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的翻译,觉得很多句子翻译到后半句,译者都忘了前半句想讲什么

μ

μ
2020-05-09 15:10:25 已编辑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μ

    μ 楼主 2020-05-09 22:25:05

    很多句子粗看是没问题,但一分析就觉得有待臻善,可能作为初译,没有前人的翻译可以参考,难免会有偏差。

  • μ

    μ 楼主 2020-05-09 22:46:06

    常要抽筋,感觉是时间不太固定的意思,且是最近一段才产生的这种现象。 而经常抽筋,频率则比常 常要抽筋,感觉是时间不太固定的意思,且是最近一段才产生的这种现象。 而经常抽筋,频率则比常要多得多。而且时间也久 如果是经常抽筋,那就不是将要放弃了吧! ... 夏毅

    习惯的说法一般都是说 常会 ,没有说 常要,这个显然是笔误了

  • μ

    μ 楼主 2020-05-09 22:56:59

    真•催眠神器,死活读不下去的十大外国名著之首,第一章之终结者,书名最有内涵最让人回忆无穷 真•催眠神器,死活读不下去的十大外国名著之首,第一章之终结者,书名最有内涵最让人回忆无穷,谜之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 ... 旗少

    有些地方也挺有意思的。幽默感十足。

    下面这段文字,写莫雷尔向布洛克借了五千法郎,一开始是感激涕零,并在第一个月及时的时还了一千法郎,但后面的四千法郎还钱的人就不那么爽快地想还钱了。那种对还钱人的心理真的写的很到位。也幽默感十足。

    因此在巴尔贝克那会儿,他甚至都没跟我说他要“有事相商”,就要我把他介绍给一星期前在火车上让他那么讨厌的这个布洛克。布洛克挺爽快地借给他——或者不如说让尼西姆·贝尔纳先生借给他——五千法郎。从那以后,莫雷尔对布洛克赞不绝口。他热泪盈眶地问自己,怎样才能报答这么一位救命恩人。后来,我就每月代莫雷尔去向德·夏吕斯要一千法郎,要莫雷尔一拿到就马上还给布洛克,好让布洛克觉得他钱还得挺快的。第一个月,莫雷尔满脑子还是布洛克的好处,二话不说就把一千法郎还了。但过后他想必是觉得那剩下的四千法郎要是派派别的用场准会更惬意些,因为他开始说布洛克这也不好那也不是了。瞧见布洛克他就觉着不舒服。而布洛克呢,因为已经忘了借给莫雷尔的钱的确切数目,所以开口向他讨还三千五百而不是四千法郎,这下子提琴师就能净赚五百法郎了,可他竟然回答说,对于这么一笔无稽之谈的借款,他非但不会拿出一个子儿,而且那位债主还该额手称庆才是,因为他莫雷尔没去告他一状哩。说这话时,他的两眼发出炯炯的光芒。他先是说布洛克和尼西姆·贝尔纳先生没什么好怨他的,不一会又觉得不过瘾,就干脆说他没去怪罪他们是让他俩便宜了。原来,大概是这么回事,尼西姆·贝尔纳先生曾经公开说过蒂博拉琴不比莫雷尔差,于是莫雷尔认为自己得为这句有损他的职业荣誉的话向法庭起诉,后来,因为在法国,尤其是就反对犹太人而言,公理正义业已荡然无存,(他向一个以色列人借五千法郎,正是他身上的反犹太人意识的自然流露呗),他凡要出门必得带好子弹上膛的手枪。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69541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