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甄别小组里的医疗健康知识,科学、适度交流病情,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需以医务人员的专业意见为准,请勿在小组里问诊求方、交易药品,如遇非法行为可向站方举报,必要时保留全部信息并及时报警。
7.17论语逐句-子所雅言-普及通用不及雅
来自:点点滴滴
我们今天讲到论语第七篇的第十七句。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老夫子在用到“雅言”的时候呢,当他去读《诗经》、《书经》这样正式的文献的时候,以及他去执礼的时候,都是用雅言。
我们同学肯定会问什么叫雅言?通俗的讲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现在也称为国语。但是那时候呢,不叫普通话,它叫雅言。普通话,这个意思好像是说很普通的话,好像哪种话不普通一样,只是说取它的“通”,取它的“普”,普及的、通用的这么一种话语。其实在建国的时候,把北方的语种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北京话,作为普通话的基本音。这样一个做法,其实就是为了通行。
像在秦朝的时候,曾经就进行过很多的统一。秦灭六国以后,六国的钱币、尺寸度量衡,包括言语、文字方面都进行过尽量的统一。保证什么呢?保证沟通。比方说在清朝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广东的官员去跟皇帝汇报工作的时候,皇帝完全听不懂,这个时候就很尴尬,官员很尴尬,皇帝也很尴尬。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都巴不得有一个通用的、能够普及的语言。我们的文字也是一样,在建国以后就做过了简化。目的也是为了使它更为通用、普及。比方说像繁体字的“龟”,乌龟的龟,那个写起来好费劲,或者龙,写起来也很费劲。
但是一分为二的来看,在普及方面,这确实还是很重要的。可是这个事情呢,也有些乏力。为什么说做起来的时候会比较费劲呢?你去使得语言进行统一之后,那比方说,到了现在我们看,很多的网络的语言,纷纷地又出现了。
比方说在更大的范围内,因为它统一了以后,它沟通的区域也变大了,不仅要在中国的范围内沟通,你还要跟外国人沟通,那大家又得选择一个普通话。我们就选择什么呢?像以前,大家都用法语,为什么呢?因为法国很强大。后来就用英语,其实是用美语,因为美国很强大。欧洲的那么多小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用谁的要看它的适用性嘛。那美国在全球有非常强有力的影响的时候,自然而然无论是科技论坛啊,还是商业的场合啊,都是用英语。但是用了英语以后,又出现一个问题,出现了中国英语,印度英语,阿拉伯英语。每一个国家的人在学英语的时候呢,都会把自己的口音加进去。那到我们中国呢,可能还有东北英语,山东英语,广东英语……各不一样。你自己本身之前的母语部分,会和这个后来的语音相叠加。虽然我们在尽量的避免。
如果我们在国内旅行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你走到每一个地方,如果和当地人沟通的时候,或者仔细听他们所讲的方言,你会发现那个语言在变,一直在变。它像一个连续不断的渐变过程一样。
举个例子,比方说在江西的时候你听到的是江西话,你一直往前走,走走走走走,一会儿你就觉得江西味儿越来越淡,好像不知道冷不丁从哪儿跑过来一股广东味。好,到了广东和江西交界的地方啊,甚至你都分不清到底这究竟是广东话还是江西话。再往前走,就变成了广东话。你如果从广东往北走,到了韶关一带的时候呢,广东话这个味儿开始有所削减,但是还没削减的特别厉害,到湖南境地,你听到的还像在讲粤语,但是他会告诉你说,我是湖南人,有这么一个情况。你再往北走,你坐高铁的时候,如果从广东往北走,忽然到了某个地方,上来一群人,声音非常之大,然后车厢里充满了一股槟榔味,然后你就知道了,如果你正好在睡觉,一闻到这个味儿,一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了,到湖南了。那北方呢,比方说西北一带,基本上都是这么一种西北的口音,像银川,它和甘肃很远的地方口音都差不多。东北,它也有细致的差别,但是大体如此。
所以呢,这个语言只要在使用的过程中给它一点时间,不用太长,就像那个小孩子刚生下来是一样的,即便给它统一了以后,稍微给一点时间,随着这个时间的推移呢,就像小孩子在生长一样,那语言就会各不相同。但是我们尽量地去找到这个相同的部分,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沟通。
这就是我们用我们现代的观念来理解“雅言”。
像孔子去读这个《诗》《书》,或者他去执礼的时候呢,为了显得一种庄重,为了把自己的这个态度摆正,那他用这个雅言。我们刚才讲说,这个相当于我们的普通话。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找不到和雅言相对应的词,大家可以找一下啊,有没有一个词和雅言是相对应的?这个很难找到,不是说不能找到。很难找到的原因,就在这个雅上。有的同学说,官方语。你看这个官方语、普通话,它都没法和这个雅对应上。
我们现在的语言环境,就确实是很不雅。我们可能还不太理解啊:我们天天说的话,难道不雅吗?我给大家说一个我自己切身的例子啊。我在德国上学的时候呢,隔一段时间就会回国看望一下。我就发现,在数次的往返过程当中,如果我在德国呆一段时间呢,当地的同学,各个国家的都有,有德国人,也有很多中国的同学,我们同学之间说话啊,没有脏字,没有脏话,一点儿都没有。而在国内的大学,中国的那个大学,虽说它是一个大学,听起来,名字上是高等教育这么一个意思,大学里面也是很多这个脏话连篇的,虽然比平常的时候要少。那等到回到国内呢就发现,过一段时间,可能是和同学在一起啊,和朋友在一起啊,或者是日常的生活当中,哎,不知不觉,自己有时说话时粗话就会跑出了。后来我就观察了一下,发现在德国,这个语言环境基本上是比较干净的。如果对于我来说,德国有什么好值得怀念的呢,像它的饮食啊,甚至包括啤酒啊等等,说实话,都觉得没什么。但是这个优雅的语言环境,还真是挺让我想念的。那像它的语言体系当中呢,最脏的脏话,其实在我们来看,都算不上骂人的脏话。像英文和德文当中,脏话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即便是那种话,他们说出来也是非常不好意思的。
但是在我们自己的语言环境啊,我们纯做一个比较,尤其现在的网络语言,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更为恶劣了。比方说在以前的时候呢,有很多讲雅言的人,我们中国以前是有很多人讲雅言的。讲雅言的人呢,他被从这个社会当中边缘化了,清理出去了。导致后来主流的话语权留给了,说的好听,叫劳动者,说的不好听,其实就是比较粗的一些人,或者我们说的大老粗。这个粗呢,如果是粗犷,就没有问题的;或者说,做人呢有些粗枝大叶,这还好办;但如果是粗鲁,这就不好了。粗鲁恰和这个雅言的雅,是相反的。
所以我们看这个雅字,这个雅是什么?首先,它不张扬,对吧?你不能说有一个很雅致的地方,它非常张扬,它的色调,它的立意,都使人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被压迫感,这个肯定不属于雅。雅,一般都会有一些内敛,而且呢,它很有骨气,它有风骨在,这个才叫做雅。
你说话啊,不是说声音大,这个就雅。我们说有理不在声高嘛。这个雅言的用词以及腔调,是和粗俗的、不文明的语言是不一样的,相比较的话,有非常大的区别。
那看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当中,中国的情况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就是说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当中,这种不雅的东西已经变得好像地沟油一样,非常普遍,是我们默认的东西。所以这个语言环境其实是很糟糕的。
像我们的学群内,经过这几年大家一起的努力,慢慢地形成了相对来讲,不粗鲁,或者说不让它去粗鲁这么一个环境,还稍好一些。但是我们有时候也可以看到一些新加入的同学,他不了解情况,(会有粗鲁的语言)。其实平常的时候呢,我们把这当成是一种平常的交流。但实际上,它很不正常,它平常但不正常。因为你在工作生活当中,说的话到处都是一些这种,特别是网络用语当中,非常多这种(转变过的话),比方说用这个“羊驼”,把我们经常用的骂人的话给转变了一下。然后这个话呢,就满天飞。它一下子就变成一种什么东西呢?你天天都看到这句话。(可是他说)哎,我没有骂人哦,我是在说一个动物的名字。可是每一个人心里都明白,你不会平白无故说这个话,所以很多时候就好像哑巴吃黄连一样的感觉。所以很多人呢,天天把别人当哑巴,天天给别人吃黄连, 最后大家都变成了吃黄连的哑巴,变成了这么一个情况。
所以这里我们看到,这句话里所讲的,《诗》、《书》、执礼,用一个通用的、文雅的语言。
我们不否认通俗语言的重要性,大家都能理解,但是对我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这个雅。我相信啊,如果说不出文雅的语言的话,不如不说,不说最起码还能给别人一片寂静。否则的话,张口就来的是一个污染的东西。像在公共场所,也不管别人是什么情况就去吸烟一样。这是一样的行为,而且比那个更为恶劣。因为语言的东西,它无所不在。像在我们使用的网络当中,所有的媒体当中,出现的这种东西,其实都是要注意的。
好,这句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整理:游泳的鱼儿
校对:苏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Deepseek学习及人工智能相关需求收集 (格物正心)
- 关于如何疏通经络 (沧海一粟)
- 2.6内经逐句-经络基础 (灵敏)
- 关于呼吸 (沧海一粟)
- 5.16(2) 内经逐句-厚德载物的中央之土 (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