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一文看懂缓发工资的正确姿势
Emily YU
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部分企业调整薪资标准及发放时间,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例如,迪士尼于4月20日公布自本周一开始暂停向全球10万余名员工支付薪水。部分企业也作出了暂缓向员工发放年终奖等工资的决定,企业的这种单方决定是否合法?疫情当前,如何合法推迟工资支付时间?本文我们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
一、企业能否单方决定迟发工资?
工资支付时间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员工最基本的权利,原则上,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日期足额发放工资。
推迟工资发放时间,属于对既定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需与员工协商一致,企业无权单方作出推迟发放工资的决定。
根据上海市规定,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的,经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一致,可延期在一个月内支付,延期支付的时间应告知全体员工。
二、未经协商一致迟发工资的法律后果(各地差异较大,以上海市为例)
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而言,用人单位事实上没有在约定发放日足额发放工资的,均构成“拖欠工资”。但是,根据上海市司法实践,只有在用人单位存在主观恶意的情形下,才赋予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权益;对确因客观原因导致计算标准不清楚、有争议,导致用人单位未能及时、足额支付的,员工不得单方解除。
结合上海市目前的判例,企业未经协商一致擅自迟发工资的,倾向于认为用人单位主观恶意拖欠工资,员工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如公司在劳动行政部分责令后逾期仍未支付的,可能还面临按应付金额50%至100%标准加付赔偿金,情况严重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三、疫情当前,如何合法推迟支付工资?
由于疫情原因,部分企业现金流受到影响,管理层可能考虑暂缓发放部分工资、年终奖、绩效奖金,缓解现金压力。为减少员工争议及法律风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们建议用人单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审查公司是否适合采取暂缓发放工资的方式
暂缓发放≠不发,也不等于可以少发,实质上只是给了企业一个缓冲期,待缓冲期满公司仍需足额向员工发放工资。
基于此,暂缓发放工资的方式适合行业预期发展前景良好,仅因疫情特殊时期过渡,疫情过后恢复空间较大的企业,例如餐饮业、旅游业、酒店业等。
反之,如果整个行业发展态势均受到巨大影响,短期内难以恢复的,不建议企业仅仅“缓发工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综合采取降低薪资标准、裁减人员、调整薪资结构等措施,优化用工成本和结构。
2.选对缓发对象及范围
从公平公正角度及员工可接受度出发,推迟支付工资原则上应针对全体员工,同时管理层员工可起到“带头”作用。就缓发范围而言,建议暂缓发放的部分先针对员工的津贴补贴、年终奖或其他奖金、绩效奖金等,原则上不建议缓发员工基本工资。
3.明确补发时间,注意合理性
补发时间需明确告知员工本人,注意保留告知函、寄送证明、员工签收等证据。同时,暂缓发放的工资金额不宜过高,以不影响员工日常生活为原则,最低不建议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4. 注意符合程序要求:协商一致
在目前疫情影响的大环境下,如果缓发的工资系年终奖或其他奖金、津贴补贴的,多数员工接受度较高,建议用人单位可与员工直接协商推迟发放事宜,如员工接受迟延发放的,双方就发放时间签署相应协议。
如难以与员工一一进行协商的,建议用人单位可考虑:
1)可向工会或职工代表(如无则向全体员工)说明情况,包括暂缓发放原因、期限及暂定发放时间,可着重说明暂缓发放针对全体员工,注意保留证据,例如公告、沟通会召开通知、会议记录、员工参会签字等;
2)听取员工意见并予以解答;
3)如员工接受度较高的,正式作出暂缓发放决定并通知全体职工,注意保留员工签收认可的证据,例如通知公告、邮件、内网公示、员工签字确认无异议等。
四、后续人事管理工作中的进一步建议
疫情期间的“拖欠”属于权宜之计,余波过后,各企业也将逐步回归正轨,在后续的人事管理工作中,为防止被认定为“拖欠工资”,我们建议HR注意:
1)及时发放工资(包括劳动报酬、加班费、假期待遇、经济补偿金),如发薪日为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的,应提前而非延后发放;
2)定期或不定期要求员工在薪资结算单或工资单中签字确认,明确此前的所有薪资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工资、加班工资、补贴津贴等)及休假待遇已全部结算支付,员工无任何异议;
3)如遇特殊情况(例如银行系统故障、存在争议等)未按期发放工资的,应及时告知迟延原因及发放日期,防止被认定为恶意拖欠;
4)如因员工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扣除部分工资的,应书面告知员工损失金额、扣除方式、每月扣除金额,并要求员工签字确认,且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其当月工资的20%,扣除后的剩余工资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本文章转载公众号:企业治理与合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创业冷知识 (地球。)
- 人力资源常用表格模板汇总(共1200个),公司人事必备 (消失的旧时光)
- HR,有哪些常用的人才测评方法? (Howard)
- 构建HR知识体系,看这里 (超人不会飞)
- 人力资源管理师备考,交流互助 (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