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书是如何炼成的——深度比较《枕上书》剧与小说
来自:花格子
文:菩提老阿姨
作为一名书粉,一直在追《枕上书》。这部剧由于是网播,以及在特殊时期开播,剧方的宣传低调进行,刚开始评价也褒贬不一。不过,网播热度始终名列前茅,口碑方面也在逆袭。一路看下来,名场面原样重现,东凤cp糖分超标,还原度极高。小破书变小金书,老阿姨别提多高兴了。
老阿姨自己也是从事文学创作类工作的,写过一些非著名小说和剧本。因此就试着比照了网剧和原著,对两者的异同做了一番分析,提炼出了比较重要的几点内容,顺便揣摩一下编剧的改编思路。大家有兴趣不妨一起探讨留言。

一、叙述方式和时间线的不同
原著小说的开头是白浅大婚,凤九以青丘帝姬身份,与东华在九重天相见。之后顺叙之中夹杂插叙、倒叙,一边在推进凤九与东华正式相识之后的种种趣事,一边则通过凤九内心独白和回忆,拼凑出两个人从前交往的前史。一般是在碰上相关人物或者场景时,相应触动那一小段回忆。
老阿姨简单罗列一下原著的事件顺序(有的事件不止一次提到,有时详细有时简略,这里就取呈现较详细的时间点):
A:凤九小时在琴尧山遇虎精,被东华给救了。
B:知鹤公主对小狐狸的欺负和奚落。
C:小狐狸受到帝君宠爱,专门给建造六角亭。
D:为取悦东华,小狐狸硬生生逼自己吃难吃的糖醋鱼。(仍然是B)
E:凤九倾慕东华,搜罗洪荒时期东华的各种传说事迹。
F:当年燕池悟将帝君关入十恶莲花境内的前因后果。
G:凤九奋不顾身进入十恶莲花境救帝君,小狐狸跟帝君、姬蘅相处。
H:小狐狸在太晨宫正受宠,姬蘅以东华未婚妻身份入太晨宫。
I:帝君结婚前夕,小狐狸被姬蘅的雪狮打落溪流。
J:凤九托司命把她送进太晨宫当宫女,结果没怎么见到帝君。
这里大概列出了凤九和东华正式相识前的所有前史(除凡间部分、阿兰若部分外),这些段落夹杂在凤九东华重相逢之后的微甜而搞笑的片段之中。
在剧中,故事就是顺叙了。按照时间发生先后顺序,把事件都重排了一边,最后顺序是这样的:A–E-J-F-G-C-B-D-H-I。
这里仅仅列出了凤九、东华相关事件,要是加上魔族姬蘅、闽酥、煦旸以及孟昊等内容,顺序就更乱了。由此可见原著时间线的复杂。
改编把时间线全给捋正了,老阿姨很赞同。倒叙插叙放小说中问题不大,凤九东华一边互动、一边回忆,读者可能看得津津有味。但若是放到剧里,的确不妥当,对不是原著粉的观众太不友好,恐怕会令他们一下子摸不着头绪。
而从感情发展的起承转合顺序来写,更容易铺叙二人之间的情感变化。
观众通过“帝君救凤九的前因种下——太晨宫红狐狸报恩——凡间助帝君渡情劫——回天宫再遇帝君——入梵音谷与帝君互撩——帝君为凤九卸下法力入阿兰若之梦……”这样的顺序,能够顺着小九的视角一点点地进入这位少女惊天动地的情感故事,充分感受其中的情感各阶段变化。从追星少女化身宠物遇冷,到报恩动情而不得,再到决意放下帝君却反被撩,再到进入梵音谷感情升温,以及到阿兰若之梦中两人影子之间所经历的深刻感情,一步步地牵引着观众入戏;
而与此同时,帝君的感情变化也同步发生,从最开始宠红毛小狐狸觉得特别——下凡间经历爱而不得的虐恋——回天宫忘了过往但开始注意到凤九本体——因觉此女有趣特别关注动情而不自知——入梵音谷已动心有意撩凤九——知晓凤九就是那小狐狸,决定入梦带她回家……帝君的感情也是一步步在升温,一步步对于凤九之前付出的回应而越知晓,帝君沉沦越深,就越能补偿观众在前面女主付出时期积攒下来的虐,才会觉得甜度一点点增加乃至爆表。
个人认为,结构上的改编,能让观众更容易理解这其中的情感逻辑,也更能入戏,是最流畅最大众的一种改编。

二、凡间部分的改动和扩增
凡间部分在原著里只有寥寥一些情节,而且打散在几处,主要是通过叶青缇的回忆来呈现。大概有这么几件事:
陈贵人(即凤九)一直拒绝皇帝的追求,皇帝把陈贵人赐给了叶青缇。
叶青缇意外遇见凤九深夜跳舞,跟她成为了朋友,情不自禁爱上了她。
妖道要杀皇帝,凤九为皇帝挡刀,叶青缇为凤九挡刀。
剧情就是这么简单,里边皇帝并非东华(下凡只是一个幌子)。按照原著去演,主人公变成了凤九和叶青缇。若作为三生三世中的一世,这样太过简短而走偏的故事,显然是不足够的,整体结构也就失衡了。
如此,就需要编剧建构一个完整的有戏剧张力的故事。既然有凡间,必须让东华真的下凡历情劫。既然是情劫,必是惨烈深沉,让人感到虐心。
在剧中,我们看到了小九和王君之间的感情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凤九下凡来助他,不由自主地化成了他的劫,而这个劫是怎样先让两人动心,又怎样变成爱而不得,造成两人间极为深刻的鸿沟,一切要水道渠成又不能刻意狗血,必然需要篇幅来陈设。
尤其是在这个故事中,小九用了全知视角而王君则浑然不知,更加深了此劫名义上是给王君,实际上给小九的痛感和虐点,因为前期要虐到极致才能愈发感受到后续剧情的甜。
此外,叶青缇这个重要角色也增加了很多戏份。既然这是一个凤九愿为他守孝,还他情义的重要角色。如果只是像原著一样,寥寥几笔呈现一个粗浅影子,那就太可惜了。
这个角色除了爱小九,是个什么性格,又怎样掺杂进小九和王君之间的故事,又怎样为小九而死,对小九是怎样深情守护,动情而不逾矩的……剧里都做得比较细致,费了足够的笔墨来刻画。这个角色立稳了。
另外,凡间部分还有魔族姬蘅和聂初寅戏份的增加和添补,这个使得外部矛盾冲突更强烈了,故事更完整了。(这点下边详说)

三、魔族相关角色的改动
枕上书是情感故事,但其中也隐含了一些外部矛盾线,正邪的对立,对天下苍生的守护,神魔两族的复杂关系。
原著里,缈落是三毒浊息所化的一位妖尊,在梵音谷那一段以化相身份出现一次,最后结尾部分就是东华对决缈落。
剧里,设定为魔族的魔尊,把她和魔族这条线勾连起来,让分散的剧情糅合在一起。她被封印在妙义渊,想出来便要时时处处搞事情,通过撺掇聂初寅拿锁魂玉,渐渐增强法力,乃至诞出幻相,最后冲破封印和东华终极决战。
这一来,便把她和其他魔族人物串联在一起,因而魔族搞事就成了本剧一条若隐若现的剧情推动线。书中,原本一盘散沙、时不时冒出来一下的几位魔尊也有了阴谋的目的,有了聚合力,这是对反派的有力建构和设计,能够在关键时刻推动剧情发展。
另外,魔族姬蘅这个人物也做了不少改编。
原著中,姬蘅也是一开始喜欢闽酥,后来闽酥身死,但在帝君指引下去了梵音谷,在治疗秋水毒的过程中,喜欢上帝君。这个转变,老阿姨看书时觉得稍显突兀,明明前面对闽酥爱得深沉、对帝君毫无感觉。后面这么快就变心了?
而在剧里,这条情感线因为有了凡间的铺陈,和时间、章节上的延续,这个百余年间发生的转变因而显得更有可信度。
凡间部分,聂初寅因自己的贪欲去见姬蘅,有了利用姬蘅的动因;而姬蘅在凡间失忆执行拿锁魂玉的任务,有了情节上的串联作用。同时,凡间这部分剧情的展开,填补了姬蘅情感转变的缺口。也为后面她承担情感反派夯实了基础。
总之,对魔族几位魔君的刻画,以及将缈落和魔族勾连在一起,是让剧情紧凑,冲突更强的有力设置,是作为电视剧体裁的必需改编。(P.S. 跟小说不一样,电视剧是戏剧的艺术,最重要的概念就是矛盾,代表正反双方的冲突。)

四、大量名场面和原著情节的还原。
说到这一点,不得不承认,这部剧在忠实原著上面实在是做得很到位了。我相信编剧一定做足了功夫,先稳住基本的故事线和主人公不动,一切围绕东凤CP的感情做取舍。在梳理顺畅了感情线之后,该有的两人之间感情互动、彼此吃飞醋、有趣互撩一个不缺。
老阿姨看书时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有:
十恶莲花境里,狐狸吐火救帝君,帝君为小狐狸烤地瓜;
太晨宫凤九画短刀图,东华误会是姬蘅画的,气得小狐狸咬人;
凤九在承天台上救人,危机关头帝君帅气赶到;
凤九偷偷跑去温泉泡澡,恰巧被帝君碰上;
凤九变为丝帕躲东华,结果被东华给捉弄一番;
梵音谷里,帝君手把手教凤九用剑打败缈落化身;
帝君为救误入阿兰若之梦的凤九,卸下全身法力进入蛇阵;
……
总之,一系列原著名场面,看得我老阿姨这颗心啊!
简单来说,逻辑可以替换,但情节不能动,名场面大量还原。因为对读者和原著粉来说,亲眼看着这些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文字章节化为真人演绎的互动场面,才是最吸引我们的。
此外,一些副线,比如连宋成玉、白真折颜、小阿离和凤九的姐弟日常互动,编剧在掌握了这些人物的关系、性格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扩充和合并。有时,因为角色必须合并用同一个演员的原因,甲的话挪给了乙说,这势必需要一些润色和挪改,避免让角色说出不适合自己的话。落在改编工作上,一定需要将原著拆散嚼碎了之后再加工。还好,即便是副线人物,都还原得很到位。

五、阿兰若之梦部分的改动
终于迎来了全剧的华彩部分——阿兰若之梦。
小说里,这段故事的时空关系相当复杂。现实世界的时空,是实际时空。阿兰若之梦里的时空,是虚拟时空。两个时空里面都有梵音谷。虚实交界的地方为蛇阵以及水月潭。阿兰若之梦的虚拟时空,是不断循环的一台戏,戏里上演的故事,则是现实时空里很多年前发生在阿兰若本人身上的故事。凤九进入阿兰若之梦这台戏里,替代了里面的阿兰若,以阿兰若身份继续演戏。而帝君则是借用息泽身份,参演甚至改动这台戏。还有个苏陌叶,一边给凤九讲述当年实际发生的故事,一边让凤九演当下正在进行的戏……
这样听着就很晕了对吧,其实已经省略不少内容了。比如还没说凤九记忆相关部分呢。
原著里凤九刚进阿兰若之梦时,因为在蛇阵里受伤导致记忆回到七十年前,跟帝君有一小段接触。之后帝君把她身体养在冰棺里,她的魂则落到了阿兰若身体里,忘了跟帝君这一小段接触,却又还保有进蛇阵前的全部记忆。但这个记忆只记住事情,却丧失了关于物象的概念,就是说,她记得从前跟帝君发生的事情,但不记得帝君长什么样子……
是不是非-常-复-杂!老阿姨为了说清楚这些,真是拼了老命……
话说设定上复杂难懂也就算了,还有一个令老阿姨耿耿于怀之处。帝君进入阿兰若之梦后,用修正术修改了里边所有人关于息泽面貌的记忆,之后自己以息泽的身份出现。这样就导致了,凤九一直不知道息泽是帝君,而帝君自己也不对凤九明说。凤九相当于新认识了一个人,然后决定放下东华,跟这个新人谈起了恋爱,还圆房了!!!这段尽管有很多甜蜜戏,却让老阿姨心里头非常别扭。
幸好,剧里把所有复杂的设定去掉了,没有变来变去、时有时无的记忆了,只有东凤CP的一对一互动。两人都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一边配合从前的台本演戏,另一边则自己谈恋爱。中间更没有像原著一样大段闪回呈现真实阿兰若当年发生故事去打乱节奏。
可以说,这个减法做得相当不错,让一切都简单清爽,更加好懂。
最重要的是,上边提到的别扭之处也给改掉了!改成了东华和凤九早早就知道彼此身份。也就是说,原著里凤九和息泽谈恋爱的甜蜜戏,全部给到了凤九和东华。女儿节、月令花乃至圆房什么的桥段全部给保留了,只是把原著里息泽置换成了东华,整个一段真是太甜太撩!这一改动实在大赞!
这样改,两人的互动更甜蜜好玩,两人也更趋心心相印。这一段,是两人情感走向高潮的华彩篇章,也增强了对同一人相爱的命定感。
其他一些细节地方,哪怕有所改动,也依然以撒糖为主。例如东华湖边斗蛟的情节,改成了斗缈落化身。一方面呼应了正邪对立线,跟前边情节和人物相关联,另一方面又保留了之后东华受伤、跟凤九之间撒娇撒糖的互动。也就是说,编剧在保留重头情节的前提下置换了对手,该撒的糖一颗都不漏,同时还让主角和反派的对立更清晰和连贯。
类似这样的改动,也是让老阿姨觉得非常赞,改编思路清晰,抓点准确。
由于阿兰若之梦部分还没播完,就不做过多分析了,等看完全剧之后再补充。
最后再说几句感慨。枕上书出书到现在有好多年了,观众的口味是日新月异的,又要保留精髓,又要化繁就简,还要符合时下观众的口味,改编难度的确不小。相信编剧在面对本书改编时一定挠破了好几层头皮。
所幸,编剧交出了一份很棒的答卷。我们看到了一部既理顺了逻辑,又立住了人物,还还原了大幅度原著剧情名场面的枕上书。感谢编剧以及演职人员们,为我们打造了这样一个美妙的三生枕上书之梦。
最新讨论 ( 更多 )
- 1万字长评 | 东华和凤九相爱全过程、爱情的升华、大结局误会 (红泥小火炉)
- 酷我以前有读书的枕上书,是原班配音团队做的,现在下架了,... (佳人)
- 女儿说想不出如嵇康一样帅的人有谁,我说帝君! (仙途漫漫)
- 剧情分析|第46集|最喜欢帝君对小白说的一句话,都快把我的... (蜡笔小新啊啊啊)
- 第46集|我总觉得这里帝君内心:我家的白菜可不能被别人拱了👻 (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