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21~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经验分享
七月七
华中师范大学mjc上岸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写在前面:
我本科就读于长沙一所普通二本院校,新闻学专业,虽然考的是本专业,但其实和跨考生没多大差别,都是从头开始准备。我从去年2月份开始慢慢了解学校,当时考虑到三个因素:南方大一点的城市、985或211院校、一年就能考上。
按照这三个标准开始在知乎和公众号上找了很多经验贴来参考,主要看了学校报录比和参考书目,看考上难度以及是否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本来2月份选择的是广东的一所学校,参考书和各种资料都买好了,但由于家里的原因我把城市改成了武汉,然后在4月份换成了武汉综合实力比较好的华中师范大学。
大家最好开始就决定好目标院校,换学校挺麻烦的,但有特殊原因后面要换的也别太担心,做好规划、调整好心态,没问题的。
参考书目:
江作苏《实用新闻采访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
蔡雯《新闻编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征《新闻采访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振宇《现代新闻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学姐推荐补充阅读书籍
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公共课
政治和英语二,网上有很多经验贴了,统考资料也比较好找,我就不赘述了。
专业课
440:
华中的实务已经没有什么具体的参考书可言,但是大家还是要把以前的参考书买来,以防万一。参考这几年的实务大家可以看出,华中的实务主要是热点知识与传统知识相结合,比如新闻可视化对传统新闻编辑的影响、网络时代新闻语言的特点等。所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以热点为辅。这样的话才可以更好的把考点吃透。我建议前期把4本参考书粗略的看一下,把里面的名词解释可以用笔记本记下来,后期可以以名词解释为主进行理论拓展,比如看到新闻线索、调查报道,我们不仅仅只想到他们简单的名词解释,更要注意到他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变化与发展。这是在因对简答题和论述题我们需要做的。其次就是华师的具体实务,这几年评论是每年都必不可少的,但是消息改写与新闻策划也要多练习,看了今年真题的伙伴可能会意识到华师的题量在增大,原来的消息改写由30分变成了15分,把多出来的15分又单独出了个题。所以总结起来就前期多背实务的名词解释(采访的种类、编者按、新闻发言人等)还有多练习实务,评论的话可以多关注新京报评论,央视评论还有红辣椒评论,到暑假的时候每周写一篇评论和写作,一直联系到考前那么肯定是问题不大的。
334:
理论的话,华中以前给的书就是《新闻学概论》与《传播学教程》,这两本书是大部分考研学子都读过甚至本科开过课的书,虽然华师纯考书上的理论知识可能还不到百分之20,但是大家一定要把这两本书吃透,像这两本书我看了差不多8到10遍。但是关看书本是无法解决大部分知识的,毕竟如今考研竞争那么激烈,很多的高校在出题的时候已经完全脱离书本上的死知识了,所以复习的时候要懂得整理专题,专题的整理大家可以自己进行补充与整理,我暑假的时候在看完两本理论书3.4遍后,就是把每个专题进行自己拓展的,到了暑假结束,你们会明显看到自己在写论述与简答的时候有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九月份才意识到的,就是看彭兰老师《网络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一定要看,尤其是华师对新媒体方面的知识点是很看重的,19年数据新闻就出了两个大题,所以彭兰老师的这本宝典一定要在准备的时候和其他两本理论书一起看。华中有材料分析提,但是这个题大家不要太害怕,它其实就是把热点和知识点结合的题目,稍微注意一下大题的模式,其他的和论述题没有很大的区别。论述题的话也是有模板和套路的,我就不在这班门弄斧了哈!
最后,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人生来是受苦的,不是来享受的。考研期间,多去图书馆,尽量找个伙伴,相互扶持,巩固学习氛围。早期的鸟儿有虫吃,不怕慢,就怕站,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
祝学弟学妹们,我们在研究生的大门前“相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新传派的成绩数据真的假的呀 (小王炸薯条)
- 想建个新传高质量的交流群 (YmelGo)
-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考研(湖师大新传考研)-复习经验贴 (蜡笔小新的微笑)
- 人类学/民族志 方法论著作集合 (EvansPritchard)
- 24新传拟录取了,开个贴解答一下25考研er的疑问 (t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