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青年》活动总结。
沉默的风景(随喜。)
23:55,《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青年》活动按照事先设定结束。在一天多的时间里,活动获得了4762人参与,2165人推荐,一共上传了2381张照片。我之前没有想到过,会有那么多人响应这次线上活动,会有那么多人因为信任我的ID而上传了自己的照片。 早在今年春节前,我就发现“逼婚”这个词正在流行起来。流行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里、聚会上的巨大压力。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春节回家不得不面临逼婚的现状,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让人忍受,使得回家之旅在春运之外,又加多了一重煎熬。 而在另外一方面,如同我的朋友一毛不拔所说,还存在着一个更为美好的“桌面上的中国”。无论是在电脑桌面上,还是手机桌面上,网络空间给与年轻人喘息的空间。在这里,不用考虑职业规划、按揭计划、人生路线,以及一切恼人而又无法立即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桌面上的中国里,每个人保有了最大的私人空间,最大限度能够按照个人兴趣行事,更珍贵的是,它比现实中国更为简单、高效、透明、平等、自由。藉由网络的帮助,个人发展的路径比前人更为漫长,沿途的风景也更为动人。相比之下,结婚反而是件无趣的事情,想到它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生活的压力。 父母辈历经赤贫匮乏的年代,他们的看法因而和子女大相径庭。在一个如此变动不安的时代里,生活成本随时日流逝飞速上升。根据他们的人生经验,甚至无需经济学家讲解,他们也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子女越早固定人生形态,意味着在社会生活中越早结束损失---00年的时候,北京四环的房子也才5000块一平米。一个23、4岁的青年如果在那个时候结婚,纵然痛苦一时,但是也比现在人到34、5岁,面对2万5一平米的房子要好。 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宅在房间里,或者被沉重的工作所吞噬,不再如同父母辈一样走出家门,用脚丈量土地,也使得他们产生交际上的困难。一部分人是不愿意结婚,一部分人是想结婚但是没有勇气走出第一步,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艰于找到合适的交往对象,更有一部分人是没有时间也没有人际交往机会。而所有人面临的问题都一样:逼婚。 因此很冒昧地组织了这一次活动,与其被逼婚,不如找寻一下可能。和现实中味同嚼蜡的相亲做比较,在网络上结识彼此大概是现实重压之下唯一算得上还有点浪漫色彩的方式。只是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更没有想到有那么多85后、90后,短暂的欣慰过后,感觉到却是长久的苦涩---如今的未婚一族被逼成什么样子了。 还有4762人愿意相信爱情,哪怕在茫茫网海一试也愿意承担私隐被曝的风险。从一个网络重度使用者的角度来看,说明中国互联网亏欠用户太多。用户为互联网一掷万金,养活了多家上市公司,大大小小各种网站,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哪一家公司能够提供一种令人感觉舒适、体面、轻松、自然的方式让人们交往,了解彼此。而目光所及之处,感觉到互联网提供的服务让婚恋看起来像是一种病,而这服务则是一种治疗疾病的药物。也许,婚恋在今天真的是一种速效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回到Matrix的世界里。 很抱歉这次活动举办得那么短暂,更无法评估它的效果。直到刚刚,我只是在饭否网上收到一句话,某个男孩子对我表示了感谢,因为这个活动他联系上了一位女孩子。4762分之一的几率?我不清楚。我也收到了语气强烈的投诉,要求我为单身的年轻母亲提供一次这样的活动机会,她们也有找寻幸福的权利。是否应该继续下去?我也不清楚。 我清楚的是,人们依然渴望爱情,渴望婚姻。不是那种一餐饭,一杯水那样的爱情或者婚姻,而是稍微需要一点浪漫,稍微需要一点传奇色彩的过程。当自己白发苍苍时,不至于对膝头上的孙儿孙女无话可说。这是我的小小活动所做不到的,我只能让这渴望存在的消息散播出去。 希望有情人无需错过,希望人生绚丽多彩。 感谢诸位! 和菜头 2011年2月15日 《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青年》 http://www.douban.com/online/10730282/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梁从诫:三代都是失败英雄。 (沉默的风景)
- 文学|陈英 | 工作的女人:意大利当代文学中的女性与工作 (沉默的风景)
- 文学|阿城︱张爱玲,适得其志,逝得其所。 (沉默的风景)
- 金马电影大师课 | 李沧东:何谓电影感 (沉默的风景)
- 马世芳 | 重返《8又二分之一》的时代 (沉默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