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自己快三年的初中生活。
前方的风雨
本人出生于闽西南的一个小镇。我们这个镇人口不是很多,也就四万多人。我们只有一个小学,一个年段就100来人,三个班左右。在小学,我是属于那种很努力,很认真的女孩子。性格很内向,没有什么好朋友。由于人少,大家都是农村的,加上我的努力,六年级以来,我几乎一直是年段第一。
初中(2017年)我考上了县里最好的的一座私立学校。
一学期的学费七千多,加上住宿的伙食费一共要一万多。还有我来回的车费(我们每两星期才放假一次),以及书,其余杂物等东西。一学期也要快一万六七千多。我是免学费的,学费就不用交的。但我还是很心疼这些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
来到这里,我发现现实与想象真的落差好大。我以为我还是会像小学一样名列前茅,格外受到老师的关注与照顾。我发现,大家真的很优秀。我进了我们学校最好的创新班(就是年段前六十名聚集的一个班),这里,几乎人人能写一手好字,弹钢琴小提琴唱歌等样样精通。别人在文艺汇演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艺,而我只能坐在最后一排上傻笑。来到这里,我的排名一直处于三十多名,就是中上水平。在班上似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我还是像小学一样的内向。在宿舍,舍友们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我就埋着头写作业读书。早上起床铃一响,我总是第一个起床叠被。晚自习下课,我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我们班那几个小群体总聚集在一起。我每次总是很尴尬站在旁边,听她们讨论。我总是独来独往。
我在我们班同学的心中都被贴起了“高冷”“安静”的标签。但我认为,我的内向,还夹杂着些些自卑。

有时候我真的羡慕那些通学生,每天都可以回到家见到爸妈。我也很羡慕那些县城本地的,学习了这么多才艺。我们镇上,像这样的文艺补习班几乎都没有。镇上只有一家书店。而且书店里的又书少之又少。许多东西,必须到县城去买。从我们这里坐车到县城要50分钟。我们放完假后,几乎都是下午两点前要到学校上课。记得每一次,炎热的夏天,坐在车里,拿着政治历史书,拖着沉重的脑袋,带着困意,背着考试的知识点。车静静地远离小镇,中午的阳光透过车窗在车内跳跃着。。。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1点多入睡。刷题刷试卷是常态,因为我知道,没有伞的孩子,不能呆呆站在原地,而是要努力奔跑。
或许我的内向,使我更加专注于学习,我的成绩也稳步提升。有时候我真的羡慕那些家境好,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的同学。因为他们的起跑线比我们高得许多。
我的内向使我开始思考。我知道,他们付出的努力一点也不比我们少,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我相信我的努力不会白费,我付出多少时间精力,都是在对未来的积累。我比他们吃的苦更多,我相信,未来,我也会因此比他们有更多的经验与人生体悟。世界上没有白吃的苦。你没有显赫的背景,没人能为你铺出一条康庄大路,那就靠自己去拼搏。
我庆幸内向带给我的好处与感悟。在人际方面,我也会做出恰当的改变,以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愿大家有一个幸福的生活鸭
ps:文笔不是很好,纯属个人看法感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计划在广州创建公益性的青年疗愈空间,共同生活,相互疗愈。... (寻找)
- 宝子们,建了个超嗨的群!爱生活、爱聊天、爱分享的速速来!... (小汤圆)
- 新建了一个内向群,有想进内向群的,留下你的v哦,现在群里有... (晴芷)
- 带着外向的面具活,累了 (繊細さん)
- 经历&感悟|有人帮他,他应该就不会慌了 (forbhh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