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是否换上BPD(边缘型人格障碍)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2010-12-28 17:47:0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7:47:42

    边缘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   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与青春期,而边缘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出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互相矛盾。这反映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第二,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   第三,显著的分离焦虑。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杀威胁。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   第四,冲突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   第五,冲动性(impulsivity)。常见的冲动行为有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等。50% ~70% 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 ~10%的患者自杀成功。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第六,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效。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7:48:34

    冲突的亲密关系好像很多女孩子尤其恋爱中的女孩子都有这项特征。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7:49:43

    绛木 (生活着...) 哪6个?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07:34

    兔几木有爱 楠先生 你们两位没什么大问题,从性格分析中能看出你们好幻想,平时应该喜欢做宅男或者宅女吧?多出去走左,要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多交朋友。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09:03

    呵呵,常人都会有一些轻微的心理疾病表现的,更何况是生活在中国。。。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18:58

    绛木 我初步分析你是因为你是因为一个让你很在意的人(这个人可能是家人、爱人、儿女、朋友)你有些轻度的关爱缺失妄想症,总觉得别人不够关心你。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26:23

    龙吟月 仔细看了你的回答,初步分析你属于(牵连观念—ideas of reference ) 将无关的外界现象解释为与本人有关,而且往往是恶意的,可成为妄想的先兆。某些人在处于紧张或疲劳时可出现这类症状,但在当时处境下可以理解。   这种观念普遍地出现在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身上,成人偶尔也会有这种倾向。这与个体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有关,随着个体的成熟会逐渐减弱。   一般表现为:自己周围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与自己有关,看到有人嘀咕,就会感觉他们在说我的坏话,有人偷偷地笑就认为是在笑自己,引起一阵焦虑。 实际上你真正符合的条数并不多,不要在暗示自己就是患上了这种症状,就算有你也是很轻微的。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27:48

    龙吟月 其实你心理没问题,放心吧。呵呵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39:22

    龙吟月 你想控制什么?爱乱想为什么要去控制?这不是缺点呀? 有的行业比如创意策划或者小说作家等都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才可以。 不过如果经常疑神疑鬼的话,建议你尝试多往好的一面去想,积极的想问题会使你更好的去面对问题。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55:33

    造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原因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年人往往在童年时代经历过创伤,其中包括身体,精神或者性虐待。缺乏父母关爱也容易导致这种心理疾病。这些人往往存在不安全的感觉,而且对于喜爱的人会缠住不放。他们往往情绪控制不当,很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并且易怒。某些研究表明,这种疾病与情绪波动和脉冲控制有关;而有些研究则认为,这是因为神经递质发生故障的原因。   “无论是我考试得第一名,还是跟同学打架头破血流,都不能让她抬一下眼皮。”某BPD患者在与治疗师的对话中回忆了童年生活:“父母早年离异,在我印象中,母亲是个极度冷漠的人。小的时候无论怎样与母亲沟通,都不能赢得母亲超过一周的陪伴。我自出生起就带着奶粉寄宿在不同的亲戚家,入学后便游走于各个学校。”   母亲无法提供足够的认可、陪伴等基本的抚慰,而儿童的心理没有适应外界的能力,所以BPD患者不知道如何对自我进行认同、抚慰和调节情绪,他们必须在外界环境中不断寻找可以依赖的客体。BPD患者的童年创伤除了情感虐待,还有躯体虐待、性虐待。这些负面经历使患者脆弱,频繁地将周围的人和事分离开来,面对矛盾难以调节情绪,“完美无缺”与“糟糕透顶”的两极世界由此形成。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56:11

    从客体关系理论来认识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在客体关系系谱学上处在复合期的位置上,这些问题的成因常与内在先天过剩的攻击、爱意冲动的相对缺损或缺少父母方面持续、认可及调和的照顾有关。   如果BPD患者的攻击冲动过剩或爱意冲动缺损,复合期的孩子就必须用更多的投射机制来保护内在脆弱的好客体以免其被敌意压垮。这个年龄层的孩子无法整合好和坏的自体和客体影像、无法建立内在稳定的、足够好的客体影像,必须不断地在外在环境中找寻温暖和关切的供应来源。   孩子们会内化他们所感受到的,但那不是外在客体必然真正的特质。即使他们的父母事实上是很好的,他们仍然可能会先把自己过剩的攻击投射到外在客体上而后再把这敌意的客体内射回来。之后,他们必须分裂掉且投射出这些新近被再内射的敌意客体。根据这个理论,拥有过剩攻击冲动的孩子便进入一种投射敌意的恶性循环里,结果是导向那分裂且投射出更多敌意的需要。   另外一种看法认为,边缘型人格障碍起因于母亲的抚慰能力的缺损。无法提供足够同理、抚慰和认可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没有机会去内化这些能力。因此,他们也就没有学到如何去倾听自己、抚慰自己以及如何去调合复杂的正负情绪。有些母亲为了自己先前未被满足的依赖需求而必须粘着孩子。这些母亲对共生、依赖的行为提供肯定、支持和感情。但她们却会对分离感到威胁而在面对孩子任何分离—个体化的努力时,变得攻击、批评、敌意、愤怒、收回供应与肯定。这样便加强了婴儿的全好和全坏分裂客体关系。这使得孩子在他行为成熟时感受到被遗弃,因而持续找寻着好的共生客体。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56:25

    国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人际关系、自我形像和感情不稳定,具有显著的冲动性;起自成年早期,前后过程多种多样,具有下列5条或以上表现:   (1)疯狂的努力以避免真正的或想象出来的遗弃;   (2)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特点是从极端理想化到极端贬低他人之间摇摆;   (3)身份障碍:对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的显著和持久的不稳定变化;   (4)至少在二个领域方面出现冲动性,有潜在的自我毁灭可能性,例如,浪费、性、药物滥用、鲁莽的驾驶、狂吞滥饮;   (5)反复发生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威胁、自伤行为;   (6)由于显著的心境反应而情绪不移定如心境恶劣强烈发作,易激惹,焦虑持续数小时,但很少会超过几天;   (7)长期的空虚感;   (8)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发怒,如常发脾气、发怒、斗殴等;   (9)短暂的与应激有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第1和第4条不包括第5条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56:41

    “边缘型人格”的父母责任   有些家长始终不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什么如此怪异:一些时候孩子唯唯诺诺,非常听话,而有些时候火气极大,连父母正确的意见也听不进去甚至公开顶撞;情绪上来的时候风风火火,非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情绪低落的时候则十分懒散,连作业也不肯完成。   孩子这种忽冷忽热的毛病就是“边缘型人格”的表现。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障碍呢?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边缘型人格”的孩子大都有一对或一个“边缘型人格倾向”的父母: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忽冷忽热,自己高兴的时候,孩子怎么淘气都听之任之,要什么给买什么,不爱做作业或没做完作业时,家长便帮孩子编理由唬老师;而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一点小小的失误也会招来棍棒,即使正当的要求也会遭到训斥和责骂。总之,对孩子有时要求得过严,有时又要求得过宽,是宽是严,完全随家长的心情而定,没一个准谱儿。   忽冷忽热的家庭教育不仅会造成孩子的“边缘型人格”,而且会使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受阻,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及说谎的习惯。孩子在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变得脾气古怪,情绪飘忽不定,行为犹豫不决,将来在适应社会方面将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此,家长若想矫治孩子的“边缘型人格”,必须彻底改掉自身教育要求上忽冷忽热的毛病。   首先,家长应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当心绪不定时,应暗示自己“谨防怒中情,慢发喜中言”,否则,把激动的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即使不惹祸上身,也会给把自己视为榜样的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其次,情绪不良时,要尽量减少与孩子的接触,少过问孩子的事情。例如,在单位与同事生气,就容易回家后在孩子身上找碴儿,在孩子身上发泄不满。这里还要特意提醒那些喜欢“杯中物”的家长,饮酒时及过后要尽量不与孩子见面,一方面会损害家长的形象和尊严,另一方面也不宜仗着酒劲“教育”孩子,多数情况下都会由此造成对孩子的苛刻要求和过度放任。   最后,要注意当孩子患病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心太软”。此时,凭着朴素的感情放宽对孩子的要求,不仅使原来的教育功亏一篑,而且容易使孩子感到有隙可钻,将来自动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56:58

    边缘型人格障碍与人际界限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格障碍的病根是在三岁以前,即6到18或36个月的时候埋下的。经典理论把这个时期叫做“肛门期”,自我心理学(埃里克森)称之为“自主对羞怯和疑虑”,客体关系理论称之为“分离-个体化”。在这个时期之前,婴儿与母亲处于“共生状态”,并把母亲“分裂”为好母亲和坏母亲。在这个时期之后,孩子与母亲分离而成为独立的个体,好母亲和坏母亲合而为一。整个“分离-个体化”阶段的任务就是与母亲分离,把母亲整合。这个时期如果遭遇挫折,分离和整合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其结果是:人际界线不清,黑白分明(理想化和妖魔化)。 各种人格障碍都具有人际界线不清和黑白分明的特点。其中,最典型的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1、人际界线不清   边缘型人格障碍似乎是依赖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混合,他们分不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过分热情,过分卷入,常常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干涉别人的私事,越俎代庖,经常好心办坏事,让身边的人觉得难堪,弄得人家哭笑不得;同时又会把自己的事推给别人,要求别人对他负责,随意指使别人。他们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别人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他们有情有义、敢爱敢恨、侠肝义胆、真诚直爽,其实是忽冷忽热、喜怒无常、爱恨交加、纠缠不清。 2、黑白分明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另一特点是黑白分明。他们把人分为好的和坏的,好的非常好(理想化),坏的非常坏(妖魔化),对好人和坏人爱憎分明。如果发现“好人”身上有缺点,他们的态度会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变,立即反目为仇,“大义灭亲”。如果发现“坏人”身上有优点,也会非常大度地转变态度,完全不计前嫌。所以,常常大恨大爱,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难以持久。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8 18:57:14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图式疗法   通过关注患者对概念、事物和事件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和对外界信息的加工过程,帮助患者改变封闭、自我挫败的生活模式或心理图式。治疗的重点是处理与治疗医生的关系、日常生活及童年心理受创的经历。 2、辩证行为疗法   技能训练是帮助患者抑制不适宜的边缘行为或思维方式的重要方法。技能训练包括单个技能训练和团体技能训练,有4个部分:正念训练(形成正确的观念)、情绪调控训练、有效人际关系训练和忍受痛苦训练。 3、移情焦点疗法(TFP)   通过移情情景让患者形成正常的身份认同。典型的患者-治疗师移情配对如下:破坏性的小孩-惩罚性的施虐父母;被控制、被激怒的小孩-控制性的父母;没人要的小孩-以自我为中心的父母;失控、愤怒的小孩-无能的父母;依赖、满足的小孩-溺爱、赞赏的父母。 4、家庭疗法   以家庭为对象施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协调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通过交流、扮演角色、建立联盟,达到认同;运用家庭成员的个性、行为模式相互影响的效应,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夫妻治疗(也叫婚姻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特殊模式。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10:26:33

    fish 失恋后的人长期沉静在痛苦、思念中,希望你能通过转移情绪的方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还有一个迅速解决目前状态并且很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刻再谈一场恋爱,让自己沉浸在恋爱的感觉中,既然他放弃了你,你就不必在为他悲伤了,他失去了一个爱他的人,你失去了一个不爱你的人,你比他幸福。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10:57:12

    张宏 你好,看过你发的《给某些小组里的专家一些建议》你主观上认为自己的批判很正确,那么好,我想知道你这样专门找别人的咨询帖子来攻击你能让目前网络这个现状改变什么吗?你是在宣泄自己的一种情绪?还是显示自己是专业的“批判性专家”?是不是通过这种批判能给你带来心理上的一种成就感以此激励你继续这样做下去?1、首先我赞同你想改变这个行业目前骗子过多局面,但不是通过这种胡乱的批判行为来改变的,这样做只会让更多人对这个行业失去信任而搅乱这个行业。 2、有些人心理上没有大问题只是很小的问题也许一句激励的话就能对这个人产生良性干预,为什么一定要花时间花金钱去医院等待所谓的专家来疏导呢?不是钱多或钱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个必要的问题。3、我能为我的咨询负法律责任,你能为你的言论负责吗?如果你要改变一个行业的状况那应该拿出解决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你别做一个只会喊口号的愤青。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16:16:43

    Mr.一点点 和Kavka.这两位朋友首先我要解释一下,一般的人不大清楚神经病、神经症、精神病还有心理疾病,这几个之间到底有何关系,有时甚至以为他们是一回事。其实,四个概念有很大的区别。首先Mr.一点点 你不需要去精神病医院。Kavka.人格障碍跟神经病也是两回事。 那么我先解释一下“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属于“人格异常”里面第二类人格异常,所以说边缘型人格障碍只是人格异常中的一种, 所以,人格异常与神经症、精神病等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1、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反倒痛苦和烦恼,有强烈的改变愿望,而人格异常的人虽然生活上显示出生活适应困难,但其主观上并不因为自己的行为的偏离而感到焦虑不安,也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其行为危及他人。 2、精神病患者与现实脱节,而人格异常者不但未脱离现实,反而善于利用现实以达到个人目的。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16:43:49

    欧 你的症状比较接近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其最大特点是行为退缩、心理自卑,面对挑战多采取回避态度或无能应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2.消极的自我暗示抑制了自信心 3.挫折的影响 建议你多肯定自己,消除自卑感的前提是要建立一种优越感,别总拿你自己的短板去跟人家的长板比,你要找到你自身的优势正确的认识自己,建议你多找人聊天,你单方面消极的想法认为别人不能理解你只是在给你不想人际交往的一个借口,试着去尝试首先跟你的家人沟通,然后再是好朋友,还可以尝试跟同学或者同事来交流,首先内心先不要否认他们的观点,尝试去认同他们并站在他们的角度去听听,先别急于跟这个话题一个定论,也许你就能跟他们聊到一起去,每天首先给自己顶一个时间去跟大家沟通,比如每天20分钟,慢慢的你可能就会发现他们会听你在说什么。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17:13:18

    madao~尘 你应该年纪不大,而且看你对每项符合自己标准的判定过于牵强,你真正符合的并不多,你有点悲观主义,但这不是心理问题,是价值观的问题,乐观主义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标准,就像你总会听见有人会跟你说“你不要把这个问题看的太乐观了”,就像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把人生道路比喻成是一条铺满识热火炭的“环形轨道”(就像400米跑道一样),人生就是绕着跑道一圈又一圈地奔跑着,双脚踩在自热的火炭上面。在跑道中间只有几处清凉的落脚点被看作是幸福的地点(比如在人生中也有些许所谓幸福快乐的时候:考上满意的大学了,谈上恋爱了,与心爱的人结婚了,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有什么高兴的事了等等,这些可算是清凉的落脚点吧)。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奔跑,总期望或许确实能碰道那清凉的地方,获得片刻的幸福的感觉,然而人们最终还是倒毙在炭火中。 我们暂且不论乐观主义跟悲观主义是哪一个利大于弊多一些,积极的想法总比消极的想法要好。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17:41:17

    各位我想说明一下,我希望这个只是一个测试问卷,也算是普及一下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个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状只是心理学上众多症状中其中一个症状,我想告诉大家如果你们想做明确的咨询的话,还希望你们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不仅仅是靠几个选项然后让我去猜测然后就确诊,毕竟我不是ET,也不是算命的,这等神奇的事情我还做不到,只能凭一些微小的信息以及一些经验来初步判断你是否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如果要咨询心理问题我真心的建议大家去直接面对面通过语言交流来让心理医生去判断你的症状,因为心理治疗工作是一项严谨的、科学的、细心的工作,我也很乐意通过网络免费帮助大家做心理咨询工作,但是前提是你需要提供给我很多的信息要保证它的真实,因为不是面对面我很难判断你说的故事是否在隐瞒,是否在欺骗,希望你能讲出你真实的故事。还有一点就是隐私权。这个很关键,如果愿意同意公开可跟帖形式发,如果不愿意公开可以私下联系。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17:53:30

    小丑 不是你选择了最后的五个就判定你是自我毁灭型边缘性人格障碍。而且如果你在这20个选项中有15到20项满足才能初步判定你是自我毁灭型边缘性人格障碍,而且还要对你的回答每项是否符合这个标准来进行判定,你有点没理解这个评测标准呵呵,还有如果你想知道边缘性人格障碍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建议你看电影《致命的诱惑》中的女主角则是有边缘性人格异常倾向的人,不稳定的情绪以及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是这种人格异常疾患的特色。

  • 体验一下

    体验一下 (阿尔法城就像是钱钟书写的围城) 楼主 2010-12-29 20:56:45

    龙吟月和madao~尘二位朋友,有多数青春期的孩子想象力丰富都有过因为怕鬼做出的种种糗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症状会逐渐消失,洗脸睁开一只眼睛,你是不放心周围的环境,如发生意外给自己随时逃走的机会,有些孩子是通过唱歌或者与人不间断的聊天来让自己确信周围是安全的,放心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鬼怪,鬼怪只在你心中,就像你读小说一样,有的时候文字的想象远比影片上的视觉具象表达要可怕的多,如果对黑暗中有恐惧,建议你可以与朋友或者家人在黑暗中做游戏比如躲猫猫,来消除你的恐惧,至于胡思乱想,任何事情的发展,不会因你的乱想而改变,所以你的乱想是毫无意义的,不要费这个精力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63552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