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北宋党争多可怕:贵胄弑母连环案与科技宰相苏颂(巨瓜)
来自:寒武页岩(小周璇,小聂荌,真顽主真狐狸)
党争,冤冤相报何时了?
因为昨天聊到了王安石变法期间骇人听闻,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惨烈大案几起,与庆历年间欧阳修被诽谤乱伦案相比,实在是大巫见小巫。
这种手段在文人党争风气盛大,幕后君主便于制衡的“斗鸡”时代(剧中赵祯都跟梁怀吉吐槽说,朝堂上吵闹,九成都是废话,但是按照大娘娘自他两岁时候就教导他的祖宗家法,他必须忍着性子去听着),是常见的。
宋宁宗还和韩琦的后代韩侂胄、御史沈某等君臣合作一起批判朱熹纳尼姑为妾,跟儿媳乱伦呢--手段是很污,也是子虚乌有的捏造,但是宋宁宗赵扩反对程朱理学的立场我很赞同。
前面开篇楼主说到了还有更加骇人听闻的,与党争有关的大案---陈执中独子陈世儒夫妇弑母案,但是日后被历史证明是铁案,不算冤案。只是,被害者张氏本就不是好东西,却因为她被判死刑的有十九人,加上她自己以及被她虐杀的奴婢迎儿,前后二十一条人命的活冤孽。
这件在我国开封府等司法历史上有名的案件留下的文献,展示了北宋法律造诣,知否里康王氏和林小娘就参考了陈家的案子---年轻时候他纵容小妾(张氏)打死丫鬟,他儿子儿媳妇竟然把自己的亲娘(陈执中的妾张氏,陈执中夫人谢氏早逝)给毒杀了。
这个案件涉及到王安石一派的酷吏蔡确,还涉及了宋仁宗朝前宰相吕夷简、陈执中(宋仁宗的老师之一,能臣),以及后来成为宰相的苏颂(本篇主人公)、吕公著(吕夷简之子)等名门大族。
小妾张氏是陈执中唯一的儿子、嫡子陈世儒的生母,但是为人酷虐,类似林噙霜、康姨母,对家中奴婢动辄大打出手。至和元年(1054)冬十二月,张氏虐杀了一名奴婢迎儿,被陈执中的对家---被欧阳修等庆历新政的君子党们抓住把柄弹劾。
吴钩先生认为,迎儿之死,更大的可能性是死于张氏之手,然后由陈执中“顶包”,逃过法律制裁。以前,陈府已经有一名奴婢因为被张氏“决打逼胁”而上吊自杀;一名婢女被她“髡发杖背”,自杀未遂。张氏虐待奴婢,可谓劣迹迹。
后来呢?小姐姐说,仁宗只是象征性地处罚了自己这位年逾花甲的恩师本尊,明贬暗升,甚至都默认了老爷子称病不出,不离开汴京去赴任外地。张氏依旧在家中享福。三年以后,嘉祐四年(1059),陈执中去世,享年七十岁。
至和中,陈恭公秉政,会嬖妾张氏笞女奴迎儿杀之。时蔡襄权知开封府,事下开封穷治,而仁宗于恭公宠眷未衰,别差正郎齐廓看详公案。时王素为待制,以诗戏廓曰:"李膺破柱擒张朔,董令回车击主奴。前世清芬宛如在,未知君可及肩无?"廓知事不可直,以简报王曰:"不用临坑推人。"(《东轩笔录》卷十)
罢执中为镇海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逾年辞节,改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封英国公,徙河南府,又徙曹州,皆不赴。过都,以疾赐告,就第拜司徒、岐国公致仕,卒,赠太师兼侍中。
但是,陈执中病逝后,宋神宗特地诏令那个搅家精张氏入寺院为尼姑。
张氏生下的陈家唯一嫡子陈世儒长大成人后为国子监博士、在舒州(今安徽潜山)太湖县(今安徽太湖)知县,娶妻李氏,后者即为名相吕夷简曾外孙女(李氏生母吕氏为吕夷简孙女,她的父亲李中师是龙图阁直学士)。陈世儒与妻子商议,将陈母张氏从寺院接回家奉养。
宋神宗(王安石的铁杆CP,这点对于理解本楼很重要)元丰元年(1078)春夏,陈在呈报朝廷的丁忧条陈中称生母张氏死于突发心口痛,陈家发丧还归京师,得以借丁忧机会离开穷乡僻壤的舒州,返回京城,世儒按惯例丁忧守制。
六月里,陈家有一名奴婢逃出来,跑到开封府检控说,张氏并非正常死亡,而是被陈世儒之妻李氏指使人杀死的。他们供称,杀她是为了陈家借助母丧丁忧制度返回京城,联络大臣,另谋高就。 张氏“淫悍不制”, 陈世儒之妻李氏曾跟众婢说:“博士一日持丧,当厚饷汝辈。”“诸婢以药毒之,不死,夜持钉陷其胸骨以丧”。(《宋史·苏颂传》)
奴婢受主人指使后,先用毒药谋杀张氏,但张氏命大,并未被毒死。于是陈世儒及其妻李氏半夜用钉子合力将张氏钉死。这样,陈世儒最终因母丧而顺利地返回京师开封,但后来参与谋杀张氏的奴婢告发了陈世儒。陈世儒与妻子李氏及奴婢高氏、张氏等十九人均被判处死刑。 陈世儒与李氏都参与十恶不赦的弑母,当判斩刑;动手杀人的奴婢阿高凌迟;其他配合作案的七名奴婢杖脊,发配远恶地。
因为是陈世儒是陈执中独子,宋神宗感念陈执中是老臣,想放陈世儒一马,说:“止一子,留以存祭祀何如?”但担任御史中丞的蔡确却坚持要依法处刑,陈世儒终被杀。
当时的开封府尹就是本文主人公苏颂,马上组织军巡院(京师法院)的法官推鞫此案。军巡院的法吏认为,李氏并未“明言使杀姑,法不至死”。苏颂也倾向于认为陈世儒并不知情。而王安石一派播散流言四起,说开封府长官苏颂意欲包庇陈世儒夫妇。连神宗皇帝也被惊动了,召见苏颂,说:“此人伦大恶,当穷竟。”苏颂答:“事在有司,臣固不敢言宽,亦不敢谕之使重。”表明了他将不偏不倚对待此案、不干预法庭(有司)审讯的立场。
王安石等要斗倒旧党(也就是庆历年间的新党),在这个名门大族案子上大做文章-----------这陈世儒夫妇的家庭背景绝非寻常,于是死死盯住他们不会动用关系请托说情、干预司法。 案发之后,李氏确实请母亲吕氏去找在枢密院任职的叔公、同知枢密院事吕公著(吕夷简第三子)说情,哪知吕公著毫不通融,唯恐避险不及。
元丰元年(1078年)六月,在亲近王安石的御史中丞蔡确授意下,御史上书弹劾吕公著,说吕公著故意扰乱审判,吕公著的儿子吕希绩,吕希纯也牵连其中。吕公著父子均被逮捕,还包括吕公著的侄子吕希亚和陈世儒朋友的女婿晏靖。神宗委派御史黄颜和贾种民审理此案,但黄颜等人怕事不敢处理。于是宋神宗又委派御史何正臣前往监督案件的审理工作。何正臣上任后,吕公著等人从大理寺移送到御史台,事态逐渐扩大,被牵连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就包括苏颂。
这个案子是一个冤冤相报的连环案,被害者张氏是陈执中家两大案件的冤孽,而定案大做文章的御史中丞(台谏的头头,本来台谏是与两府三司尤其宰执互相制衡的,但宋神宗有私心,偏袒以变法为皇家敛财的王安石新党,故意让台谏与宰执抱团)、酷吏蔡确也是冤冤相报的典型。
陈执中出任陈州郡守时,认为录事参军蔡黄裳年岁偏大,不堪职任,要他自请退休。蔡黄裳不肯,陈执中当即威胁道:“倘不自列,当具牍窜斥!”蔡黄裳被迫致仕,就此流寓陈州,生活“贫困,饘粥不继”。蔡黄裳一直对陈执中怀恨在心,曾叮嘱儿子长大一定要报仇。他的长子蔡确后来考中进士,登上仕途,成为风云一时的人物。
蔡确早年在泗州中山寺读书,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京兆府)邠州(治所今陕西彬县)司理参军。外号“倒悬蛤蜊(壳菜)”。王安石当政时,荐为三班主簿,王安石变法中的“常平、免役皆成其手”。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此时富弼在西京,上言“蔡确小人,不宜大用”。史载:“确既相,屡兴罗织之狱,缙绅士大夫重足而立矣。”
元丰五年(1082年),北宋对西夏战争(永乐城)惨败,亦是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病逝,哲宗即位,元祐年间是司马光执政的天下,几尽罢新法,改革派人士几乎全招贬职。
元佑二年(1087年)出知陈州、安州(今湖北安陆县)、邓州,元祐年间,蔡确在安州游车盖亭时,写下《夏日游车盖亭》十首绝句。其政敌吴处厚向朝廷说“内五篇皆涉讥讪,而二篇讥讪尤甚,上及君亲”,又指出“矫矫名臣郝甑山,忠言直节上元间”之句,是将高太后比做武则天。
高太后怒不可遏,将蔡确贬为光禄寺卿、分司南京,范祖禹认为:“蔡之罪,天下不容,尚为列卿,恐难平民愤。”最后贬至英州别驾(今广东英德市)、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县)安置,此举开启北宋贬官至岭南的先例。吕大防和刘挚曾以蔡确之母年老,岭南路远,请改迁他处,高太后说:“山可移,此州不可移。”不久死于新州。《宋史》将其列入“列传·奸臣”。
苏颂是王安石同榜进士,与苏轼同样是汉代名臣苏武的后裔(有诗为证),他因为此案被王安石一派陷害后坐牢,竟然与因为乌台诗案被王安石一派先行下狱的苏轼是隔壁邻居,他亲眼目睹了酷吏日夜审问的惨状,为苏轼和自己写下来纪实文学诗歌。
飞语初腾触细文,廷中交构更纷纭。 纲条既甚秋荼密,枉直何由束矢分。 狱吏焰狂压长者,府徒谁识故将军? 遥怜比户吴兴守,诟辱通宵不忍闻。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莫叹歌诗致数厄,圣朝终要颂华勋!
这位是入了李约瑟写的中国科技史的,宋仁宗时代步入仕途的,几乎完美的文理科学霸通才,燕肃和毕昇是民间科学家代表,他和沈括是庙堂人物,然而沈括的人品多有历史诟病,而他人品高洁。
楼主是理工科师太。当年留学欧洲穷游时候,每次小姐姐我去布拉格,看当地奉若神明的广场15世纪天文钟,就会跟他们说,世界上第一个天文钟,而且完整地阐述了天文钟原理构造的就是领先欧洲400年的,11世纪的北宋名臣,我们江南镇江的先贤苏颂。这篇,是我致敬我的祖国辉煌中古史的鸿篇,嗯,追剧左不过是一个月光景而已,但是人生苦短,因为追剧而写下的文章一定要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小姐姐我虽然是理工科师太,但是当年高中上的是文理通修实验班,嗯,高考作文满分,如今虽然老了,筋骨意气犹在。
如下这篇我写了苏大牛的故事。他也算是庆历新政的亲历者。
清平乐/拨云见月:拨开北宋那些迷雾(雄文)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72909665/
我镜头里的江南故乡,起源于北宋年间的农业黑科技---圩田

去年我们庭院里的牡丹

楼主,2018年,2019,2020年留影于我的精神故园--苏州家中内外,刷新一下大家对我这个“老阿姨”的刻板认知,忽然发现自己虽然站帝后,但是跟最本真的张温成一样,莫名地喜欢紫色。最后一张特别好玩,两宋文臣的朱紫贵我都穿身上了。




杭州一到三年级小学生开旭戴上了北宋官帽---养正小学目前只有一年级,共四个班。4月26日,浙江杭州一到三年级小朋友正式开学。一早,养正小学一组可爱的照片在家长群中刷屏:小朋友们头戴可爱的“一米帽”,开开心心上学去。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47集|看完这集深感官家配不上丹姝😂 (芝士奶盖)
- 张茂则是太监吗? (一)
- 张贵妃,后宫里不一样的烟火 (萱萱)
- 王凯再演个古装剧吧,清平乐的皇帝太好看了。 ((≧∇≦)/)
- 背景渊源|清平乐 第54集 风雅宋生活雅事之插花-从徽柔采梅插... (无名解忧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