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只古镇,这只历史更悠久
st...amen(爆炸)
梅李镇,良渚时期已有聚居遗址。古迹众多,但都已废。 第三节 名胜古迹 一、梅李十八景今昔 本镇自古有“梅李十八景”之说。经考查,所谓“景”,其中包括风景点、文物、古迹和传说等 (一聚沙塔 全名称“聚沙百福塔”,在梅李镇东街市稍。宋时梅李镇还处在江海之滨,相传以镇潮水冲激,故名。塔下建有法云禅寺.今寺已塌毁。 (二)吉祥庵 相传建于三国赤乌年间,故义名“赤乌古刹。解放后,庙屋大部分拆除改建。 (三)唐经幢 全名为“尊胜陀罗经幢”。此幢属唐代文物1958年,交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存。 (四)建文石 全名“建文石佛墩"。解放后,学校改建,该石被泥工填于校舍基下,现已无处寻觅。 (五)义犬亭 今已无迹。 (六)枫谷园 清乾隆时里人吏部主事方春熙所造。今已无遗址可寻。 (七)九龙松 清顺治 后管理无人,逐渐枯亡。 (八)读书里 在北街顾家弄。今弄仍在,旧居已无遗址可寻。 (九)绣崖弄 弄内有一砖砌小塔。今已无弄,塔亦不存。 (十)胭脂墩 相传春秋时代,吴王阖闾有爱妃李氏名胭脂,死后葬于此。故名。庵除墩废, (十一)剑甲冢 在镇北街市梢胜法寺旁,砖砌坟圈,墓前立一碑,上镌“阎将军之墓”。墓在“文革”中废去。 (十二)冼马池 相传为唐阎将军洗马及洗剑之所。后疏浚无人,以致淤塞。 (十三)炼丹井 在梅李镇南街颐真宫前,相传系颐真宫创建者申元道炼丹之井,今巳废。 (十四)檀吞井 今井已塌入盐铁塘内。 (十五)莲花井 原井栏已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砸毁。 (十六)黄香墓 黄香字文强,后汉安睦人,为汉尚书令。现墓已无遗迹可寻,两碑由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保管。 (十七)王公祠 现该祠大部房屋被拆除,巳失旧观。 (十八)胜法寺 胜法寺为唐元和中阎将军舍宅建,解放后,因建戏院需要,寺巳全部拆除。 二、其他名胜古迹 韩家浜 相传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曾屯兵于旁,附近居民常于浜内发现韩瓶。现存部份河浜,围在饮料厂内。 坐韦陀 立关帝 庙宇中之关帝均为坐像,惟南街吉祥庵内有一立关帝。 全步槛 等石烂 香花桥 现已无迹。 孝子泉 被附近农家垦为田地。 古银杏 今都生存。 冈身 出梅李镇南街,有沙冈一条,宽约20米,俗名“冈身”。古时,江流带来的泥沙,逐渐淤积成为一条长江南岸之沙嘴,即冈身。1959年经考古工作者考察,认定冈身属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距今已有5000年左右,为古文化遗址。 月河桥 在镇之南街, 此桥初建于宋,此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章 善举 第一节 乐善堂 沦陷时,乐善堂房屋全部为日机炸毁,停办。民国37年,里人创办私立梅李中学,将田产移作办学基金。 第二节 保婴堂 清 沦陷时堂屋为日机炸毁,从此停办。所有田产于民国37年移作私立梅李中学办学基金。 第三节 救 火 会 解放前,由地方热心人士白发芥打l资命,成立“火烛社”。 寺庙宗祠 第一节 寺庙 胜法寺 离镇区北街半里许唐代元和中建,建国后拆除。(详见“文化编” 李十八景今昔) 吉祥庵 在南街市梢。相传建于三国赤乌年间,后拆除。(详见“文化编” 梅李十八景今昔) 准提庵 在北街市后胭脂墩,创建年月失考. 解放后拆除。 颐真观 又名颐真宫,在南街。与虞山招真观、福山潜真观,合为常熟“三真”。1966年拆建为梅李粮管所粮食仓库。 法林禅院 俗称南观音堂。今为梅南村布厂所用。 法云禅寺 沦陷时期,寺被拆除。 雷尊殿 今已拆除。 刘神堂 现原屋犹存,改为梅李供销社仓库。 阎将军庙 今拆除改建民房。 西茶亭 创建于何时无考。现房屋已并入饮料厂。 雨花庵 民国10年成立梅李教育会时,用乐善堂、胜法寺等田租,翻造为楼房,今作商店仓库。 高神堂 清乾隆丁亥(1767年)建 建国后拆除。 斗维庵 在下北街。创建年月无考。现已改作民房。 纯阳堂 在北街中段,供吕祖。建造年月无考。陷时为日机炸毁。今原址建有民房。 财神堂 清道光元年里人集资共建。1958年梅塘拓宽时拆除。 土地堂 除上述位于镇区的寺庙16所外,尚有乡村寺庙15所 梅李村区寺庙一览 周神庙 景巷村 景 巷 建国后改造为景巷小学 普明道院 塘桥村 塘桥镇 解放前部分庙舍被塘桥小学占用 总管庙 将泾村 大汾桥 建国后拆除 观音堂 寨角村 寨角镇 建国后拆除 穆家观音堂 梅南村 颜家桥 建国后拆除 南静室 梅东村 深漕泾 70年代拆除 (香洁庵) 盂宗堂 梅塘村南头泾前 建国后拆除 (官宪堂) 丁兰堂 天宇村 天字号 建国后拆除 王庄庙 凤凰村周家宅基 建国后拆除 圩庄庙 驸马村徐家宅基 建国后拆除 大王庙 万柳村孙家宅基 70年代拆除 舍人庙 梅塘村 谢 湾 建国后拆除 宅则庙 胡琴村 宅则里 1960年改建小学 界圩庙 驸马村 冈身旁 50年代拆除 天尊堂 塘桥村 塘桥镇 建国后拆除 第二节 宗祠 宋王师德公祠 在西街。清乾隆 已改为商店仓库及梅李小学教师宿舍。 潘氏宗祠 民国14年,祠内设梅李小学分校一班,现已改为民房。 张节妇祠 俗称张家祠堂, 现均已拆除。 沈节妇祠 原在廊下西端, 1958年,梅塘拓宽时拆除。 王氏义庄 今已废。 徐尚书祠 今已废。 景节妇祠 今已废。 景孝子祠 今已废 叶庄堂 今已废。 吕氏家祠 今无考。 古墓 碑刻 墓志 黄香墓 东汉 梅李镇驸马村 已毁 盂宗墓 晋 梅李镇凤凰村 巳毁 阎将军墓 唐 梅李镇胜法村 巳毁 韦下妻瞿氏墓 唐 梅李北街胭脂墩北 已毁 王伯广墓 南宋 梅孪北街胭脂墩北 巳毁 叶段清墓 明 梅李镇天字村巳毁 王鼎墓 明 梅李镇南巳毁 陆丞相墓 明 梅李镇聚沙村江夏桥 已毁 季象先、妻姚氏墓 清 梅李镇南 曰毁 梅林老人方熊墓 清 梅李南街月河桥 巳毁 二、碑刻 明 重建通海大桥碑记 清雍正十邻(1732)七月十六日桥记。碑刻沉于水。以前有拓本传世。 明 盐铁塘碑记。今已无考。 明 梅林塘碑记。今已无考。 清 颐真宫古树碑记。1968年颐真宫拆除,此碑遗失。 清 重建通海桥记。1958年拆桥时遗失。 清 禁止桥行炮手等恣意勒索碑。在梅小西围墙壁内。 清 胜法寺斋田记。胜法寺拆除时遗失。 清 新建大悲阁记。曾建一碑亭保存,日军侵华,亭毁碑亡。 清 法云禅寺聚沙百福塔碑文。现仍立于塔旁,已严重剥蚀。 清 梅李书院记。原在梅小第二进正屋石壁。 清 清水书屋记。原在寨角吕祠内。 清 法林禅院捐田记。此碑亡佚。 清 吕公祠堂记原在寨角吕祠内。 清 吕氏义田碑。原在寨角吕祠内。 清 重建新福桥记。梅塘拓宽时拆除。 清 梅李乐善堂记。沦陷时乐善堂炸毁,此碑亡佚。 清 重修梅李书院记。原立梅李小学内。 清 梅李乐善堂记。原立在乐普堂内,沦陷时堂毁亡佚。 清 梅李书院基图。原在梅小。 清 严禁土工脚夫私分地界,把持勒索示碑。原在梅小第二进正屋后壁。 清 沈周氏与书院界址批示碑。原在梅小第二进正屋后壁。 清 书院田碑记。 原在梅小第二进正屋后壁。 清 规定航船收费事碑。航船议定规石碑。制止航船竞争事碑。原在四茶亭门口墙内。 民国 重修赤乌古刹记。民国20年立石。原在吉祥庵内。 三、墓志 唐 陶府君及顾夫人墓志铭并序。现保存于常热市博物馆。 唐 吴公师雅亡妻严氏墓志铭并序。现保存于常热市博物馆。 宋 宋故知县、朝奉戴公墓志。原在梅东村办公室后。 宋 宋故处士、药园幽人钟公墓志。原在罗盛浜。 宋 宋□□□□姓李墓志。原在梅东村办公室后。 宋 宋韦安人瞿氏墓志。原在幼儿园壁内。 宋 宋故修职郎韦公讳琪墓志。70年代在北市梢出土,现保存于常熟市博物馆。 清 汉尚书令孝子黄公墓碑。已断裂为七块,现保存于常熟观弄十号崇孝坊东壁。 清 重修汉尚书令孝子墓碑记。现保存于常熟市西门大街97号。 http://www.douban.com/note/127763024/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常熟农宅改造 (st...amen)
- 乡遇06|浙江永康芝英古镇:巨大人居斑块的百祠镇 (明鹤雨笛)
- 乡遇05|浙江永康西津桥:廊桥、座位、观景 (明鹤雨笛)
- 乡遇03|福建泉州蔡氏古民居:方格网肌理的红砖厝 (明鹤雨笛)
- 乡遇04|浙江东阳湖溪镇八里湾:农业变风景区 (明鹤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