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
来自:橘子酱(可能否)
来自维基百科内容:
西方文学
前期文学
古希腊文学 · 古罗马文学 · 中世纪文学 · 文艺复兴文学 · 古典主义文学 · 巴洛克文学 · 启蒙文学 · 浪漫主义文学 · 现实主义文学 · 自然主义文学 · 唯美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 · 表现主义 · 意象主义 · 超现实主义 · 未来主义 · 意识流
存在主义 · 荒诞派戏剧 · 新小说 · 垮掉的一代 · 黑色幽默 · 魔幻现实主义
意识流文学 (艺术技巧)
代表作家: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尤利西斯》;伍尔芙:《达洛维夫人》、《海浪》、《到灯塔去》和《墙上的斑点》;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内心独白
在假定没有其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就是“内心独白”。这是意识流文学最常用的技巧。如乔伊斯《尤利西斯》中就有大量独白。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这种内心独白被称为“直接内心独白”。
内心分析
自由联想
时间和空间蒙太奇
蒙太奇是电影中用来表现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视角”、“慢镜头”、“特写镜头”、“闪回”等等。意识流小说家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表现意识流动的多变性、复杂性,经常采用这类手法。
对这一手法采用最多的意识流作家包括弗吉尼亚·伍尔芙和威廉·福克纳。
诗化和音乐化
意识流小说家为了加强象征性的效果,有时采用诗歌和音乐的手段。他们广泛运用意象比喻、乐章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符号甚至离奇的拼写方式来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间的感受、印象、精神状态或作品寓意。伍尔芙的《海浪》的语言就和意象派诗歌非常相似。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则运用了巴赫赋格曲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