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视剧的平台与制片方的分账收入及怎么收益的问题
来自:数据小黑(电视往事)
电视台分账大家都清楚吧,收视率决定广告费用,这贴主要综合网友提供的信息:
有证的电视剧版权买卖方式比较多。有电视台购片分销给网播平台,有网播电视版权一起卖的,有先卖网播,在卖电视版权的。电视版权有按照时间买的,有按照轮次买的,有买断的。我用最近基本先网后台的剧举例说下。东宫优酷网播,湖南卫视买了一轮白天播放权,这个就是先网播,电视台单独再买。海棠经雨胭脂透这部就是网播和电视版权一起卖掉,这种剧的特点就是卫视开始播的时候会按照集数免除会员,哪怕网播结束很久但是版权是同时卖掉的。一般大制作古装剧一集的版权会超过1000万,就需要多家一起买。这样500万电视版权2家卫视联播分担一家也就250W一集,剩下的500万网播版权2-3家网播平台分担这样就很容易。
网剧的广告主要是15秒中插,CPM竞价,就是按照展示次数收费。然后视频网站有大数据,根据用户的信息(主要是地区,年龄,性别收入等等)投放不同竞价的广告
普通网剧基本不需要CPM竞价,只有那些爆火的剧或者逼格本身就很高的剧平台会组织CPM竞价。有的剧能超过200/1000次展示这已经接近1线卫视广告了
一线收视率1%的卫视黄金档15秒广告10-20万,1%收视率估计也就200万户。10次展示1元,网剧群体的收入比上星剧低一般没有10次展示1元,但是一些能吸引高收入群体的网剧CPM竞价能达到200/1000.
独播剧是拉新会员,联播剧是降低成本维持老会员。上星剧其实就是平台扩充片库,因为分账按照会员播放时长,上星剧电视台播出期间不需要会员观看。 视频网站1亿多会员,就会员费一个月稳定营收10-15亿。去年爱优腾感觉每家能说出名字的独播剧就10来部,然后就是卫视上星剧。视频网站每个月20多亿的营收基本就分给这些头部剧了,就这样视频网站还赔钱补贴。
关于播放量造假: 腾讯本来就是鼓励去刷假数据,因为腾讯是直接购片,播放量越高广告赚的越多。优酷和爱奇艺用播放时长和会员播放时长确定热度,本来就是真实的数据,播放累积时长不容易造假。 腾讯平台鼓励流量明星粉丝买。平台自己不可能买,制片方也不可能买,但是他们可以鼓励粉丝造假数据。就像豆瓣评分,2019年突然多了100万商业化的账号,以前战狼2就70W评分,现在电影130W评分。
关于优酷
优酷就是平台会参与制片投资,但是不会直接购片,根据实际播放成绩,按照分账规则给制片方分账。腾讯就是直接购片自己宣发运营,或者出IP出剧本甚至把演员都找好然后花钱请影视公司制片。3家平台都在尝试不同的模式。

优酷有出专门的分账条例,基本按照这个执行分账剧,爱奇艺也类似。如果制片方对优酷的定级不满意可以去其他平台卖,其实大部分优酷投资S级A级的剧只立项的时候已经完成定级了。网站其实没有必要作假数据,本来播放数据肯定统计的是播放时长,特别是会员播放时长不是播放量,因为判断一部网剧的播放成绩很容易,如果平台一直上新剧肯定成绩不好,一旦出现爆款平台基本不会考虑上新的大制作剧。因为平台的收入大头是会员费,平台的目标就是稳住老会员让他们按时续费,还有就是拉新的会员,其实这些都需要靠高逼格的大制作(这些剧都是稀有资源平台愿意额外补贴的)。

+关于腾讯
腾讯是自己购片,爱奇艺和优酷才有分账的剧比较多。分账剧主要看平台给剧的定级,不同的定级有差距非常大的定级单价。优酷公布的SABC对应的定级单价是25,20,10,5元。爱奇艺公布的SAB对应的定级单价是20,10,5元。同样的网剧古装大制作基本都是定级S集,中小投资的现代剧偶像很多只能定级ABC。这个定级是按照电视剧受众的收入水平来的,所以大制作古装历史题材因为高定级(基本是S级),高播放量营收都比较多。然后越能适应高学历高收入群体的高逼格剧平台给的定级肯定也越高。网剧剧的质量是大头。
关于爱奇艺
2019年爱奇艺财报280亿左右营收,阿里财报270亿左右营收。但是剧的数量和播放量爱奇艺肯定是远超优酷的,其实网剧平台可以统计每月每部剧的播放量平台占比。播放量在平台占比越高的剧让平台获取的收益越高,肯定是越爆。因为爱优腾每个月营收基本就是20-25亿。其中大半还是1亿会员的会费。
不管优酷,爱奇艺这些平台是不是参与投资。现在爱奇艺和优酷分账剧越来越主流。现在腾讯2019年还有480亿的购片成本,优酷已经只有120亿了成本基本就是分账。
收视率造假 买收视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5月🐧🥝👖🥭混战汇总 (睡不够)
- 盘点汇总|🥝🥝2025爱奇艺站内首页固屏数汇总排行(4.28... (Spring)
- 预测《蛮好的人生》🐑8年冠,云合2000+,豆瓣评分5.8~6.3 (赵今麦)
- 优酷招商来了5.8 (紫贝壳)
- 现在什么题材的剧不会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