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志异·风之眼(我抽了,都看出来了吧)
夏笳(再见北京)
风之眼 从大陆最南端再向南航行三个月,我们遇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热带飓风。 漆黑的水柱如同贯穿天地间的巨大漏斗,从遥远的海面上迅速袭来,天空都被漏斗顶端的云层遮蔽了,鸡蛋大的冰雹夹着雨点砸下来,深色的海面波涛翻涌。 “转舵!降帆!”船长嘶哑着喉咙大喊,“被追上都完蛋!” 我们用最快的速度降下帆,把所有能移动的东西都用绳子牢牢捆起来(包括我们自己),然后开始祈求海神保佑,这种时候除了祷告又能干什么呢,大家像一排排装满土豆的口袋般,脸朝下被捆在甲板上,嘴里念念有词,脊背和屁股痛得像被一万匹野马践踏。似乎有人尿湿了裤子,有人在嚎啕大哭,但谁也顾不上。 飓风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来,变为一面无边无际的水墙,向两侧绵延出去不知几百里,我们的船像一只摇篮般在浪尖上被抛来抛去,桅杆发出可怕的巨响。就在那时,一道洪钟般巨大的声响穿破了风雨声袭来,我勉强抬头看了一眼,只见一只巨鸟的影子在一片白亮亮的电光和雨点中若隐若现。 然后天地就被倒了个个儿,所有人都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后醒来,我们依稀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阳光暖洋洋地覆盖全身,微风拂面,隐约有海鸟拍打着翅膀落在甲板上。 我抬头望去,发现船正飘荡在一片平静的水面上,不远处是一座绿色的岛屿,一个身穿白色长袍的曼妙身影正向我们走来,竟是一位肌肤胜雪的黑发女子,。 “这是什么地方?”船长问。 女子伸手指向天空,淡淡答道:“风之眼。” 我们举目四望,看见水墙在遥远的地方,从海面向上延伸,只在头顶正上方不知多高的地方露出一小片圆形的天空,此时大概是正午,太阳从那片天空经过,洒下温暖的阳光。 我们居然是在飓风的风眼内! 更不可思议的是,当我们向下看时,才发现整座圆锥形的岛屿,连同岛周围一圈平静的水域,竟都是漂浮在半空中的,下方不知多远处是波澜起伏的海面,与水墙交界处依稀有白浪翻滚,却因隔得太远而显得那样宁静。海面上薄云飘荡,隐约有乌黑硕大的鸟影从云层中慢慢掠过。 正在这时,一道巨响从上方很遥远的地方传来,天色忽然暗了下来,寒风乱窜,我们抬头向上望去,看见一只巨鸟像片乌云一般黑压压地从空中飞过,双翅展开像是足有好几里,那种黑云压顶的气势吓得人胆战心惊,瘫软在地。 “那是大风。”女子伸手抚了抚被风吹乱的额发,神色淡然地说道,“不用害怕,这些大风被我们驯养过,正是它把你们的船带来这里的。” 大家又昏了过去。 在岛上住了半个多月,我们才对周围的一切渐渐熟悉了。这是一座靠秘术漂浮在风眼中的岛屿,奇怪的是虽然四周和下方都有风浪滔天,唯独中间这方圆几百里的空间宁静安详,被封闭在飓风围成的水墙中,只有正午才有阳光照入,其余时候便是昏暗一片。岛上层峦叠嶂草木茂盛,好像仙境一般,各种亭台楼阁道路扶梯依着山势建成,布局之精巧令人叹为观止,偶尔有穿白袍的人穿行其间,也像仙人那样缥缈动人。 据那女子说,这座岛名叫夏阳岛,随着风眼在海面上飘荡已经有几千年了,岛上的人们靠海产和山林里出产的野味为生,很少与外界接触,只有他们驯养的大风可以飞过飓风最顶端的云层,到外界为他们带来所需的东西。 但与那女子聊天时,我又时常感到她对九州大地上发生的一切知道很多,学识渊博超出我们的想象,问她如何知道,她却笑而不答,如同夏日清晨盛开的一朵白花般摇曳不定。或许是被这笑颜迷住了,我不禁经常带着各种问题去骚扰她。 “这风之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一次我问她。 女子浅笑着在手中茶杯壁上一弹,杯中的水便起了波澜,流水席卷着薄雾向杯子中心汇聚过去。 “在我们身处的这片大地上,一切物体的运动,都会因为星辰运动的影响而产生由东向西的偏离,这种影响无所不在。当风或者水流由四面八方向着一个低陷处流动时,它们的运动方向不能再指向圆心,而因为这种星辰的拖拽力偏向一侧,于是便产生了漩涡——小到漏水的木盆,大到海上的海龙卷,我们所在的风之眼也是这样形成的。” 她说着,手中的茶杯里已经形成一个小小的气旋,携带着杯里的水汽盘旋上升,宛如海面上旋转的小小飓风。 “风形成漩涡后,便带着海水上升,在高处向周围扩散出去,变为云雨落下,如此循环往复,唯独风眼里这一点空间是没有风的,我们的祖先用秘术驱使这座夏阳岛浮在风眼里,随滔天波浪一起移动却安然无恙,对这风之眼的观察与研究已经进行了许多年,许多更加玄妙的道理,现在是跟你说不明白的。” “那你们跟随这巨风,又将往哪里去呢?”我又问道,“最奇怪的是,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我每天都看到太阳从天顶正上方经过,仿佛没有四季变化似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女子思寻了一刻,站起来说道:“你既然问了,就跟我来看吧。” 我们走进一间巨大的厅堂,四周满是书架和各种奇怪的器械,穿白袍的人们幽灵一般穿行其间,并不多看我们。女子带我进了一间幽暗的小室,只有许多五光十色的光球悬在空中,按照各自奇怪的方式缓缓运转着。 “这是我的族人们为这世界设计的模型。”女子神情肃穆地对我说,“实际上,我们所栖息的这片大地并非平坦一片,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我惊得目瞪口呆,向那片光华包围中望去,只见一片巨大的,如同碟子一般扁扁的圆形薄片,直径约有数丈,边缘被无数透明的细线悬挂在空中,而丝线上端则汇聚在一颗镶嵌在天花板正中的巨大水晶球上。 “我们的祖先认为,世界创造之初,荒的力量聚集在宇宙中心一个固定的点上(她指向水晶球),而墟则散向四面八方无限远的地方(她指向我们脚下),物质的碎片从虚空中产生,逐渐运动汇聚到荒和墟的力量平衡的位置,其中一部分组成了我们所在的大地和星辰。” 女子边说边轻轻挥手,让那颗最亮的光球停留在薄片正上方,于是我看清了,那片碟子一样的球壳里竟盛着微缩的陆地和海洋,最外层是高山和冰原,融化的冰水沿着山脉向最中央汇聚,经过大片广阔的陆地,最终汇入凹陷处的海中。 “这就是你们来的地方。”她伸手指向整个大陆北部偏西的一片陆地,“那被称作九州的土地。” 我从没有想过可以从这神一样的角度居高立下地俯瞰九州被镶嵌在整片大地上的样子,一时说不出话来。 “我们的大地是一片略微凹陷的圆形球壳。”女子说道,“日月星辰在它很近的地方离沿各自的轨道旋转,其中太阳的轨道被我们称作阳道,它所圈成的圆圈称作阳道面。阳道面正好和陆地相垂直,它与陆地相交的那条线将大地平均地分为南北两半。我们看到太阳从东边的山脉后升起,经过中天后往西方落下,经过我们脚下极遥远的地方重新回到东边,于是便有了日夜变化。同时,阳道面与大地的交线,被我们叫做火线,因为它是整片大地上最热的一道线,而离阳道面最远的南北两端则一片严寒,终日冰雪覆盖。” 女子又一挥手,星辰重新开始运行,她继续说,“明月与暗月也是按照同样的轨道运行,只是位置与太阳相对。而其他星辰的轨道要复杂得多,因此我们会看到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天际,甚至有些只在地平线附近游荡。” “在这些日月星辰的运动作用下,大地也在以一种极其缓慢的节奏运动着,所不同的是,它是以荒的位置为轴心,像钟摆一样,沿着垂直于火线的方向来回振荡,每振荡一个周期就是一年。因此在大地上的人们看来,一年中太阳经过中天的轨道,似乎在变化着,半年向北移动,半年向南,这便有了四季变化。当大地向南移动到最南端,也即太阳轨道最北的时候,北半圆会比南半圆得到更多地阳光,对北边的人们来说就是夏天,而当大地移动到最北端的时候,就是南半圆的夏天,北半圆的冬天。” “而我们所在的这座风之眼,你也注意到了,”女子抬头望向我,嘴角浮现一丝神秘莫测的笑意,“每天正午太阳都出现在头顶上方,从未随着季节偏移。” “你是说……”我一时间几乎无法思考,只是盯着她形状美好的嘴唇发呆。 “就好像把一个陀螺放在一只碗里,当你将碗向左边倾斜的时候,陀螺将会沿着内壁移动,相对碗来说,似乎它是向左边移动了,但对整个空间来说它是没有动的。”她说着,指尖在海中某处一点,便升起一朵小小的漩涡,“风之眼也是如此,它随着大地自身的震荡,在火线南北两侧来回移动,永远在阳道面与大地的交线上。这座岛之所以叫夏阳岛,就是因为它永远追随太阳运动,一年四季夏意盎然。” 此时此刻,我已完全说不出话来,只觉得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东西。 “眼下你们来的地方正是春末夏初,风之眼仍在向北移动,这个过程中它的移动速度在减慢,风柱旋转的速度却会加速,给九州南部的土地带来台风和降水。再过半个月便是夏至,那一天飓风将停止在九州以南的洋面上,那时候我便让大风带你们出去。” “之后呢?”我呆呆问道。 “之后我们将跟随飓风向南,秋分那天越过火线,冬至到达最南端,再重新向北,永无止境。” 我久久不能言语,之后才慢慢吐出含糊不清的几个字:“为什么?” “不为什么,造化如此。”她仍是淡淡地笑,隐隐有一丝欣慰又有一丝气恼,“难道现在,你还不明白我们是什么人么?” 我呆呆地摇头。 “在九州的语言中,我们身处的地方被称作龙渊阁。”她抬头望向天花板中央那闪耀着光辉的水晶球,“其实龙渊阁只是一个称呼,类似的机构散布在整片大陆各地,凡是有文明的地方就有龙渊阁,而位于风之眼中的夏阳岛,是各处龙渊阁信息汇聚的地方。我们的族人祖祖辈辈与世隔绝,终生与这些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信息为伍,探索一切知识最终的秘密,这是从这片土地诞生之初就被安排好的。”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面前那片小小的海洋掀起了细密的波纹。 “我将这一切告诉了你,却不知道它们是否能够为你和你的族人们所用,很多时候,知识并不是万能的,我们所能做的,也不过生生世世探寻下去而已。” 她又看了我一眼,轻声说:“离开之后,将这里的一切都忘了吧。” 这便是我最后一次航海所见闻的一切,我曾发誓要深埋心底,却又不得不在弥留之际写出来。大概是怕那座永远沐浴在夏阳中的岛屿,以及其上美丽玄妙的一切,都随着记忆和死亡消逝吧。 简短的后记: 首先,向所有将我鉴定为伪科幻或稀饭科幻代言人的同学们宣告:这是一篇言简意赅很有技术含量的硬科幻! 其次,向所有善良的9zer们:这是一篇披着海国异志皮的伪九州硬科幻,但是我貌似木有违反现有设定,所以放过我吧。 最后,作为一名研究过大气问题的理科生,九州一直有很多问题困扰我,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便是:1、四季变化;2、科里奥利力。如果九州不在一个球上,如果这个球不绕某个固定的轴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公转,那么以上两点便无法解释,而如果以上前提成立,那么许多有关天文和地理方面的设定就要被推翻…… 于是我想啊想啊,终于想到了这个方案,算不上多么完美,但它很好地解释了上面的两个问题,而且很酷,不是么? 再最后,请美貌与智慧并重的编辑姐姐们原谅我字数爆棚。 再再最后,潘大角你若敢不用我的稿子……我……我……我就把它投给科幻世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韩松小说创作年表:1982-2020 (明亮的天空)
- 《科幻世界·画刊》杂志2025年第05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科幻世界》杂志2025年第05期出版上市 (杂知盒子)
- 姚海军:从伐木工到被查的“科幻大佬” (NightWing)
- 3月刊把我看吐了…… (K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