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专区|嘉祐二年(1057)贡举点将录(长文多图预警!)
来自:涇舟
昨晚上的重头戏之一就是嘉祐(不是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了,同样这榜贡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堪称重头戏。凡是与这榜科考有关的,不论参加者还是主持者,不论中举者还是落第者,都成为后来宋代历史舞台上的佼佼者。他们在政治界(既有改革派也有反对派,新党洛党蜀党朔党一个不落)、思想界(既有洛学也有关学的创建者)、文学界(唐宋八大家中的宋代六位此时全在京城,除王安石无直接关系外,其余全部与这次贡举有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仁宗一朝的文化精英荟萃一时,也为北宋中后期的政坛文坛埋下了重要伏笔。中国古代历史科举取士以两宋三百年最盛,而两宋三百年间又以嘉祐二年龙虎榜最盛。因此,怎么形容这榜贡举的意义和价值都不为过。
然后先说几条数据。嘉祐二年正月六日以欧阳修权知贡举(还记得永叔是在雪中接诏),三月五日仁宗御殿唱名,赐进士及第者262人,同进士出身者126人,共计388人。六日诸科取进士389人,七日特奏名得122人。短短两月间,共取898人,其中尤其以进士389人最为杰出。另外这榜最大一个变化就是参加殿试的进士不再黜落,意思就是只要礼部考试上了榜,最后的殿试就只是排名次了。至于这个变化的原因,其实争论很多,也很有意思,欢迎大家评论区讨论。下面的点将录中我不可能列举所有进士,因而只取名人罗列如下👇🏻

章衡:状元郎其实并不出名,做官最高不过一知州,这本也正常。但跟他有关的两个人却都大名鼎鼎。其一,章衡是仁宗朝宰相章得象的族孙;其二,章衡还是哲宗朝宰相章惇的族侄。福建浦城章氏人才辈出啊!

章得象:宝元元年三月到庆历五年四月任相,长达七年零两个月,目前已下线

章惇:虽是嘉祐四年中一甲第五名,但其实嘉祐二年便参加了贡举,并且中了二甲,但因为侄子当了状元,于是赌气不要录取证书了,直接回家二战。章惇与苏轼相爱相杀半生,也因为这样所以他跟苏轼是同年又不是同年。哲宗朝章惇一人铁腕独相达七年之久,也是北宋史上一奇人。

《苏东坡》电视剧刘长纯饰演章惇

剧组在这里也有错误,礼部贡院的第一名并不一定就是最后的状元,比如欧阳修,其实嘉祐二年礼部考试的第一名是陈寔。

苏轼:作为蜀党领袖的子瞻就太有名了,不再多说。

苏辙:官居副宰相,“齿爵皆优于其兄”的子由

王韶,两宋三百年文臣带兵第一人,神宗时熙河开边扬名西陲,一生成也王安石,败也王安石。

曾巩:排唐宋八大家中的最后一位,排“三世文章称大手”的南丰七曾首位,欧阳修的得意门生,兼擅文史。还是一特别会照顾弟弟的暖男,嘉祐二年榜与弟弟们共四人同时中举

曾布:南丰七曾之一,曾巩之弟,徽宗时任宰相,政治主张既不同于新党,又不同于旧党,元人将其误纳入奸臣传,传世的《曾布日记》中详细记载了哲宗末年的病情变化和心理独白。

曾牟:曾巩之弟。

曾阜:曾巩之堂弟。

张载:此张子厚非彼章子厚(章惇),早年在延州受知于范仲淹,于思想史上创独具一格的关学(子厚是关中人),横渠四句至今广为流传。

子厚萌萌哒的样子很可爱😂

程颢:也是老熟人了,哥哥参加嘉祐二年贡举,但弟弟程颐是在嘉祐四年参加科考(好多地方都乱讲,把程颐也扯到嘉祐二年),因为没考上所以干脆从此不考了(“考神”章惇呵呵一笑)。程颢后来和弟弟创洛学,再后来洛学南传至朱熹,终于发扬光大成理学,至南宋末取得独尊地位,影响中国明清六百年。

吕惠卿:官至参知政事,早年是王安石变法的忠实执行者,后来又与王安石反目为仇。为官一生,多在新旧党争中起起伏伏,死后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梁焘:官至副宰相,反对王安石变法,后遭一贬再贬,直至死于贬谪途中。死后入元祐党籍碑,属执政官第一人。

朱光庭:少时先后从学于孙复、胡瑗(临文不讳的那位),本因反对新法而与二苏交好,后成为洛党之骨干,洛蜀党争中与二苏反目。再后来洛党式微,又改入朔党,形成蜀洛朔党争。元祐中为饥民祈雨感疾而卒,死后入元祐党籍。

吕大钧:蓝田吕氏四贤之一,其余三位中吕大防主政治,吕大忠建西安碑林,吕大临搞学术,擅长金石考古。吕大钧虽与张载同年,但又是张载的小迷弟,拜师求学于张载,成为关学的继承者。因反对王安石的保甲法,在家乡蓝田创《吕氏乡约》,建立起中国最早的乡村自治制度。

胥元衡:欧阳修的小舅子,胥偃之子,因为小舅子权知贡举,所以参加了锁厅试

黄湜:黄庭坚的祖父

蒋之奇:因弹劾欧阳修与儿媳乱伦不实被贬,且以背叛欧阳修之故,为清议所薄。

林希:早年与曾巩、二苏交好,起草太多贬斥诏书后自称“坏了名节矣”!只因不但二苏的贬斥诏书是他所撰,甚至包括朔党的司马光、刘挚的贬斥诏书。更甚者,直书高皇后高滔滔是“老奸擅国”。
未完待续……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47集|看完这集深感官家配不上丹姝😂 (芝士奶盖)
- 张茂则是太监吗? (一)
- 张贵妃,后宫里不一样的烟火 (萱萱)
- 王凯再演个古装剧吧,清平乐的皇帝太好看了。 ((≧∇≦)/)
- 背景渊源|清平乐 第54集 风雅宋生活雅事之插花-从徽柔采梅插... (无名解忧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