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说难》谈谈逆鳞 (宗正寺里太子对顾内人说:都是我不好,批了不该批的逆鳞,挨打是应该的,还是轻的。)
来自:小桃乐丝丝
鶴让我上头,每天学点古汉语,了解几个典故,慢慢沉下去,也是不亦乐乎?

宗正寺:太子对顾内人说:都是我不好,批了不该批的逆鳞,挨打是应该的。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这个时候太子指的批逆鳞是指哪件事?
先来名词解释
1. 什么是逆鳞?
相传巨龙脖子下都有巴掌大小的一块白色鳞片,呈月牙状,即俗称逆鳞。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
出自:《韩非子》卷四《说难》
解释1: 龙属于兽类,可以驯养、游戏、骑它。然而他喉咙下端有一尺长的倒鳞,人要触动它的倒鳞,一定会被它伤害。君主也有倒鳞,游说的人能不触犯君主的倒鳞,就差不多算得上善于游说的了。
解释2:龙在温驯的时候,人可以骑在它的背上,但如果你去摸它咽喉下直径一尺左右逆生的鳞,那它必定会吃掉你。
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出自:《韩非子》卷四《说难》
如同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对方的短处就是逆鳞,你若紧紧抓住对方的短处不放,加以苛责,必然会令对方感到尴尬,那么你就应当小心了,总有一天会有一支暗箭射向你。
原文: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教哉!为母之故,亡其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围,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于主,则智当而加亲;有赠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译文
从前弥子瑕曾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却认为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缘故,忘了自己会犯别罪。”另一天,他和卫君在果园游览,吃桃子觉得甜,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口味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时,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人本来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虽然弥子瑕的行为和当初并没两样,但先前称贤、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所以被君主宠爱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受亲近;被君主憎恶时,才智就显得不恰当,遭到谴责而更被疏远。所以谏说谈论的人不可不察看君主的爱憎,然后进说。龙作为一种动物,驯服时可以戏弄着骑它;但它喉下有一尺来长的逆鳞,假使有人动它的话,就一定会受到伤害。君主也有逆鳞,进说者能不触动君主的逆鳞,就差不多了。
3. 什么是批逆鳞?
古人以龙比喻君主,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有触之必怒而杀人。后遂以”批逆鳞“等指触犯了龙喉下的逆鳞。比喻臣下直言劝谏,触犯君主。
出自: 《战国策·燕策三》:“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
原文: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武对曰:“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则易水以北,未有所定也。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太子曰:“然则何由?”太傅曰:“请入,图之。”
译文:在秦国做人质的燕太子丹逃回了燕国。他看到秦国将要吞并六国,如今秦军已逼近易水,惟恐灾祸来临,心里十分忧虑,于是对他的太傅鞫武说:“燕秦势不两立,希望太傅帮忙想想办法才好。”鞫武回答说:“秦国的势力遍布天下,地盘广大,如果它们再用武力胁迫韩赵魏,那么易水以北的燕国局势还不一定啊。何必因在秦遭受凌辱的怨恨,就去触犯秦国呢?”太子说:“那可怎么办好呢?”太傅说:“请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回到剧里分析:
这个时候还没有封后,也没有献俘礼和童谣案发生,所以,就是皇帝在御花园里,太子让顾内人抱着自己的印,威胁自己要越权纠集三法司查太子妃案,这些才让天颜彻底震怒,才是太子说的批了不该批的逆鳞那件事。

梁园小作文:天地之间

梁园小作文:君.父
最后总结一下:
逆 鳞:一方面是指出皇帝至高无上的皇权,另一方面还指皇帝的皇权来路不正的那些前朝往事。
批逆鳞(触犯):就是臣子以下犯上,触犯皇权,谏言也好,忤逆皇帝也好,太子之前的所做所为,都让皇帝认为是在批逆鳞,触犯我至高无上的皇权。
表现为太子妃死去后,太子擅自带东宫卫进宫搜人,带顾内人和印去逼迫皇帝交出赵妃,并威胁盖章越权进行三司会审!但是,后来我仔细想想,不单单这些,最关键的太子提到了他的“母亲”和“妹妹”的死!
拔逆鳞(宣战):就是彻底无视皇权,拔的行为就是一种挑衅行为;
表现为控鹤衙里太子对皇帝的态度,赤裸裸地无视,赤裸裸的挑衅,顾逢恩有没有回来到底和我有什么关系?当年,我的叔叔(愍太子),也是在这里死的吧?(直接在堂上扒开皇帝的伤口)

梁园小作文:君.父
拔下了逆鳞里的逆鳞:就是翻出藏在皇权逆鳞里不可告人的那一段前尘往事(童谣)
其实,我觉得无论批逆鳞,还是拔逆鳞,在古代社会,都是可能要死的事,宗正寺的时候,太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找杀死太子妃的凶手),被皇帝认为是批逆鳞(越权盖章纠集三法司),于是,必须服软,太子的那句:“是我批了不该批的逆鳞,挨一顿打,是应该的,还是轻的。” 就是这个意思!
说难,确实作为这样的太子,太难!
还没人转发这篇讨论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几个疑问请大神指点 (雷神)
- 那些口口声声说萧定权应该造反弑父篡位的,也是挺佩服他们的... (草莓牛奶泡泡糖)
- 太子妃 张念之应该是赵王毒死的吧? (我爱王肥肥)
- 物料资讯|鹤唳华亭60集 剧集版台词册(结合鹤友资料整合)(... (悠悠)
- 剧集讨论|25年才看,来个帖子记录我的感受和疑问(有剧透!) (狗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