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204范炜路
青楝!




用地范围内原本保留着商业类建筑和社区服务类建筑,绿化完善,是周边住宅区的主要绿化用地和活动场所之一,设计时应保留该地对周边的服务作用
位于住宅区的中心,四向交通便利,周边住宅区区密集,可以统筹周围的商业性,服务性建筑,形成一个相对完整辐射周边住宅区的综合性住宅区。
Pairie au Duc住宅区

该项目旨在打造可以通过凉廊、多层阳台等宽敞的半室外模块来进行空间扩展的住宅建筑。几何、量化的空间模块以凹陷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通过增加外部体积来丰富了建筑立面。半封闭式的阳台作为立面的组成元素,既保护了住户的隐私,也扩大了使用空间。


住宅立面不仅是内外部空间的连接,也是公寓与周遭环境的结合点。而阳台既是构成建筑立面的主要元素,也是极具特色的内部空间。这些宽敞的户外空间不仅赋予了住户隐私和自由,更达成了一种介乎城市空间与自然栖息地之间的和谐。






Kampung Admiralty社区综合体
Kampung Admiralty是新加坡首个将所有公共设施和服务空间融合在一个建筑体量里的公共建筑综合体。不同于传统情况下各个政府机构各自取地,建造出数座相互独立没有连接的建筑体量;这个一站式的建筑综合体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为新加坡的老龄建筑提供了模型范本。



Kampung Admiralty位于一片只有0.9公顷的基地上,用地面积十分紧张,此外还有45米的建筑高度限制,因此项目采用了一种类似于三明治的建筑形式。项目下层区域是一个社区广场,中层区域是一个医疗中心,上层区域则是社区公园和老年公寓,形成了一个垂直村落。这三个不同层面的空间囊括了各种建筑功能,以促进功能空间之间的交叉性和多样性,同时将地面空间留给大众,方便其进行各种活动。这种设计概念拉近了医疗健康、社交活动、商业和其他便利设施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多代人之间的联系,促进积极老龄化。

社区广场是这个社区综合体的“起居室”,位于首层平面,是一个完全公共、具有极强渗透性的人行空间。在这个温馨的、包容的空间内,公众可以参加一些有组织的活动和季节限定的节日庆典,可以尽情购物,也可以在二层的大排档餐饮区用餐。这个热带的广场通风极佳,被中层区域的医疗中心遮盖着,因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晴空万里,人们都可以自由活动。

综合体首层是一个完全公共、具有极强渗透性的人行空间;广场上的地砖的图案、景观和室外休息区向外延伸,以激活综合体与周围建筑的现有联系
位于上层区域的社区公园是一个更为私密的垂直社区绿地,以促进居民聚集在一起锻炼、聊天,甚至是共同打造一片社区农场。托儿所和自带老年人护理服务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附属功能空间并排设置,将年轻人和老年人聚集在同一个空间内,为他们共同生活、吃饭和娱乐提供了条件。综合体内共设有104间老年公寓,分布在两个11层的建筑体量中。共享入口处的“共享长椅”则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与邻居互动。公寓内部采用了通用的设计原则,注重室内的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的最大化。







多龄化混居社区,哥本哈根

基地位于哥本哈根市诺瑞布罗区,毗邻Sortedam湖。现状的疗养中心将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世代混合居住社区。社区将提供360间疗养公寓,150间青年公寓,20间长者公寓,一个日常护理中心,三间小商店以及诸如咖啡店、手工作坊、私人及公共停车场地等服务设施。
多样的户型带来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客人,其复杂程度将是丹麦前所未有的。社区会成为诺瑞布罗区发展的重心,人数众多的居民、员工和访客让这里成为各色城市活动的起源地,为地区注入了生命和活力。

多层的疗养公寓建筑围合出一个主庭院 -“世代广场”,供居民和客人交往和休憩。其四周的一层空间内形成了一条环形的内街,串联起各式公共服务设施。面向城市的一侧是理发店、小商店、网吧和其它公共空间,对着内院的一侧是手工作坊和一些康复设施,临湖一侧则设有一个咖啡店以及多功能厅。就这样,孩子、年轻人、长者和老人一同生活着,他们可以在手工作坊或公共厨房里交流心得,或者是绿意盎然的小花园中简单的交谈几句。在这里,需要得到医疗照顾的老人不再被排挤到城市生活的边缘,而是和其它社会成员一样生活。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017102122-刘新光 (儿了叉鸡)
- 2017102225夏康洋铭 (赋饮)
- 2017102220郑春妮 (GC)
- 2017102119 丁科元 (这个丁丁)
- 2017102219张乔营 (enjoye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