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渊源|清平乐 第49集 风雅宋生活四艺之绘画-活在台词里的人人都爱的宋代画师崔白
无名解忧杂货铺
清平乐到了近50集,有一个人一直活在台词里,成了推动剧情的令人好奇的人物,忍不住搜了一下这个引领宋代画坛新风的至今没有露面的画师崔白。
宋代是宫廷绘画发展的全盛时期,文人画也已确立地位,同时符合市民欣赏趣味的风俗画兴起。北宋中后期花鸟画开始出现追求淡逸之风,以及重视高人逸品式的境界。宋人的绘画“‘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是古代美术史上的辉煌时期。
北宋宫廷花鸟画前期主导风格是以黄筌、黄居父子为代表的“黄家富贵”。崔白的《枇杷孔雀图轴》,画面富丽堂皇,崔白的画风在于创新,善于扬弃,这幅应是其早期作品,从题材和画风感觉有对当时流行的黄家画风的吸收、继承以及扬弃。

中国画的特殊性,导致很多画家不重视写生,而崔白早期作为民间画工,宋神宗时才补入图画院,练就了善于写生,能吸收“黄派”之长,又借文人画意趣,目光所及平原的寒鹤、野兔、麻雀……,自然而又有野趣,从者甚众。特别是小小的麻雀成就了崔白。麻雀在乡村是很寻常之物,崔白的《寒雀图》描绘一群麻雀在古木上安栖入寐的景象。九只麻雀各具形态,栩栩如生。崔白对清冷、野逸题材的选择体现了其心灵世界,及对大自然无拘无束的向往。


《双喜图》并无确切资料影射公主感情纠葛,想必是乡野传说或后人演绎。双鹊和野兔的描写极其工细,在绘画手法上颇具新意,工、写结合,枝叶双勾,禽与兔则勾、点、染结合,飞鸟与褐兔的上下呼应,树身、枝干的勾、皴、擦、染,老练雄健,技法成熟。自崔白起,宋代花鸟画开始探索描绘对象的精神气质,摆脱宫廷装饰图案的形式化风格,这幅《双喜图》也常被用作他求新求变的例证。YouTube看到艺术史学家蔣勋对崔白绘画的讲解,b站应该也可以搜到,非常值得一听,其中提到双喜图秋风萧飒中,疾风劲草,枯木中的竹叶,兔子和喜鹊的惊恐和求生,都让人感受到宋代的艺术美学对秋生景象中生命的讴歌,蒋勋是难得的能够中西文化辩证结合讲解传统东方美学史的人,比起牵强附会的映射后宫故事的更得我心,忍不住要去听听蒋勋的美术史。

评论家们一般都会借用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体制清赡,作用疏通”形容崔白花鸟画的风格特点。据《诗品集解》,“清,对俗浊言”,气息纯净、清新,起到疏导与排除俗浊之气作用。通过对崔白传世作品观察,可窥见其题材“清逸”,设色“清润”,意境“清旷”,崔白“疏阔”的个性,决定了他以独特的观察角度去关注万物的生意,观照自然,有一种超尘脱俗气息。
清平乐中的赵祯作画习书,徽柔自幼学画,并且受到了画家崔白指点,还安排他与秋和的活在台词里的故事,这不仅说明北宋崇尚清新雅逸的绘画艺术,也反映了崔白在皇家和民间的地位,虽然纯属虚构,却也引发了观众如我的好奇,倒不如让崔先生露个脸,增添更多雅趣。(补记,第55集崔白终于在赵祯的私宴上露脸了,不过可惜没有画画,而是表演了一段傀儡戏,求得了秋和,虽然是虚构,崔白大概是神宗年代才入图画院,不太可能与仁宗同框,不过还是替他高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张贵妃不自信 (冰果oooo)
- 第47集|看完这集深感官家配不上丹姝😂 (芝士奶盖)
- 张茂则是太监吗? (一)
- 张贵妃,后宫里不一样的烟火 (萱萱)
- 王凯再演个古装剧吧,清平乐的皇帝太好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