活化;而外观上则因图案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格。卡通图案风格偏青春、华丽、可爱、幼稚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172/,印商家logo的则显得鲜明突出、简约、活力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696/,另外还有比较简约、脱俗、都市化的一种风格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686/。如果是用于基本消费的封口杯,则会由于印的是内容物的信息而显得朴素,直观,现实,但缺乏艺术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146/。 卡勒姆•斯旺、曼宁模式:封口的编码意义 从封口杯的最明显的一般性特征、形式中各种各种尺寸有统一的上口径可以看出,一个塑料杯是否封口杯关键在于其杯口是否有封口膜封上,其身份、定义是由封口过程而非物质形态赋予的。而正是经过封口这一过程,使得封口杯具有了象征以珍珠奶茶为代表的外带式茶类饮料的编码意义。 以烧仙草、奶茶店里的冰水、谷类饮料、水果类饮料等为例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891/: 烧仙草是珍珠奶茶店普遍都有销售的茶类饮料之一,主要有花生、凉粉、珍珠、奶茶、红豆等用料。由于花生、凉粉体积较大与一般的吸管,因此从常理上烧仙草不应该用封口杯盛装。但以这张图片为例,这是一杯连锁珍珠奶茶店“大口九”销售的烧仙草,店员在不提示是否封口的情况下依然给烧仙草封口,并奉上小勺子,让顾客能挖破封口膜舀难以用吸管吸食完的食料。 部分珍珠奶茶店设有少量座位,在此等无需外带的情况下,奶茶依然封口销售。而同样在奶茶店卖的冰水却没有封口。 磨坊、许留山分别是销售谷类、水果类的连锁店。这些饮料店的外带方式并非用封口杯。 烧仙草的封口可以解释为以牺牲方便性来获得便携性,或者获得珍珠奶茶类茶类饮料的身份象征。但是从设座的珍珠奶茶店区别盛装奶茶和冰水可以看出,封口并非全然为了便携,却是和所盛装的饮料有关。 而非奶茶类饮料虽然在实用价值上有充分的理由使用封口杯,却使用了其他类型的外带杯。 从上述可以得出,珍珠奶茶不需要便携也要封口、奶茶店的茶类饮料宁愿麻烦也要封口、外带非奶茶类饮料不用封口杯。综上所述,封口杯具有象征以珍珠奶茶类为代表的茶类饮料的编码意义。并且具有针对非茶类饮料的排他性。 封口杯有如此编码意义的原因:封口杯的前身是台湾星罗遍布的泡沫红茶店中的普通杯子。90年代之前,台湾流行泡沫红茶,其店铺亦开遍台湾,深受上班族和学生喜爱。90年代前期珍珠奶茶诞生,90年代后期台湾“休闲小站”珍珠奶茶店首次启用塑杯灌装封口机,创造了外带式茶类饮料,让珍珠奶茶从室内走向街头、办公室、课室,通过连锁店形式,从众多的泡沫红茶、珍珠奶茶店中脱颖而出,占领台湾市场。此后台湾同行纷纷引进,并在充分开发台湾市场后,向大陆、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地开拓,获得巨大成功,“珍珠奶茶”逐渐成为台湾的直观形象之一。台湾扁政府甚至提出“一周少喝一杯珍珠奶茶”的口号来节省开支、购买美国军火,珍珠奶茶被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以获得该政策、政权在政治上的民心认同。可见珍珠奶茶的成功足以成为台湾的象征。 外带式茶类饮料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封口机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且当时不存在其他强势饮料与之竞争,人们于是不自觉地把封口杯视为外带式茶类饮料的象征。 值得说明的是封口杯的编码意义并不适用于满足基本需求的消费。无论是封口杯象征的外带式茶类饮料,以及身份认同上排斥的谷类、水果类饮料,都是休闲、娱乐的享受性消费。而早餐档的豆浆、粥、超市的芝麻糊都是用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其网络、功能与茶类饮料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仅能打破封口杯的排他身份特性,还导致了装饰主要是印上内容物信息而缺乏艺术性,风格则朴素、直观、现实,不同于茶类饮料的封口杯。 笔者为此询问了一位在用纸杯卖豆浆的卖早餐的档主,她表示不用封口杯的原因分别是封口机麻烦和纸杯更高档。但鉴于她旁边就是另外一档用封口杯卖豆浆的早餐档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779187917/,且高低档本身就极具主观性,因此“纸杯比封口杯高档”很可能是她为了打击商业对手而刻意所说,因此只有“封口机麻烦”是有价值的答案。可以看出,在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消费上还是偏重于实用主义,编码价值并不重要。编码价值的重要性是在享受性消费上。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葑村读书会第三期 (JX)
- 2023年冬季学期葑村工作坊 (不是热水)
- 《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读书札记 (雲軾)
- 《社会权力的起源:中国史前葬仪中的社会与观念》读书札记 (雲軾)
- 《东南亚大陆早期文化:从最初的人类到吴哥王朝》读书札记 (雲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