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灵的丰富和博大成为一个世界的时候,写出的东西自然会有一种“大气”。
来自:道馨
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人格修炼。如果不使自己的心灵,像这个世界一样丰富和博大,而仅仅是进行文学本身的训练的话,他不会成大气候。不少作家充当了一种卖水的角色:从生活之海中要来一瓢水,就吆喝个不停,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兜售的货色。——这样的作家,已经是真“作家”了——但却忘了,作家更应该注重的,是灵魂的修炼。当心灵的丰富和博大成为一个世界的时候,写出的东西自然会有一种“大气”。 托尔斯泰无论大作品和小作品,都有他独有的“大气”。无论《战争与和平》,还是一些很小的随笔,都有一种浓浓的托尔斯泰“味道”。那“味道”,别的作家没有,也模仿不来。那是隐在文字背后的作家人格的体现。他必须经过灵魂的历炼,达到大真大善大美时,才可能有那种“大气”。 托尔斯泰经历了无数次的精神危机和自我超越。他的精神危机是时代的困惑,他的痛苦是时代的痛苦。他的人格,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被称为十九世纪的“良心”。所以,他才能傲立于世界文学的顶端。 在完成了必要的文学训练之后,作家最应该注重的,是人格的修炼。人格,决定了他的成就。 文学训练是必要的,但这种训练不难完成。最难的,是人格修炼。如果他是大海的话,即使绽出一小朵浪花,也会有大海的气息。要是他是个猴子的话,无论他翻出多少个叫人眼花缭乱的跟头,并赢得了千万人叫好,但他仍然是个猴子。 所以,一个作家,要是不注重人格修炼,仅仅在文学技巧上玩弄花样,无论他玩得多么出色,他仍然掩饰不住人格的小气和卑琐。老百姓对这样的作家很反感。这也是文学受到冷落的真正原因。 一部作品,最终是作家人格的反映。艺术手法,仅仅是手段而已。在这一点上,中国作家做到的不多。我更喜欢隐在文字背后的作家人格,这是一个作家最难得的东西。
选自《文心》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帮忙填阅读社群的调查问卷吧 (李奇)
- 广州《钻石女孩读书会群》邀请函:闪耀智慧,共赴阅读盛宴 (钻石女孩聚集地)
- 7.5日晚8点🔥iHUG深圳线下读书交友会-第31期 (深圳幸运读书会)
- 韩炳哲《爱欲之死》 (元子)
- 微信组队读书 (豆友20676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