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中的夏然案,以及嘉靖和陆廷之间纠缠一生的友谊。。。
一文小姐姐
夏然案是锦衣之下背后最大的脉络,也是最后几集搞事业围绕的主题。
岑港后的编剧还是挺有感觉的,可惜篇幅所限,没有把搞事业部分更加凸显。
而夏然案,是今夏和陆绎之间当时无法解开的死结,而剧本对夏然案背后的嘉靖和陆廷的关系解读,篇幅不长,镜头不多,却非常值得一品。
夏然案涉及到嘉靖朝异常复杂的政治环境,夏言(剧中夏然)案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剧中还原了历史的90%的记载,即陆炳(剧中陆廷)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被弹劾,惊惧之下求夏言谅解,夏言秉公办理不愿通融,最终逼得陆炳下跪嚎啕求饶,夏言网开一面却伤了陆炳的自尊心,却最终导致了陆炳心理扭曲,蓄意报复,通过边将曾酰案构陷夏言“内臣结交边将”实为谋反,原本正常退休已经走出北京城的夏言听说了罪名后,自己跌下马来,表示此命休。 这就是剧中夏然案的全部始末。 但是就历史而言,我个人认为,陆炳对夏言下手并非完全出于自己的私怨。更有帮嘉靖下黑手的意思在里面。 陆炳和嘉靖之间不是一般的君臣关系。嘉靖的奶妈是陆炳的母亲,嘉靖在兴献王府潜邸时和陆炳是竹马竹马一起长大,彼此性情投契,感情深厚,同时也互相信任。 当嘉靖的族兄正德去世无所继者,大明王朝帝祚继承启动了兄终弟及模式,嘉靖从王爷变成了皇帝,但是长久蜗居湖北的嘉靖显然在偌大的北京城没有任何熟人,陆炳因此成为他带过去的绝对班底,难得的是,名正言顺,陆炳也很强大,通过科举的方式成为高官,丝毫未让嘉靖有任何升他官的为难之处。所以,陆炳作为武官掌握对皇帝负责的锦衣卫,简直是水到渠成。 嘉靖时期政治环境空前复杂,文官集团的党争初成雏形,嘉靖当初差点连自己爸妈都认不成,后期太医院清洗事件,行宫着火事件,宫女勒脖子事件,都有宫廷阴谋的影子,目标都是嘉靖的命。 而陆炳在其中所有的行为和选择,标准只有一个,即保全嘉靖的性命与权力。所以,陆炳其实没有太多的政治倾向,他的政治倾向就是帮助自己的发小而已。行宫着火,大臣们甚至用迷信来放任,陆炳只能自己亲自冲进火场拯救嘉靖这个自己一生的朋友。 嘉靖朝开始的首辅之争,是嘉靖控制,文官集团在嘉靖制定规则下的的死亡连环套,这个死亡不完全指肉体陨灭,更指政治生命的不死不休,一直持续到万历年间才停下来。 我们来捋一捋: 1、嘉靖登基自己亲自干掉首辅1杨廷和,首辅2张璁上位; 2、首辅3夏言(剧中夏然)干掉首辅2张璁,自己上位; 3、首辅3夏言越位提拔首辅5徐阶(剧中徐敬),首辅4严嵩干掉首辅3夏言上位,夏言身死; 4、首辅5徐阶等待20年时间干掉首辅4严嵩上位,严嵩儿子身死。越位提拔首辅7张居正; 、首辅6、裕王(万历他爹)讲师高拱(隐藏王者)在家境时候干掉首辅5徐阶自己上位; 6、首辅7张居正隐藏多年搭上万历贴身太监+妈妈,万历登基后干掉首辅6高拱上位; 至此,嘉靖时期死亡连环套才解开,首辅得以善终退休。 陆炳,只参与了夏言到严嵩的这段,因为那时候的严嵩在上位期,嘉靖倚重,夏言碍事,陆炳可能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其他选择。 夏言的悲剧在于性格太刚烈,而嘉靖又没对应进入心软疲怠的执政中后期,所以下台的方式好不起来。陆炳,只是一个合格的工具而已。
历史上的陆炳一生和严嵩的鼎盛时期高度重合,作为嘉靖的左右手,陆炳和严嵩交好,很难说究竟是出于本心,还是出于对嘉靖立场的无条件支持。
毕竟,作为朋友的陆炳忠于嘉靖这个人,作为锦衣卫的陆炳忠于嘉靖的皇帝身份。 锦衣之下最后一集的点睛之笔,在我看来是嘉靖身体每况愈下,在梦见已经去世的陆廷(陆炳)后,决定以大赦天下的方式饶恕陆廷唯一的儿子陆绎,道尽了这对君臣&朋友一生的情谊。
要知道,陆廷曾经对今夏说,当今皇上十分自负,断不会认错。而为了死去的陆廷,嘉靖用罪己诏的方式大赦天下,赦免了陆廷唯一的儿子。 或许,成为君父后,陆廷对自己的朋友抱有情谊的同时也存了刻意尊重的心,嘉靖对自己的朋友儿子陆绎视如子侄的同时也依然猜忌他和军官的关系。 权力异化了朋友,信任,情谊。把每个人都变得难以捉摸如有隔膜。 但是,当大限将至,午夜梦回,总是年少朋友,一生相伴,一生护卫的情谊最为可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猫丸酱】~( ̄▽ ̄~)~姐姐,我八岁了! (かずは)
- 【猫丸酱】“只是大人吗?” (かずは)
- 大人,我想爬墙 (乱世顽儿)
- 顾川的前世,陆绎的今生 (熊欣®)
- 超爱任嘉伦陆绎 (嘉人星Lian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