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碎片——《女人,房子,一部小说》
乖僻乐乐(但行善事 莫问前程)
嫉妒的感觉很奇特,它如同一种慢慢蠕动的疼痛。 我不希望和别人格格不入,但是却已经生活在这种格格不入之中。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会产生这种隔阂。在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勇气称生活是不可理解的。我希望仅仅通过思考就能摆脱这些问题。我首先要知道的是,清高是不是早已存在于我的本质之中,只不过它一直在等待自己的分娩罢了。 也许我不过是城市中的一个小人物,只想静静地亲身感受心灵的痛苦。我开始为清高在我内心中的逐渐膨胀担心。 大厅里实际上有一种痛苦,人人都感受到了这种痛苦,但同时又都否认对痛苦的感受。 现在我确信,有一种童年状态,我原先以为已经历过它的磨难,已在人生中把它体验完毕了,但是实际上它一直存在于我的内心中,而且没有丝毫的改变。 每个人必须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探寻什么是真实的。 人们热衷于揭穿谎言,人们也同样热衷于谎言。 我在劝说自己,让自己相信,人从背后看要比从前面看悲伤一些,也更容易引起悲哀一些。由于我同事从背后观察很多人,因此便有了一种感觉,我正处于一个人数众多的悲哀的社会之中。最后还是我固执的坚持己见告诉了我,悲哀的只有我一个人,而且没人知道我在悲哀。 我还活着,在让沙尘飘洒在我身上,我还活着,但同时却已经有些死去了。 也许最让人难受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一种强制性的不由自主,即不由自主地把某一件愚蠢的事件同对一个死者的最后回忆联系在一起。 我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中的一个表现是,任何时候都会有痛苦袭扰我。不过这并不是那种沉重得令我不堪承载、会把我击倒的痛苦,而是一种淡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它犹如一个罩子,正在缓缓地把我的生活罩在其中。 我俯视河水,思考着,思考着,但是没有什么结果。我老是在重复我不愿意做的事。难道说这就是思考?对自身人生的高强度考问只会让我早早地感到疲惫。这种疲劳感也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你才18岁,我问自己,为什么会感到那么累?是不是有一种病名叫青年疲劳症,我才刚刚体会到?我不知道我究竟该考虑什么。也许这才是我应当考虑的。 我的内心中有一种激情,它无法言说,但来得非常是时候,我的脑海中闪过一种强烈的欲望:我愿毕生做一个倾听者,倾听现实,观察现实,欲不停,观不止。倾听事物和事件,我不会让我一直清高下去。 慢慢地我会弄清楚,我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但是在这之前,我必须有勇气处置自己的时间,在一闪而过的时间中倾听自己。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过太多佩索阿的诗,好好读这首长诗就像欠他的,就像从来没读过 (陈 苍 词)
- 巴塔耶《死亡之悦》 (陈 苍 词)
- 波拉尼奥 | 这些年所有的悲伤,将和你一起消失。 (陈 苍 词)
- 打开孔雀肺 (陈 苍 词)
- 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 (G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