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的秘密(读后感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
来自:Schadenfreud
Oranges Are Not the Only Fruit是英国作家Jeanette Winterson于1985年的处女作,去年在中国发行了中译版,译名为《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如果没有写论文的必要,我很少第二遍看某本小说,因为前方有太多的书等待着被翻开,但《橘子》成了例外。它是温特森半自传的作品,主人翁就叫做Jeanette。她从小被五旬教的父母收养,母亲是个狂热的教徒,她期待简奈特有日能成为传教徒,“拯救”遥远国度里的异教徒。母亲总是争强好胜,小说开篇打趣地说到,我父亲喜欢看摔跤,而我母亲喜欢摔跤。简奈特在母亲的影响下对宗教也毕恭毕敬,她孩提时的读物便只有圣经和亚瑟王,如果母亲念《简爱》给她,那结尾时一定会被修改的,简会坚定传教的信念,伴随St. John左右,罗切斯特只是未成年时的过往云烟。当然,这个秘密很快被简奈特发现,在那天同时被揭露的还有她被收养的证明书。如果没有简奈特“离经叛道”的性取向,那她的童年及青少年会在宗教的狂热中渡过,适合母亲的一切构想。可在她十四岁在市场看到Melanie时,爱情滋生出欲望的萌芽。在上世纪70年代同性恋在她所处的Lancashire像是种瘟疫,这样的女孩被称作是“被魔鬼附了身”,而她的附身鬼便是橙色那位。小鬼前来报到,让她选择接受众人的“驱邪”还是承认自己,简奈特挣扎着选了后者,第一次的恋爱在她的折中认错中消失了。时间往前推着,她以为会平淡地走下去,但另一个爱人Kate出现了,俩人被发现后又是场惊天动地的“驱魔大会”。简奈特不认输,她曾经就对Melanie说,我爱你如同上帝,宗教与性取向在她看来并未有任何冲突。她不一定要在某场婚姻中结束,而且男人总是有着不清晰的面孔,或着我们都是美女与野兽的现实版,直到到了婚床才发现枕边人原来是野兽。事情得不到母亲想要的结局,于是某日她对简奈特说,这家已经没有你的容身之地了。我本以为她会绝望地在翌日清晨,在街尽头的斜坡上大声哭喊,但她只是遛完狗,然后平静地找了工作——开雪糕车兼殡仪馆的化妆师。之后,时过境迁,她到了大城市,辞去殡仪馆的工作,成了精神病院的人员,因为那儿有间“自己的房间”。当然,某个圣诞她也返家,同家人平静过节。 如果简奈特遇到了棘手的难题,母亲便会塞给她橘子,然后说,来吃一个橘子。她曾经怀疑过,这世上并非只有橘子这一种水果,而我们的生活也并非从他人的模板中印刻而来。每个人的生活常态应该是多彩的,并且不能用任何的菠萝或苹果来代替橘子,任何权威都会戕害个体存在的丰富本源。于是,她选择逃离母亲的“橙色风暴”,亦如在书中温特森穿插进的巫师与养女的故事一样(温特森在小说中不止讲了她哀艳的童年及少年,里面还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神话,例如亚瑟王与圣杯骑士,寻找完美的王子,罗盘形的花园,以及我最爱的四面脸国王),养女毅然离开巫师的城堡,并试图寻找传说中的国度。或许,母亲会同巫师一样,变成老鼠在简奈特临行前穿根线在她的衣扣上,以后她拉拉线她就得返回,但她确实踏出了这一步,对母亲的狂热产生了疑问。母亲固执地认为曾经在巴黎认识的皮耶只是场误会,哪来那么多浪漫,当你自以为感到受到恋爱魔力的支配而晕眩时,那会是你身体另一个器官在作祟,例如她突发的胃溃疡。她不相信爱情,但却崇拜权力,于是宗教成了她实施统治欲望的最好武器。但简奈特不这么看,她认为母亲不应将多元了解在单一之中,而爱且只有爱才是通向永恒的途径,你不能纵横捭阖地支配他人而不去爱她,我们需要某人来爱我们直到死亡,但同时我们也要付出。虽然,温特森说这本书是想对曾经做个交代,通过写作来了解发生的一切,并试着原谅。但在小说快结尾时我看到她的“无法原谅”,那便是背叛。母亲为了“驱魔”竟然公开承认魔鬼作祟就是因为教堂里女性权力的增多,而Melanie也否认与她爱过的事实。历史是什么?它只不过是被抽丝剥茧后得出的想得到的“事实”,她相信别人对她转述的事实,同时也相信其它人看到的事实,但最终在自己理解来却如同三明治一般,还加上了芥末的作料。历史像个吊床,编得纵横交错,并且随风摇摆没有定数。我们要承认的是过去自己做过的事,且只对自己有所交代。爱人变了模样,现在Melanie长得像棵植物,没了感情,过去也被她抹平。简奈特疑惑着这就是自己曾经爱过的女孩,但她不否认那份爱,她恨的是Melanie将经曾经看成茶杯里的风波,而这恰是种背叛。 橘子的另一个秘密是勇敢,这也是让我如此痴迷它的原因。简奈特勇敢地接受,勇敢地出走。温特森后来边工边读,还上了牛津。有些事真的难以想象。镇上除了简奈特还有跟她类似的性别“逃犯”,她们或选择缄默,或远走他乡,简奈特选择承认。我时常想调换位置我一定没有她勇敢,她成了某种灯塔,强光亮眼,指示着来人的方向,并且在风中大声疾呼“来,吃一个橘子,我们接着赶路!”这便是简奈特,这便是温特森。她伫立在街尽头的山巅上,固执地回想着关于过去的种种,而我在她的文字里看到了某种对生命的理解,它是狡黠的,是热情的,是旺盛不衰的。温特森这样地活着,灿烂、热烈,她似乎有用不完的能量,至今她仍写作,并且专栏,官网上的博客无一落下。《橘子》给了我一种难以表达的感动,我总是稀罕着后两页,拖着不看它,不结束这本书,但我知道温特森还为读者准备了另一桌饕餮大宴,上面的主菜是樱桃。(《樱桃的性别》Sexing the Cherry是温特森的另一本小说) 后记:书里的各种神话第一次看时很闹心,好好的故事被作者活生生地切得支离破碎,但第二遍时我却突发奇想地想看里面所有的奇幻故事。捡其中有意思的来说。 1. 四面脸国王。从前有个国王,他的王宫是天下最有弹性的材料构建的。某日,臣民为他贡上一个迷你型戏剧舞台,上面轮番上演着悲喜剧。国王长着四面脸,于是他日夜兼程地欣赏着表演,企图有日能将它们看完,最终他认识到上面没有一个表情是唯一的,人生是悲喜剧交替着,永不中止。 2. 寻找完美的王子。故事如我给它的名字,王子为了寻找完美花了不少力气。但这不过是他的臆想,这世上根本没有完美,你所爱的必是某种缺憾。 3. 罗盘型花园。有个花园里长着奇怪的植物,树上的树叶是按照罗盘长的,一圈一圈缠绕不尽。花园中心不远的地方有个日晷,而中心是一个树叶各长一边的果树。一边的果实中间分开是疗伤的灵丹,而另一边是垂直分开,是致死的毒药。不管你选择哪种,一旦选择就必须离开花园,而返回的路途永不能寻回。 末了,我爱温特森!可能能读书的时间有限,但在这些日子里,有温特森这样的作家帮着做的美梦我稀罕着,获得力量。温特森还是个未被走进的花园,如果同学有兴趣完全可以研究,据我草草地观察,她在国外受关注度很高。而我在她官网上看到她完成了自己的自传,说是今年发行,华丽的一手资料,以温特森热烈四射的生活这样的研究不愁没有新奇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最新讨论 ( 更多 )
- 读《偷窃》有感 (小兔儿)
- 温特森的短文节选:艺术与生命(从别处偷来,大家欣赏) (Schadenfreud)
- 超人不超 《superman》观后感 (泥巴)
- forever friend 《将爱情进行到底》观后感 (泥巴)
- 《a room with a view》读后感 (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