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在专组没人看的帖🐶
来自:蓑笠婆(何妨吟啸且徐行)
原贴: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75524600
想开贴写一写张茂则。清平乐吸引我的地方有一点就是人物塑造上面,我觉得很亮眼。赵祯,作为男主,完全不是××大帝的画风,很独特。张茂则也是很吸引我的、在作品中比较少见、独特的内臣形象。 张茂则这个人物跟一般传统戏里面的太监形象相差很多。首先,可以看到剧中的“皇城司”职务范围比较复杂。皇城里面,就有前后之分。前面政府内阁内阁办公室里面工作的太监帮大臣们誊写、归档等等,做的工作大概相当于政府内阁秘书。后宫里面呢,“皇城司”一方面承担一些总的职能部门的管理,例如洗衣服的部门、梳头的部门;另外还有各娘子宫中的太监、宫女的一部分管理与调配工作。这一部分智能工作相当于后宫的人事部工作吧(不是很恰当,凑合用)。然后呢,剧中还有张茂则去前线去收集情况回来汇报,说明这个“皇城司”还有皇城外的监察职能。另外我们看到还能查宫外的案子…… 真的是及其复杂的一个机构了。这么一个机构的职能里面只有后宫部分的领导是皇后。这跟清宫戏里面的格局很不同。清宫太监不学文化知识、不能出京城、不得干政。清宫戏里面的太监自称“奴才”,而张茂则自称是“臣”。 在这么一个复杂的机构里面,张茂则是二级职称,在他之上还有任督知。但是,张茂则比较特殊的是他是跟皇帝一起长大的。可以说同时是皇帝本人的第一秘书。而且既是生活秘书(关灯、倒水什么的)也是工作秘书(会有一部分劄子的预处理工作)。张茂则的成长之路剧里虽然留白,但是我们可以从梁怀吉的培养方案里面看到影子(梁怀吉本来是作为最兴来的第一秘书培养的,就是下一代的张茂则)。梁怀吉不仅常年接触帝国高级官员的劄子,学习他们的思想与政治主张,甚至赵祯还亲授他一些治国与弄权的规则与潜规则。所以张茂则当年也是的,既自小跟赵祯一起读圣贤书,还一起学习治国的其它手段。张茂则这么一个皇城司二号人物+赵祯第一秘书,就是既要需要学习明面上的学问阳谋又要学会一些可说不可说的手段。 如果理解张茂则的这个设定,就不应该以“到底忠于皇帝还是终于皇后”来简单化理解这个角色。他不是清朝的奴才太监,只用忠不忠于一个人来做价值判断。他的“忠”也不应只以顺不顺应主子的心情来判断。他这样的人物,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是一定会有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的。 认同皇后、不会让贵妃取代皇后,这一点在私情之外还有他的价值判断(私情跟价值判断本身也难以分开)。而这里,张茂则大方面的价值判断跟官家没有不同,也没有冲突(毕竟从小往一个方向培养的)。有冲突的地方一个是:张茂则不信任官家能处理好,他要自己做底线思维。另一个则是,以他的角色处境、能力以及掌握的信息,如果他在某件事上有自己的想法且擅自行动的话,仁宗是很被动的,这很让君王忌惮。 官家跟张茂则第一次正面冲突的戏是在河边。原因是因为他在官家让贾婆婆入宫的时候明知道夏竦跟贾婆婆的关系但是没有上报。处理方式是虽然职级不变但是官家表示,以后都要按规矩来,你向上级任守忠汇报,我不会单独找你办事了。说明最大的逆鳞其实是张茂则与皇帝过于亲近,知道他一切的价值观、喜好、行为轨迹,只要对他接收到的看似细小微乎其微的信息做一些选择,就可以影响自己的行动。而且实际上恐怕因为在皇城司早就具有一波实力了,他完全有能力对左右皇帝对这一类"琐碎信息"的选择性接收(这个在随后月下喝酒敲打镣子的戏里面表现得很明显)。 ps:河边刚处理完,下一集发现还给自己准备了一个董秋和……真的是,连我会喜欢什么样的女人都知道,还能利用职务之便塞到我眼前来,太可怕了 但是实际上后来还是打脸了,后面又开始亲自吩咐张茂则去查矾楼的事情了。说明其实信任始终是大于忌惮的。自小一起读书,成长,这种信任也是因为了解。张茂则了解官家,官家也了解张茂则。 至于为什么那个时候用碧桃牵动许兰苕,在前面张茂则跟秋和的对话里面已经表达的很清楚了:为了保护皇后,不能让曹后沦落到小郭的地步。但是之前小张生了三胎张茂则都没做什么,现在为什么就跟许兰苕干上了呢,主要是因为里里外外情势都变了。虽然剧中没有明写,但是处处暗示了通过翔鸾阁-夏竦党的不断活动,此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掀翻中宫的势力(前朝的活动反映有一波势力要把宫变的事情栽到曹后头上+“尊异张娘子”夏竦的台词里也表现得比较明显)。凭他对情势的判断,现在必须出手了。按照他的设计,即使没有贾婆婆投毒,许兰苕的小孩肯定也是归不了翔鸾阁了(夏竦也料到,如果出事许兰苕肯定会投靠皇后了)。 至于那个无辜的孩子是不是去世,张茂则肯定不希望ta去世,但是以他的算计,也是在事先意料到这种可能性的。 这是他的选择。 至于后来去跟皇帝谢罪时候的对话,听听就好了。他才没有后悔。因为他跟仁宗掌握的消息是不对等的,仁宗说你这么干,本来想帮皇后,不也害了皇后被人猜忌么?你不这么干,我也能保护的了皇后,你不是多此一举吗?但是张茂则其实是很清楚自己帮了皇后的。因为以他掌握的讯息(类似于小郭这种阴暗的事情,他知道的不要太多),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来这么一下子,曹后是有变成郭后的可能的,他应该是两害相权过的。再者仁宗能不能保护好皇后?仁宗之前跟秋和说,你们应该信我,有更好的方式。秋和说:你看你对小张那个样子,皇后不是完全相信你也说的过去吧。而张茂则跟秋和谈郭后之死的对话里面就明却表达他的观点是:不信,别信,不能信。当然茂则充分信任官家的人品,但是以他见过的各种(阴暗的)世面,他知道这种斗争有多血腥,知道帝王被裹挟进去其实最后根本没什么清明与正义可言的。这一场冲突里面戏里面,张茂则已经躺平任君处置了,所以之前的君王“忌惮”几乎没有了,此时最大的冲突就是赵祯觉得“你们为什么都不信我能处理好”。 张茂则被贬出京,去贝州办教育,还遇到了范仲淹。赵祯这个处理不仅仅是因为仁慈,也不仅仅是因为私情,还是因为其实赵祯&张茂则二人大方面的价值判断从未分道扬镳。仁宗一样认同,皇后不是宫变的主使,不能让夏竦党掀翻中宫,许兰苕、贾婆婆、杨怀敏罪有应得。这也是为什么仁宗说“贾玉兰的罪诛她九族都不为过”“张茂则的主子是朕”。当然这些东西,小张哪里能理解呢。(我另一篇涛帝妃的帖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group/topic/175154253) 张茂则把碧桃也带出京城了,如非必要,他也会尽力不去伤害别、去保护别人。但是同时,不同于理想主义者仁宗,如有必要,他也可以用各种手段达到目的。我觉得张茂则是一个写的很好地人物形象。既没有“平面化”,也没有“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重温(持更) (卡啡酒)
- 图版伪剧情 | A 内侍的废后妻,哥哥请怜惜(有自行车) (谢青蝇)
- 求问专组为何如此标榜女德啊 (临夏)
- 发在专组没人看的帖🐶 (蓑笠婆)
- 以司马光为切入点,分析茂则与怀吉的身份自觉、权力意识与能... (谢青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