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哲学的批判

随便看看

来自:随便看看(subject to change)
2007-07-13 13:07:1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3 14:32:38

    没有啊,我是以哲学的观点来说的。 当然我没有详细论述我的论点。 比如物自体这个概念,它的产生就很想当然。如果你认真思考一下,什么是物体,什么是存在,就会觉得这个概念的提出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 还有精神,物质的分离,从笛卡尔开始,其推论就很不严格。没有什么严格的哲学可以证明精神和物质是可以分离的。甚至,哲学家在用这两个概念的时候,都不能真正知道其含义。所以整个德国的唯心论都是想当然的。其根基就是不可靠的。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3 15:03:48

    物理学懂得并不多,但基本物理学是知道的。您的意思好像您懂超弦似的。别拿这些吓唬人了。哲学家对物理一般不会比常人多懂多少。

    物理学很多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之上的。它的严密性和哲学里的“严密性”是不一样的。

    是的,你可以这么理解,我这里的哲学主要指的是所谓的形而上学。至于实在论,您就别乱扣帽子了。争吵没什么意思。真正的讨论欢迎。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3 17:55:37

    精神,意识,存在,物质,真理。。这些概念只在一定的范围内才有意义。超过这个范围寻找其“终极”意义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是语言本身的问题,而是人类自身的问题。也就是说,人类有先天的局限性。(人类有局限性) 德国人的唯心论,包括以前的哲学毛病就在于什么都敢讨论,而且都觉得自己是绝对真理,都有“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说,哲学家应该休息的意思就是说,超过这个范围的领域是不可讨论的。而哲学家还在顽强地讨论着(是吗?)。所以该休息。

    从传统来看,哲学的意思,大概就是指的是形而上学。这个词的意思也在变。但如果形而上学这部分被消解了,其实哲学可讨论的部分都慢慢被其他学科所替代。

    完全抛弃哲学是不可能的,但目前的尴尬局面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的领地越来越小了。以前有的,一部分现在变的不可讨论,一部分被其他学科替代。

    另外,你说,“就好像你说物质精神两元,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的,但其实不需要,这个素材本身就是独立的客观实在,并和外界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的,而哲学对历史的贡献,恰恰就在这个薄薄的若即若离里实现的。 ”

    这个我不能同意。素材本身要“有意义”才是有讨论价值的。唯物论,唯心论,这些词汇也都被彻底消解了吧?所以目前已经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当然在历史上有讨论的价值,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个素材是“有意义”的,觉得物质和精神是有意义的。为什么现在还有这么多人不断来讨论康德等人的东西??这难道不是哲学爱好者不思进取的表现吗?以为在探求“真理”,实际已经被历史甩到了身后。

    我宁可把哲学建立在这么一个模糊的“小山村”,它是模糊的,没有绝对先验的东西,在这个小山村里,根本没有精神物质存在真理这些概念,如果有,它的意思也是模糊的,慢慢变化着的。总之,它的特点就是模糊,不一定“真实”,但这就是他的特征,是它不能摆脱的。就像宇宙一样,浑浑沌沌,无边无际,没有开始,没有终结,但在一定范围内,它有某种程度的“清晰”。

    不过还是要谢谢您的回复。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3 17:57:25

    你说的对,有点炒作的嫌疑。 "不是P话的哲理."?什么是P话?有点悖论的意思吧。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3 18:00:24

    Linn, 你还不懂所谓的“哲学”。但谢谢你的回复。 我主要说的是逻辑上的严格。“精神”“物质”的对立现在看来是无意义的说法。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3 20:01:30

    我是准备闭嘴,在闭嘴之前想看看和我差不多的人或者比我在这方面知道得多的人的观点是不是和我一样。 讽刺对我不起什么作用,也不能打击我,除非你有什么值得讨论的观点。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3 20:07:17

    Linn,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哲学自信,否则他的哲学就是有问题的,就需要看书,或者思考。 我就是因为不理解一些观点才看这些哲学的东西的,现在暂时给自己找了个比较合理的想法而已。我是希望在这里证实一下。 为了看哲学而看哲学是不明智的。 ps,对科学的了解虽不多,但一些科学的基本观念时了解的。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5 11:38:59

    Linn,

    你有点搞错我的本意了。但这也不能全怪你,我写的也不是很清楚。

    我不否认历史上哲学的作用和其价值。

    但为什么许多当代的大哲学都厌恶形而上学甚至哲学呢?

    记得大概是罗素有一个例子,他说,一个典型的问题是“世界是如何开始的?”

    但这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原因在于,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混淆了概念。其实对许多类似的古老的形而上学问题,你都可以这么来处理。比如,就这个问题而言,在试图回答之前,先问问自己,到底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开始?就会发现这个问题是个伪问题。

    再说说“精神”这个词。我们从笛卡尔开始,按照笛卡尔的推理,“精神”是个独立于肉体的东西。这几乎成为了近代哲学的基础。

    这里的精神,大概指的是每个人的自我意识,而不是神经系统。

    这个独立于肉体的精神的提出,影响了几乎整个近代哲学。

    笛卡尔的初衷是好的,因为感官往往欺骗我们。笛卡尔是为了找到一个“坚实”的基础。他找到了,并影响了后世,他是伟大的。

    但现在来看,他的推理是错误的。对这个错误的发现,并不是你所说的,是通过科学的证明。而是通过逻辑本身证明的。科学起到了参考的作用。

    科学对自我意识的如何产生还没有什么结果,在相当相当长的时期内也不会有什么结果。“自我意识如何产生”还是个不可知的东西。

    所以,合理的讨论是,可以用“自我意识”这个概念,但假定它独立是毫无根据的。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说法,不存在一个独立的“我”,“我”即“我的世界”。按我的理解,就是说“我”的产生是以“世界”为参照的,他们是同时获得的,在逻辑上不可分离。

    近代哲学的问题就是试图讨论这些不可知的事物。

    当代哲学似乎已经完全把形而上学消解掉了,消解的意思大概就是指证明了其无意义。这是了不起的进步。

    我们应该珍视这个结果,不应该把目光停留在这些不可知事物的讨论上了。类似“世界是如何产生的”?“什么是存在?”,“什么是真理?”等(我们只能说,地球如何产生?银河系如何产生?宇宙如何产生?当然假定宇宙不是指全部世界)。至于什么是表象,意志,范畴。。,等都是笛卡尔“精神”的衍生物,是想当然的,应该被抛弃。

    比如说,研究康德的学说,本身是好的,也是在求知。但其价值类似吸毒。除非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

    如果只是消遣,也没什么不好的。但生活本身才是最好的,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上更好。毕竟现代哲学已经差不多替我们排除了形而上学带来的苦恼。实际上,大概可以说,现在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宣判了传统哲学的“死亡”。

  • 随便看看

    随便看看 (subject to change) 楼主 2007-07-15 21:43:39

    gentboy,你的批评只是断章取义。我确信我比你想得了解得更多。

    庄周梦蝶当然是有价值的,但用现在哲学所达到的水平,这个问题已经被消解了。

    “对了”一词,是日常的话,说有炒作嫌疑我愿意当作一种幽默来承认,只是觉得没什么,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过分话。

    “我是谁”是个伪问题,请三思。

    其它得就不一一解答了。你显然比我更不了解哲学。

    你认真看看我所有的发言,就会知道你对我的批评根本不是有价值的批评。

    不过还是谢谢你的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5476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