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名学的剧本杀可以考虑走奎因流
桂花酒
明侦作为市面上唯一成功的剧本杀综艺、也是节目组团队的主力综艺,对名学的剧本杀有参考和对照价值,同时名学也需要做出区别。
一般而言明侦一集的内容构成是先立人物盘动机(一搜一讨,角色扮演和搞笑等综艺戏份一般在这part)、再推理(除了作案方式外最近几季故事反转推整体背景也比较常见)
相比于明侦,名学做剧本杀的客观劣势是:
1.嘉宾综艺感弱,玩梗搞笑能力输出不稳定,暂且做不到收放自如
2.嘉宾演技弱,很难做到沉浸式表演,把剧情感情线演绎得出色(典型如成全cp)
3.预算限制强,所以布景简陋,时长也有限制,从庆佘年来看大概是明侦时长的一半
而名学的优势在于:嘉宾智商远高于娱乐圈平均线,推理输出能做到有来有往,剧本推理难度存在很高上调空间;彼此熟悉氛围好,胜负感也不太强。
因此名学做剧本杀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可以考虑大幅压缩角色和动机part,而把重点放在对案件本身的推理上。如果用推理小说来类比,明侦有时需要兼顾社会派推理来升华主题,而名学最适合的应该是奎因流。
奎因流又称逻辑流,特点是相对不关注动机(死者罪大恶极在场人想杀他都不奇怪/或者干脆不讨论动机),纯盘作案手法——手法指向的凶手需要满足条件——推出凶手这条逻辑链,有时还有通过逻辑分析各种可能性的条件,从而收束到真相(类似穷举后通过逻辑一一反驳,剩下的可能性最高)。有些奎因流作品甚至能将逻辑起点压缩到一两件关键物品作为核心,比如奎因作品荷兰鞋里的鞋,希腊里的杯子和弹孔,青崎有吾作品体育馆里的伞,水族馆里的拖把逻辑等,阅读体验非常高。
个人觉得这是相对比较适合名学的一条路,既能减少关于动机的讨论时间,省下节目组编过于复杂/狗血人物关系的功夫,最重要的是能把节目重点放在学霸们高智商输出、严密且环环相扣逻辑推理的观赏快感,也能与明侦做出足够区别。
虽然名学这一季剧本杀已经录完了,但如果后续名学还做剧本杀,也许可以考虑这个方向。一己之见,欢迎大家讨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组还有多少活人 (槿)
- 你们这几个人能成为官配真的是有原因的 (Uu)
- 我在《南聚3》看到了蒲熠星的Jio丫,又白又嫩 (詹承润)
- 同好交流|“即便逻辑数学算出99%的悲观预期,我也带你去闯1%... (3aga)
- 这期学长们的OOTD有点东西! (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