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苏子美 一个人当一天非酋不难,难的是当一辈子非酋 转自猹话汇
来自:可乐分你一半(我要的是灵感,行动带动思想)
如果说晏殊是欧皇……那苏舜钦可能是非酋吧(⊙x⊙;)
他崇拜杜甫,所以把“子美”拿来用作自己的字,然而今人只知杜子美,不知苏子美。【苏子美听起来像在说苏轼很美【不是
岳阳楼有四绝,滕子京造的楼,范仲淹写的记,苏舜钦的书法,邵竦的篆刻,然而范仲淹独自把风头抢尽,滕子京在文章第一句露了个脸,苏舜钦和邵竦又不为人知了……
他去苏州建了沧浪亭,且不论亭子本身在现代已经比他有名太多……写了篇《沧浪亭记》,结果明代的归有光还要写一篇题目一毛一样的文章,而百度搜索自动关联的还是这一篇……

有图为证(⊙x⊙;)
他和梅尧臣被誉为“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然鹅宋词比宋诗夺目太多,即使提宋诗,大家脑子里也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不畏浮云遮望眼”、“为有源头活水来”……
【顺便:梅尧臣也挺惨,“林空鹿饮溪”都快成网红微博名了……然鹅诗人本体还是糊(⊙x⊙;)
庆历新政gg,大家都贬官,苏舜钦被贬的时候37岁,欧阳修38,然鹅四年后欧阳修回朝,后来成为社稷股肱,三朝老臣,苏舜钦……苏舜钦四年后挂了_(:з」∠)_
非酋最后的挣扎可能是给新任宰相文彦博写信请求平反,确实也平反了,并且任命他为湖州长史,本以为由非转欧就在此刻……结果还没上任就(⊙x⊙;)
不过要说苏舜钦最非的地方,还是作为一个SR,和一群SSR同时投胎,他的才华放在仁宗朝以外的任何时代,都会让他比现在更出名。
玄不改非啊。
学界对于苏舜钦的研究倒是意外的并不少,论文有一百来篇,连硕士论文都有十几篇……毕竟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嘛XD

90年就能出编年校注,已经是羡煞旁人了……
不过面相大众的讲座类资源嘛,就只有百家讲坛今年的《诗意新春》第5期《春阴垂野草青青》了【其他还有一些五分钟的小视频,但都不如这个三十多分钟的详细,而且也没有什么新的知识点~

忍不住放一下这首诗……
其实“满川风雨看潮生”这句贼帅,然鹅前有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后有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叹气【我知道这三句不是一个意思……
其实凑近看一眼这个非酋,还有挺多好玩的地方。
苏舜钦的诗很直,欧阳修形容他是“以超迈横绝为奇”,听起来还好是吧……然后一篇现代论文的说法是,“新奇、狠辣、具有动感”……
新奇。狠辣。具有动感。
竟然是形容诗。
本来我以为这位同学为了毕业乱写,但是等真正看到苏子美的诗的时候,我觉得,好像也不算很不符合……
新奇吧,就还好,主要是用一些比较神奇的字,这个前代人也有的——比如我第一次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就被“老鱼跳波瘦蛟舞”惊呆了……苏舜钦的奇也差不多,比如这首:

如果你写“我住在这里,觉得神清气爽”,你怎么写?肯定就是用类似神清气爽这种词咯……你看苏舜钦就不,他就要用“醒骨毛”_(:з」∠)_
行8。
不过总体来说上面这首看起来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七言律诗吧(⊙x⊙;)
下面就要说到这个“狠辣”,苏舜钦写过一首长诗《猎狐篇》,顾名思义,就是讲猎狐的过程。
全诗太长,这里就不放了,中间有一句“钩牙咋巨颡(sǎng),髓血相溃沫。”
是不是觉得血腥味儿都溢出屏幕了……
除了这种字面意义上的狠之外,他还有另一种狠。
在另一首长诗《夏热昼寝感咏》(苏子美夏天睡个午觉都要写长诗……)中,有这么一句,“奸谗囚大幽,上压九昆仑”……你就说狠不狠。【公认奸邪夏竦突然觉得背上好沉.jpg
最后就要说到这个充满动感……
我们先看一首较为正常的动感诗【???

苏舜钦《和菱溪石歌》
是不是觉得好像也就那样?最多是比较生动?
那马上给你看一首真的非常动感的诗:《依韵和胜之暑饮》。这首诗虽然也很长,但因为太好笑了所以我忍不住放一下全文:

从“不如以酒浇”开始,事情就失控了……
“顷刻釂(jiào)百酌”+“佳瓜判青肤”+“更与冰雪嚼”=“呕泄不暂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万不能一起吃酒、水果和冰……(⊙x⊙;)
“初如巨绳缠,忽似秋蚓跃”……说真的,在我有限的古诗文阅读中,从未见过将拉肚子写得如此生动的文字……现在我真的明白什么叫“充满动感”了_(:з」∠)_
但是吧,写得再好,那也还是拉肚子啊……正常诗人谁会在诗里写这种东西啊???
以及,不要忘了这首诗的标题:《依韵和胜之暑饮》,很明显,这是一首唱和之作。这位叫“胜之”的朋友写了一首关于暑饮的诗,苏舜钦就依照他的韵脚写了一首和诗。
想象一下:就好比你和朋友一起吃了好吃的,大家各自发一条朋友圈,然后你发现你朋友发了“今天我和XX吃了XXX,然后我疯狂拉肚子下不来床喝了很久的药……”
emmmmmmm
据学者考证,此诗作于庆历四年(1044年)夏,子美和胜之各自尽情用诗文记录着生活中的一切,却不知道一场比“半夜忽发霍”严重百倍的灾难正悄然而至。
这就是苏舜钦生命中的转折点“进奏院事件”,没有任何关于他的研究可以绕开此事。他的人生从此被破成截然不同的两段,后一段的他留下沧浪亭这样的千古名园,却再回不去前一段那样的快意人生。
进奏院事件很简单,只要读一篇论文,就能把事件梗概了解个八九不离十。
进奏院事件很复杂,只要多读几篇论文,就会发现不同的研究者在围绕这一事件的很多问题上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而以我临时抱佛脚的水平,实在不知如何评判,也猜不出《孤城闭》剧组会如何安排这段情节。
当然拍是一定要拍的,我想,毕竟这不仅仅是子美、胜之的人生大事,更是庆历新政的大事。
这位“胜之”既然能容(xin)忍(shang)苏舜钦写的腹泻大作,可见他也不是一般人。王益柔,字胜之,正是进奏院事件中的第二号人物。
子美和胜之的出身很像,王益柔是官二代,父亲王曙曾任宰相,苏舜钦更了不得,官三代,祖父苏易简,太宗朝状元,曾任宰相,外祖父王旦,真宗朝名相,而他的岳父大人,正是庆历四年的当朝宰相杜衍。
当时二人都经范仲淹保举,进入馆阁,成为集贤校理——再次复习知识点:馆阁是北宋官员升迁的快车道——苏舜钦的实际职务是监进奏院,就是负责进奏院这个衙门的各种事务。
秋季的祀神活动后,进奏院照理可以举行一次宴会,而正是这次宴会,使得参加的一众官员纷纷受到弹劾,最终被全部处罚,先来看看结果:

郭艳芳:《进奏院事件与苏舜钦诗歌创作》
这堆人里面,王洙曾与欧阳修同修《崇文总目》,吕溱乃是宝元元年(1038)的状元,宋敏求靠着一本《春明退朝录》,成为宋史研究中常常绕不开的存在,其余人等大多也有名有姓有百度百科,说一句都是“馆阁名流”,实不为过。
什么罪名?罪名有三:
一是经费来源,作为长官的苏舜钦和刘巽将进奏院的废纸拿去卖钱,用来宴饮,于是有“自盗”之罪。
二是宴会时从外面召来伎乐,而且官员和伎乐女子坐在一起,有伤风化。
三的锅该王益柔背,他酒后狂言,作了一首《傲歌》,当中有“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短短十几个字,就冒犯了皇帝、周公、孔子三位不可冒犯的人物。
【不愧是他(⊙x⊙;)
以上三点都是确有其事,可是为了这些是不是错误,该不该惩罚,惩罚得应不应当,以及背后有没有更大的阴谋,从千年前刚刚事发直到如今,一直争论不休。
因为处在庆历新政的敏感时间点,因为当事人与新政的领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他们是“馆阁名流”,所以这样的罪名似乎和他们的身份不那么契合。
就好像如果一位院士因为挪用了一两千学术经费,就被撤销一切学术头衔,丢了工作并且永不叙用……作为现代人也会满头问号吧(⊙x⊙;)
有人说,是身为御史中丞的王拱辰有意陷害,便立即有人说王拱辰并非全盘否定新政,弹劾不过是职责所在,况且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列的张方平和宋祁总算不上“小人”。
【忘记张方平是谁的同学……就是那个和富弼一起被范仲淹推荐给晏殊当女婿然后落选的人……
有人说,苏舜钦遭此横祸,攻击他的人意在逼迫他的岳父杜衍下台,便立即有人说庆历新政中的翁婿关系并不那么重要,晏殊富弼便是一例。
有人说,监守自盗最高可判死刑,判苏舜钦除名勒停已经是看在他的文人身份上格外开恩,便立即有人说卖废纸那么点儿钱哪里够得上监守自盗,况且判文人经济罪名,比杀了他还让他想死。
有人说,是党争的结果,有人说,文士太狂咎由自取,还有人说,归根结底,还是官家心里到底怎么想。
说不清啊,说不清。
如今的我们只能知道,38岁的苏舜钦瞬间苍老,他的生命从此进入了倒计时。
他的《沧浪亭记》第一句很短,“予以罪废,无所归”,也很痛。他给欧阳修写信,说自己“一夕三起,茫然天地间无所赴愬(sù)。”他留在世间的唯一一首词,也仍然与沧浪亭有关。

壮年何事憔悴,大概因为这一辈子都是非酋吧。
对了,那位王益柔一直活到了神宗朝,后来回过中央,也做过好几任知州,无论如何,也是三朝老臣。
所以说,人生在世,还是得努力活着呀。
参考文献:
[1]郭艳芳. 进奏院事件与苏舜钦诗歌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16.
[2]刘小凡. 北宋进奏院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吴伯雄. 苏舜钦及其诗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4]赵玲. 苏舜钦研究[D].山西大学,2005.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47集|看完这集深感官家配不上丹姝😂 (芝士奶盖)
- 张茂则是太监吗? (一)
- 张贵妃,后宫里不一样的烟火 (萱萱)
- 王凯再演个古装剧吧,清平乐的皇帝太好看了。 ((≧∇≦)/)
- 背景渊源|清平乐 第54集 风雅宋生活雅事之插花-从徽柔采梅插... (无名解忧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