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里斯与龟>那些愿望都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来自:Karin_Ning
这是继《导演万岁》之后北野武的又一部反思性作品,讲述了画家仓持充满挫败与荒唐的一生。 仓持自幼痴迷绘画,因父母破产自杀,他的生活变得艰难,但仍在学校和工作之余坚持绘画。他遇到了一起作画的朋友和理解他的妻子,但他为绘画所做的一切举动让人看起来匪夷所思,甚至是神经质的。 少年时仓持为画电车而站在路中拦车的行为,是出于童稚的认真和执着,但后来他的一切行为逐渐走向失控。他们为了创作开着载满颜料的汽车撞向画布,最后一名同伴身亡; 他的画一次一次被拒绝,他带着妻子在店铺外墙上刷满涂料,在车祸现场作画,为了寻找灵感让妻子将自己按进浴缸差点溺死,甚至在看到女儿遗体的时候,还只想用她的口红印来创作一幅画。 妻子最终忍无可忍离开了他,而他也在画着火的木棚和向日葵时险些葬身火海,但这个故事最终有了一个温暖的结局,受伤后一无所有的仓持,如同行为艺术般,坐在一个标价二十万日元的易拉罐前。最后他的妻子在他的摊位前低下头,他站起来,和妻子一起走向家的方向。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仓持的作品一次次被画商拒绝并提出修改意见,他的新作不是陷入模仿中,就是被否决,而他年少时的作品却被人收藏、挂在咖啡馆的墙上。
我们怎么界定一件作品是艺术品,或者是优秀的作品?1916年杜尚的《泉》展出后,这一概念就在不断被讨论。美国分析哲学家阿瑟丹托提出了艺术世界的概念,用来指代艺术品赖以存在的庞大社会系统。人类社会的任一理论都有相应的制度、习俗、惯例,而艺术门类同样要有一些惯例,被艺术圈内从业人员所承认。而艺术作品需要被代表某种社会制度,即艺术世界的一个人或一些人,授予它具有欣赏对象的资格。也就是说,一件艺术作品需要被艺术家,评论家等艺术界权威人士授予艺术品的地位。 对阿基里斯与龟的解释,可能是艺术与生活,也可能是创作与批评标准,但不管怎样,仓持坚持不休的执着,看起来都像一个荒唐的悲剧。 仓持少年时的画,并不一定那么好,只是因为他的画在收藏家家中发现,而他长大后的画也不一定那么差,可能只因为他是一个无名的画家。 生活有时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充满诡异和随机。所以有可能陷入虚无主义的那些人,才看透了真理。 在离开家的时候,童年仓持特意返回去带走了画家送的贝雷帽,从此以后那顶并不合适的帽子一直戴在他头上,像是某个执念的标记。在影片结尾,头上缠满白纱布的仓持终于摘下了贝雷帽,和妻子一起走回了家。他还会不会继续他的艺术或者继续怎样的艺术并不为人知,但他一定明白了,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尽管虚无,尽管如此不堪,理论会陷入诡辩和谬误,但在生活里,阿基里斯追得上乌龟。
非典型医学生,白日梦想+,喜欢电影,可以来公众号影调radio找我玩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推荐|有没有不连续续订的高质量迷你剧 (dolefulaame)
- 求推荐|女性主角的砍杀片 (。)
- 五一档有啥好看的电影吗,朋友想看欧美电影🤣🤣 (tbz前妻简直嗯)
- 求推荐童真题材的电影(可喜可悲) (🌈)
- 求推荐|求骨科电影! (嗜睡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