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名教师集体辞职,他们的出路在何方?
向日葵下的懒猫
这段时间,教师群体一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前两天才看到“江西70名教师集体辞职”,今天就看到来“四川某中学老师五一送美团外卖”的消息。在笔者看来,这些选择的背后大多是无奈。诚如各大自媒体报道的那样,教师待遇的确长期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阶段,急需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然而,所有社会变革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漫长催化。在春天正式到来之前,如何从个人层面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就以辞职的70名老师为例,有谁想过他们以后会去干嘛?或者更直接一点,能做什么?
事实上,我们不难想象,这70名教师大多数最终可能还是会当教师,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或者做点和教师完全不相干的小买卖。但即便是换到了心仪的学校,待遇问题仍旧存在,人际问题也不会因此消失。难道到那个时候再换个地方当老师吗?
在笔者看来,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教师缺乏“人无我有”的核心竞争力。每个人对工作的价值都体现在他的不可替代性上,而教师作为一个“综合”职业,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无可替代”。这时,清晰的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就显得必不可少。而要真正走出职业困境,就必须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
那什么是职业规划?
你的职业规划又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在面试时遇到过这个问题。回想一下,下面的答案是否和你当年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希望在三年之内了解教师工作的流程和内容,实现从入职走向了解。在随后的五年中,则主要钻研某个领域,争取做到领域专家,实现从了解到精通,最后争取在10年内做到学科主任。
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回答完全称不上是职业规划。它只是简单地罗列了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说的更直接一些,这甚至连目标都不算,只能算是个人的空想和幻想。
而真正的职业规划则是基于自己的所长,制定相应的目标,并明确知道自己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培养哪些能力,即:
职业规划=目标+能力拆解
那教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呢?
在很多普通人,甚至老师自己的眼中,教师的职业目标就只能是“普通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或者“普通教师--年级主任--学校校长”。如果说10年前20年前,那的确如此。但现如今,教师的发展并不局限在“学校”这一亩三分地上,教师更多地需要将眼光投向社会,看到“市场”的需求。
通过对市场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教师可以将以下职业作为发展目标:
1. 走管理路线,年级主任,校长等 2. 走教学路线,名师骨干,学科主任等 3. 走内容路线,教材、教辅编写人等 4. 走研究路线,大学教授等 5. 走互联网方向,互联网产品经理(教研方向)等 6. 走自主创业方向,成为优质自媒体人、KOL(关键意见领袖)等
以上6个职业目标都需要教师的各项技能、经验作为基底,因此不会造成巨大的时间、经验浪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教师为了贴补家用而去送外卖、卖小首饰,实际上是个人经验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会损耗自身的机会成本,影响长远的职业发展。当然,如果是性格、爱好使然,那笔者认为这样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说回正题,这六个职业目标中,前四个是教师相对熟悉的发展路线,而五和六则是鲜少有人尝试的时代新方向。那具体应该将哪个作为自己的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职业规划的第二项——能力拆解。
剩余内容:https://www.toutiao.com/i6823769641689547278/
这是我第一次写教师职业的分析文,如有冒犯或不好之处,请您指正,也麻烦您多多包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享交流|同行们,我干了件大事:剃了光头 (一二三四五)
- 分享交流|为何从没有人说:乖乖女乖乖仔不要当老师 (joe睡不着)
- 想问一下,关于高中双休,是不是今年9月份就要出台文件,全国... (普通高中教书匠)
- 分享交流|有必要为了一个苏北乡镇高中编制放弃男朋友吗? (粗茶淡饭)
- 班主任|如何克服下班后老琢磨学生事的毛病? (1206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