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专区|ep27-30 朝堂线梳理讨论帖:对夏战略,宋辽,台谏,新政等
savanna
其实我在犹豫要不要继续写这个系列。因为从25集开始,朝堂线已经称不上“线”,而成了帝王家庭生活剧中零散点缀的片段。而要把这些涉及到的事情讲清楚,就不得不征引历史。而我对仁宗朝历史的了解也仅限于看组内大佬科普以及紧急补课,夹生的很。也只能赶鸭子上架了。
ep24 朝堂线梳理和吐槽:韩琦范仲淹之争,以及战争不该这么拍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2326642/ ep25-26 朝堂线梳理、讨论帖:范仲淹,契丹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2461529/
1. 宋辽问题和谈判。剧里提到宋辽问题,仅限于ep25朝臣愤慨于契丹屯兵索地,议论以宗王女和亲,以及ep27一开始剧中富弼报告官家,辽国想要帝王亲女徽柔嫁辽主子。其他的一笔带过。
这实际上,只是历史上整个宋辽谈判过程的一小部分。上一篇第二点,我们已经谈到了此次冲突的背景是元昊与辽国联盟,辽想要趁着宋在西北战败的机会施加压力,趁火打劫,索要关南地。后面是富弼不畏艰险多次来往谈判,给宋朝争取到了最大利益:增岁币,但不让地,不和亲,禁止双方在边境屯兵。更关键的还是让辽、夏断交,两国在边境打了一仗。而关于岁币,ep25中也借官家之口说由于增收商税,商贸繁荣,国朝收入大大增加,从仁宗角度而言并不太在意付出更多岁币(三十万)。
历史上富弼赴辽谈判、多轮交锋的过程,组内多位大佬已经科普过,可以参见以下帖子:
FBI速来给小富排面😆“舍生忘死为国家,遥寄家书不忍读”(富弼使辽♥️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2536183/ 富弼本科是学逻辑学的吗,为什么说话那么井井有条,头头是道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2579657/ 富弼使辽,去过内蒙古,最远到了黑龙江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2574453/
2. 对夏战略:坚壁清野。ep30里,又有两个小场景提到了西夏,一是延州治所内,狄青因有属下与西夏人贸易往来,不顾求情忍痛把他们杀了。他也向皇帝奏报:自从辽封锁西夏边境后(这应当就是宋辽谈判的结果),本朝也严厉封锁,私下交易盐米者,军中人枭首示众。西夏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狄青所派斥候禀报说因此预计这个冬天西夏平民军士病饿而死者会超过三成。官家批阅“甚好”。
这其实呼应了ep20中晏殊转述夏竦信中的“坚壁清野”战略,说明国朝在两次战败后即采取此对夏战略。ep30集末议政,提到元昊一边派兵两路攻击,一边又秘密求和。皇帝给边境增兵增粮草准备作战。富弼亦再次强调,元昊反复无常,不能议和、要坚持坚壁清野。富弼认为,尽管因为封锁贸易,我朝盐和香料价格持续走高,但归根结底只是菜肴只能用山盐不够美味,贵族缺少些奢侈的享受,而西夏受到的压力更致命,是缺米断粮,没有衣食。
剧中多次所提到的“榷场”,据我查资料加自己理解,指的是宋朝在边境与辽、夏、金等国开设的由官府控制主导的贸易市场,宋朝输出手工业制品、米、茶、丝绸等,而西夏则输入当地特产青白盐并以此成为西夏重要的收入来源。榷场的开设或关闭,贸易的往来与断绝,一直和战争/议和的形势密切相关。但即使在严禁贸易的锁边时期,走私也从来没有断绝过。
而之前在防守战vs.出击战讨论中持“坚壁清野”立场的夏竦,更倾向于和议而非锁边。他所提出的理由是,香料和山盐停止贸易会让国朝财政缺少一大笔收入。但我倒并不觉得这构成一个理由,正如官家所言,鼓励商贸开通商税之后国朝的收入大大增加,并不一定缺少这么一两项收入名目。我认为夏竦真正的理由,恐怕是因为他在当陕西经略期间倒卖山盐换取黄金(ep22),而锁边越严厉,他当时的作为也越发是重罪。
在历史上,坚壁清野的战略应当是成功的,到庆历四年,元昊虽然打的胜仗,但是终于顶不住压力主动提出议和,后恢复贸易重开榷场。这应当是宋朝在军事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对辽谈判,对夏锁边的外交战略的胜利。
而此结果,也符合范仲淹和官家对天下的期望:战争只能血流成河,也因此战争从来不是目的。两边都是百姓,若都能安居乐业,举国安宁,方是幸事(ep25集末,ep26集末)。
3. 台谏问题。台谏,即御史台和谏院的并称。ep28,借内宫梳头夫人一事,官家对怀吉讲了一大段话,细究起来有点意思。大意是说,言官上的劄子,可能一百份里才有两三份真正的切中时弊,又能提出改革之法的真知灼见,其他的要么是空发议论不切实际,要么是意在言外毫无意义。但官家认为,即使如此,他仍然重视台谏,一是因为君主再怎么样,总是有情感、有欲望,放纵了过度了可能会危害深远,台谏就是给自己一层约束。二是因为,要让做事的两府三司各路官员,因为头上时时刻刻悬着台谏的监督而兢兢业业不敢懈怠。
官家所说,或者可以说是帝王心术,也或者可以说是宋朝政治制度的根本之一。从剧里的逻辑而言,官家说这段话,应当是想铺垫日后公主夜扣宫门时官家和台谏官员的冲突。但在我看来,所说的这些内容本该当有更深远、更广阔的意义。这些讨论在这儿以内宫事引发,有些可惜。
广开言路,重视台谏,一方面培育了宽容、正直、忧天下的士风,而另一方面,剧中对只有言论而会带来的问题并非毫无察觉。从立国帝王心术看,或许是为了“异论相搅”,相互平衡,驾驭官僚;而从现实政治看,台谏制度或者说台谏和宰执的斗争,深深嵌入了宋代政治的官僚体系,在不同的时代形成了不同的论争,不同的党争。为国为民,而产生了不同政见——战或和、保守或进取、改良或改革——随后形成的党争,未必都是坏的,但也有可能变成坏的。要看现实中是怎么样的事,怎么样的人。而在这一点上,之后庆历新政引发的种种,只是宋代党争一个遥远的序幕,但是,这个时代里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君子和而不同,足以成为后世不断怀念的故事了。
这四集也逐渐开启了新政的篇章,皇帝决议要治冗,而吕夷简以国朝制度祖宗家法反对。篇幅所限,就留待下一篇一起展开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前朝专区|安利一下王安石x司马光这对CP(温荆)(历史向) (June Witt)
- 闲情趣聊|此贴记录一切关于清平乐的奇葩言论,剧太悲了,大... (梁思申)
- 张贵妃不自信 (冰果oooo)
- 第47集|看完这集深感官家配不上丹姝😂 (芝士奶盖)
- 张茂则是太监吗?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