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关于业内爆料(这个可以发吗,不妥删)
紫兔
网络骗术,大多打着“内部人”“内部消息”旗号,娱乐领域,亦如此。 如果你是纯纯的围观群众心态,不管真假都看一乐呵,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和煽动,请随意吃瓜信料吞饼,毕竟娱乐世界,以瓜最甜,以料最美,以饼最香。 但如果你是局中人,看完各种瓜、料、饼之后会热血上涌,生发出做点什么的冲动,那你就得来看看这篇—娱乐圈萌新防骗指南,看清这些“业内消息”的本质。 第一,比业外造谣更猛的,是业内造谣。 先不管所谓“业内人士”本身的真假,绝大多数“业内料”从源头上,就已经是谣言。与其他行业外部雾里探花,内部一派清明不同,对娱乐行业而言,业内反而才是那个遍地谣言的所在。 现在业内的传谣要远比业外更凶,因为业内传谣传真了才更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明星的资源,更因为一些谣言传到业内那里再通过他们的口传播出去,就得到了“业内人士”这个身份的背书,谣言的欺骗性瞬间提升。所以,在业内造谣传谣,对某些品行不端的公司而言,已经成为了一种日常的公关/黑公关手段。 你可能想象不到,有些娱乐公司会要求员工从上到下,碰见同行聊不到十句就煞有介事的爆对家的“猛料”,而因为从内容到话术都是高度一致,且操之过急全员下场,被人迅速锁定了谣言的源头,沦为行业笑柄。 所以在信息获取和识别上,业内人士和业外人士差别其实很小,都是在谣言的海洋里茫然四顾。除了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的极少部分,剩下的部分他们和圈外的吃瓜群众一样是道听途说,根本无从确认真假。 是啊,娱乐行业的从业者也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啊,普通人连同公司隔壁部门的动向都确认不了,何况全行业的各种真假传闻呢? 因此,真正的业内大多谨慎又通透,因为实在是听多了这种“劲爆消息”,也见惯了造谣者的翻车,所以早养成了漠视流言蜚语的淡定。 可是,不是还有少部分“亲身所历亲眼所见”的事情么?是啊,正因为“亲身所历亲眼所见”,能接触到这个料的横竖不过几个人,排查泄料人不要太容易,你告诉我人家为什么要冒着被开除甚至上行业黑名单风险去满足你的好奇心呢 所以,但凡是在圈里有份儿稳定工作且不打算退圈的真业内,根本不会冒险对外爆料,因为你的料就是他工作里平凡的日常,未必热爱,但是起码敬畏。 第二,当事人自己,都没有信料的你这么确定 娱乐圈的事,最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 接触了未必达成意向,达成意向未必会推进,推进了未必会签约,签约了未必不会解除,约凿实了未必项目不会流产,就算定妆了甚至官宣了,也未必不会中途换人。 一张饼溜遍娱乐圈最后落回原主的,开机前几天女一女二对调角色的,拍到中途政策变化说停机就停机的,甚至还有巴巴了跟着在大沙漠里吃了几个月土,最后成片里被剪得一个镜头不剩的。 还有一些好端端的年度大剧因为一两个憨批演员惹了事儿,陡然就上线无期,甚至生生把整个制作公司都拖垮的。你即便有幸定档了,半个娱乐圈都下场宣传了,眼瞅着呱呱坠地了,结果播出前半个小时被塞回肚子里了。 甚至有些剧即便顺利播出了,甚至都播一多半了,咔嚓一个不可抗力,撤档。更有甚者,就差最后一集大结局了,你猜这么着?介质出问题了。 所以,在这个变化莫测的娱乐圈,有些消息即便在当下是真的,也几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过了这个“当下”,料自己经常就原地反转了。 说实话过去我也不理解为啥有的明星都被拍到进组了粉丝还非得死咬着“非官宣不约”,当从头到尾眼巴巴的看了几部命运多舛的剧之后明白了,这句话背后,是无数血与痛的经验。 第三,立场会扭曲信息。 一个人所处的立场决定了他对信息的解读方式。从大的方面来说,A资本系的媒体往往对B资本系的明星恶意满满。甚至同一个公司的不同派系,也会对同一个明星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黑与白之间,有时只隔了一个立场。 即便抛开资本和派系的矛盾,从小处着眼,被拒绝的一方,往往容易恼羞成怒。话说越是红的明星,拒绝越是他的日常。然而从被拒绝的方那里传达出来的信息,通常就裹挟了他们被拒绝后横生的戾气。 比如当明星团队经拒绝了一些资质不足或业内口碑不佳的媒体/媒体人的采访要求,在某些自以为是的无良记者看来,正当的拒绝很容易扭曲成耍大牌。 同理,当明星冷对私生,在私生的眼里,他就是无情无义负心汉;当明星全副武装,同时放出几个假行程迷惑黄牛,在黄牛的眼里,他就是不识抬举。 而有趣的是,无良记者(含狗仔)、私生、黄牛,往往是大多数“一手料”的来源。 最后,想想动机。 作为粉丝也好路人也罢,你挖料的动机那是足足的—打着爱与关注名义的窥私欲嘛,这玩意儿人人都有,没办法“小道消息”这个四个字,就是有着超出“大道消息”百千倍的吸引力。不夸张的说,近一半的娱乐产业都基于人类的窥私欲。 你作为信息“接收方”的动机足了,那你有没有想过,把信息提供给你的“输出方”,也就是各种慷慨无私的把自己所知的“大料”分享给你们的所谓“知情人”、所谓“业内”们,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 为了流量么?为了流量哪里需要费劲爆料,直接挑着两个当红的比美,流量来得不是快多了么?而且为啥绝大多数的爆料者都选择了匿名区爆了就跑?为了安全么?为了安全最好的方式难道不是不爆料么? 那么他们“爆料”的到底为了什么呢?答案非常平实:为了工作。 是的,实名区匿名区的披着业内皮或者没有披着业内皮的“料君”们,其实早已形成了一个虽见不得光却早已成熟的产业,是部分公司营销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 他们的存在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利用爆料所带起的舆论风潮,为他们的正主争取利益或者损害他们的正主对家的利益。 是的,当你看清楚了这不过是商业行为,有些还是不太体面甚至违法乱纪商业行为,当你明白了料的背后都带着营销目的,料的真假本身,就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了。不管真假,不跟着爆料人的思路走才是最主要的。 可有人说,有些爆料就是说得很准啊,咳咳,谁说营销方式里,不包括在特定时点放真料呢? 所以,行走娱乐江湖,最重要记住:瓜吃别人的,别吃自家的,自家瓜绝大多数都是有心人投了毒的不说,就算是真瓜,不管是要起高楼还是塌房子,晚点知道的那个,真的快乐许许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这都2023年底了,紫薇星出现了吗? (天竺少女罗英子)
- 安利|大家觉得 卢昱晓 这个妹妹怎么样 (魚)
- 随便安利|于妈家的白鹿 (黄少天)
- 组务相关|把需要删的帖子发过来 (豆友205163304)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