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勃朗特书信

菲娅

来自:菲娅 我愿为你带一株石楠花
2007-07-14 15:05:0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7-07-15 09:59:02

    感谢菲娅,我也会贴上一些Charlotte的书信选摘的。不过是从其他一些传记~

  • 菲娅

    菲娅 我愿为你带一株石楠花 楼主 2007-07-15 10:51:34

    那好啊^^先通报一下,我打算抽空把夏洛蒂对奥斯丁的几次评论打上来,忆秋想贴上什么来呢?

  • 菲娅

    菲娅 我愿为你带一株石楠花 楼主 2007-07-15 20:51:01

    补充一下,乔•亨•刘易斯(1817-1878)是当时以为相当权威的作家和批评家,著有《歌德传》、《生活与思想问题》等书,与利·亨特合编《领袖》杂志,后与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结为终生伴侣。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7-07-16 18:31:29

    想到一块儿了……

    那我准备贴夏洛蒂给艾伦·纳西的信。艾伦是夏洛蒂的终生挚友,这封信主要是夏洛蒂给艾伦关于读什么书的建议。少女时代的。

  • 菲娅

    菲娅 我愿为你带一株石楠花 楼主 2007-07-16 20:18:23

    那我们就分头开始吧,我会在顶楼更新的^^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7-07-17 09:48:06

    致埃伦·纳西 (1834.7.4 那时候夏洛蒂18岁)

    如果你喜欢读诗,就读第一流的诗:弥尔顿,莎士比亚,汤姆逊,哥尔斯密,蒲伯(如你愿意读,我可不喜欢他),斯各特,拜伦,坎贝尔,华兹华斯,骚塞。埃伦,可不要被莎士比亚和拜伦的名字吓坏了。这两个都是伟大的人,而他们的诗恰如其人。你会懂得怎样去芜取精,最精彩的段落,总是最纯净的段落,而那些坏事则无一例外是令人厌恶的,你读过一遍之后,就再也不像读第二遍。撇开莎士比亚的喜剧和拜伦的《唐璜》不要读,也许还有《该隐》,虽说这是一首辉煌的诗;余下的尽可放心大胆去读。谁要是能从《亨利八世》,《理查三世》,《麦克白》,《哈姆雷特》和《裘力斯·恺撒》里面找到邪恶的东西,那么这人的心灵必是腐朽透顶。司各特的甜美、豪放、浪漫的诗篇,对你绝不会有害处;华兹华斯,坎贝尔,骚塞的诗也一样。骚塞的诗,至少大多数是如此,他有些诗当然是要不得的。想读历史的话,就读休谟,罗林,以及《世界史》,假如你读得下去,我是从来读不下去。想读小说,光度司各特就行了;在他之后,所有的小说都一文不值。想读传记,就读约翰逊的《诗人传》,博斯威尔的《约翰逊传》,骚塞的《纳尔逊传》,沃尔夫的《遗迹》。想读自然史,就读彪伊克和奥杜邦,还有哥尔斯密,以及怀特的《塞尔博恩史》。想读神学,你哥哥会给你指导。我只能说,坚持读那些经典作家的书,不要赶时髦。

  • 菲娅

    菲娅 我愿为你带一株石楠花 楼主 2007-07-19 18:36:59

    三联版《夏洛蒂.勃朗特书信》中,有关夏洛蒂对奥斯丁的评论已全部上传完毕。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7-07-19 19:22:51

    很想谈一下夏洛蒂与奥斯丁,但三两句话定是说不清的。因为性格与人生经历使然,我感觉,夏洛蒂对奥斯丁自始至终抱有一种“傲慢与偏见”——就像我们每个人对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所会抱有的一样,而且,我相信,夏洛蒂拥有更丰富的理由支持她对于奥斯丁的看法。 同样,奥斯丁的爱好者,那些不认同勃朗特们的,也对于(尤其是)《简爱》不屑一顾。 我想,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同样著作丰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英伦文学的不朽的女士的各自(我相信)截然不同的生命曲线,我们对于其中任何一方都不会有鄙夷之辞。因为她们的著作在150多年以后仍被证明是伟大的——或许皆有不完美之处,但正因为其不同的风格,她们带给我们的裨益就愈发丰富多彩。

    ========================== 接下来,我准备上传夏洛蒂与骚塞的通信。大家可以来看一下骚塞先生那个“著名的”论断。

  • 菲娅

    菲娅 我愿为你带一株石楠花 楼主 2007-07-20 17:32:06

    我们总想到一块,嘿嘿,那就等忆秋贴上来了^^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7-07-22 18:48:24

    1837年夏洛蒂和弟弟布兰威尔大约在同时给文坛的著名诗人写了信(前者寄给骚塞,后者寄给华兹华斯),让他们评判自己的文学才华。与弟弟充满混合着粗俗的阿谀、连篇辱骂的语气的信所(显而易见)得到的结果不同,夏洛蒂遭遇的待遇稍好些。夏洛蒂后来对盖斯凯尔夫人说,他的回信是“和善的,可钦佩的,不过有点严厉。当夏洛蒂写信向他致谢时,他甚至寄来第二封信,一封更为亲切的信。他认为,夏洛蒂拥有“而且相当可观”诗的才赋,但他感到,她沉湎于白日梦是古怪而危险的。

    1837。3 罗伯特·骚塞 致 夏洛蒂 …… 你惯常沉湎于其中的白日梦,很可能会招致心理失调;由于世上一切习俗在你看来都是平淡无味,而且毫无裨益,因此你越是这样,你就越不适应这些习俗,也不适应其他任何事物。文学不能也不应成为妇女的终生事业。她在她应尽的职责方面做得越多,就越无闲暇从事文学活动,即便作为一种才艺和消遣亦是如此。你现在尚未负起那些职责,等你负起那些职责时,你就不会那样热衷于成名了。你不会到想象中去寻求刺激……

    1837。3。16 夏洛蒂 致 罗伯特·骚塞 …… 不过,我稍事思考并反复读你的信后,前景似乎渐渐明朗起来。你并没有禁止我写作,你并没有说,我所写的东西毫无价值。你只是告诫我不要陷入这种谬误:为了想象的快乐而忽略实际职责,为扬名而写作,为出人头地的自私的刺激而写作。你亲切的允许我为写诗而写诗,在我完成了分内职责以后,可以去寻求那种单纯的、引人入胜的、美妙绝伦的喜悦……

  • 菲娅

    菲娅 我愿为你带一株石楠花 楼主 2007-07-22 19:33:14

    偶尔在网上找到夏洛蒂的这份信,现贴过来:

    先生,——不回复您的来信我就不安心,虽然我当突地给您写了第二封信,可是我必须对您那友善而睿智的赐教表示感谢射。我从来不敢奢求能收到这样一封回信:它语气体贴,让人精冲振奋。我不得不控制住自己的感情,否则,您会认为我的热情有些傻气。

      第一次仔细阅读您的来信时,我只感剑惭愧和懊丧,我怎么能烦您审阅我的愚作。一想到那些写满诗句的稿纸我两颊就发烧,我曾为这些诗感到欣喜万分,但现存我只是迷惑疑虑。可是,我思考一阵后又反复读了几遍您的来信,这时前景似乎明晰起来。您没有让我停止写作;您没有说我的诗毫无可取之处;您只是反复劝诫我不要愚蠢地只顾着想象的乐趣而忘记真正的职责;不要只为名声而写;不要只顾寻求模仿快乐而写。您好心地要我为诗歌本身写作,不要耽误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只为追求那种独一无二、让人着迷、近平完美的满足。先生,您也许会觉得我很傻。我知道我给您写的第一封信全是胡言乱语,可我并不像信中所描绘的那样:游手好闲,异想天开。我父亲是位牧师,收入虽有限,但足够养活家入,我是他最大的孩子。虽然在其他方面他不能给我太多,但在我的教育问题上却是倾其所有。因此,从学校毕业时,我认为自己有义务去当家庭教师。做了家庭教师就有足够多的事情让我去考虑和处理,再没有时间去胡思乱想。坦白地说,每到晚上,我的确在思考,但我从不让任何人受我思想的干扰。我平时小心谨慎,避免表现出丝毫聚精会神和古怪的样子,因为这可能让那些和我住在一起的人猜出我所要追求的东西。我听从父亲的忠告——在我还是孩子时,他就给我忠告,他语气友好,才智丰富,这和您来信的语气完全一样……我已做出努力,不仪要注意履行一个女子应尽的所有职责,还要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我并非总能成功,因为有时候,在我教书或做针线活时,我倒更愿意去读书或写作,但是我努力克制自己,这种努力的最好回报就是父亲的表扬。让我再一次向您真诚致谢。我相信,我将不再殷切期望自己的诗作发表。要是滋生了这种愿望,我就看看骚塞的来信,将它抑制住。单是给他写信并收到回信就足以使我引以为荣。这封信是神圣的,除我父亲和弟妹们外,谁也别想看到它。我再一次感谢您。我想这样的事将永远不会再发生了,要是我能长寿,以后的三十年,我将把它当成一场美梦铭记在心。那个被您怀疑是伪造的签名确实是我的真名,因此我必须再一次签下它。                     夏洛蒂·勃朗特                      1837年3月16日   附言:另外,先生,请原谅我再一次给您写信,我是忍不住才写的,一方面是告诉您,我非常感激您的好意,另一方面让您知道您的忠告没有白费,尽管开始做起来非常痛苦和不情愿。                           夏·勃

    引自 http://www.ilucking.com/zhai.asp?zhaid=383

  • 正

    (被管理真令人窒息) 2007-12-01 19:23:58

    这个夏洛蒂·勃朗特果然就跟我想象的一样令我害怕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7-12-01 20:32:02

    哦,此话怎讲?我觉得夏洛蒂还是蛮贴近我们的~

  • 枕草子

    枕草子 (想去远行) 2008-02-18 16:14:41

    在我眼里夏洛蒂一直是位温柔宽厚的长姐

    当然也肯定有人觉得她是个又丑陋又乖戾的老处女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02-18 17:53:13

    要和ls的朋友握手! 虽然《简爱》很有名,但现在对它诟病的越来越多,而夏洛蒂也似乎及不上妹妹的人气。我曾经也只倾心艾米莉,但细读了几本勃氏传记,越来越发现夏洛蒂是个更有责任心的,更坚强的人。艾米莉可以不就医,固执得不考虑家人的感受,可以撒手人寰得如何决绝,但夏洛蒂却要挑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比不胜枚举的简爱的演员更矮小,(也许)更不美,但她从来没有置自己长姐的身份不顾,她不能寄希望于简爱般的爱情,只能做家庭教师,艾米莉和夏洛蒂都不适合做教师,我不相信夏洛蒂忍受的痛苦就比艾米莉少到哪里去,但她总是坚持的那个。因此我倒更喜欢她了。

  • 月照

    月照 2008-02-19 00:00:55

    最早发现艾米莉的天才并认为它们高于自己的也是夏洛蒂,艾米莉可以完全沉浸在她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不理会世俗的一切,(悄悄说一句,这一点上我蛮羡慕她的).但是夏洛蒂就不可以,为了她的家人她不得不想法谋生,规划她们的未来,真真是尽到了一个长姐的责任,也尽了一个女儿的孝道.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02-19 17:47:07

    不过夏洛蒂并不理解《呼啸山庄》(同样她也不欣赏安妮《怀尔德菲尔家的房客》的题材,是不是她不大喜欢过于尖利的内容?)夏洛蒂慧眼识金的是艾米莉的诗情。

  • 月照

    月照 2008-02-19 23:04:28

    她不理解那两部书,我同样也想不出她为什么不理解. 在某个帖子看到过说是好像夏还抄袭了安的房客的某些内容,不知是真是假,也不知是哪一部分.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02-21 18:07:19

    如果说三姐妹的互相分享创作心得也可以被称为抄袭的话……

  • 枕草子

    枕草子 (想去远行) 2008-02-22 21:02:00

    忆秋作为一位呼迷能肯定夏洛蒂的人格真是一件相当难得的事情

    因为我知道很多呼迷恨不得说夏洛蒂是谋杀妹妹的凶手

    夏洛蒂当年虽然没有完全理解呼啸山庄,但还是欣赏她的

    说到抄袭安,不知道说的是夏洛蒂哪部作品,房客我是看了的,至今没发现夏洛蒂哪部作品有类似她的痕迹,当然也许是谢利,因为我还没看过那本书

  • 月照

    月照 2008-02-22 23:07:41

    "因为我知道很多呼迷恨不得说夏洛蒂是谋杀妹妹的凶手"

    这个也太夸张了吧,我感觉她们姐妹几个感情应该还是很好的,如果夏的两个妹妹一直都在的话,她最后也未必会接受求婚的.

  • 枕草子

    枕草子 (想去远行) 2008-02-23 02:14:23

    关于谋杀的说法,风行了很久了,最初是从外国那些不负责任的所谓研究者那里传出来的,现在呼啸山庄吧里还有很多人支持这个观点 有个人还写过长长的好几篇类似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文章来解读呼 认为耐莉影射夏洛蒂,然后呼这本书就是透露了耐莉害死了所有人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02-23 16:53:33

    天哪,那个谋杀论惊悚到我了……

    我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说我没有错过什么国内勃朗特姊妹著作及相关传记。我能非常极其肯定地说夏洛蒂完全对妹妹是一个长姐的关心疼爱...那个论断完全是空穴来风...自从20世纪中旬(大抵是这个时间,具体记不清)对艾米莉的评价直线上升后艾米莉热就持续升温,她个人及作品的神秘感吸引了一大批拥护者(我是其中一个),但有些人就会贬低夏洛蒂以提高艾米莉的地位……也许艾米莉的作品是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吧,但在姐妹情深上做文章,给夏洛蒂这么个莫须有的罪名简直是...太过分了...

    是爱情“害死”了凯瑟琳、伊莎贝拉,这和奈利毫无关系,太可笑了,竟然把爱情极致痴狂的后果怪罪到一个旁白身上...

  • 枕草子

    枕草子 (想去远行) 2008-02-23 21:18:24

    来来来,奇文共赏析一下

    http://hi.baidu.com/csh1122/blog/item/72944466249e1026ab184c90.html

    他果然还加入了刘心武的圈子,我的感觉真没错啊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02-24 09:37:36

    好友可见版= = 呃,其实我有点不敢看...如果说那些强词夺理会对我毫无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本人中国文学知之甚少甚少,究竟刘心武如何解读个红楼法,还得来日请教朋友。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02-24 09:42:42

    忘了说了,同意月照的观点,要是两个妹妹还好好地活着,三姐妹快快乐乐地生活着(那是文学界大大幸啊)夏洛蒂可能就会遵照少女时代的概念,就不嫁人了。(不过尼克尔斯先生还是蛮好的……但他让玛丽泰勒烧了夏洛蒂与她的通信真是……当然有其道理,好吧,也给我们了一个并非完全曝露在世人眼下的夏洛蒂)

  • 枕草子

    枕草子 (想去远行) 2008-02-25 01:04:33

    啊噢 原来没有了,早知道就把他们拷贝下来了,这人想像力还是挺丰富的 居然他也知道自己措辞愚蠢了,真是难得啊

    但他和刘心武都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伟大的作品不可能靠单纯而狭隘的复仇心而催生,一部伟大的作品也不可能是为一个巨大的阴谋而存在的

    如果看了这些隐射会受很大影响的话,那我想也许你对艾米莉或者说呼啸山庄的境界信心不足,呵呵

  • 枕草子

    枕草子 (想去远行) 2008-02-25 01:08:21

    其实我倒不觉得她跟两个妹妹生活在一起就会更幸福

    她们的状态就会一直是“快快乐乐”的

    她们就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

    这都是不一定的

  • 命运像个神射手

    命运像个神射手 2008-06-22 22:19:39

    三姐妹我最喜欢夏洛蒂勃朗特了,不过以前查有关的资料说她是个“欲”女,当然不管怎样她的小说都是优秀的。

  • 命运像个神射手

    命运像个神射手 2008-06-22 22:36:10

    我认为夏洛蒂勃朗特是有意识的妒忌简奥斯丁的影响力和才华,当然这就存在相当的傲慢和偏见。对于一个普通的女子来说这再正常不过了,夏洛蒂勃朗特也不过是个女人,她的心性也会跟常人高多少呢?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06-24 11:07:03

    夏洛蒂不欣赏简的小说,我觉得是因为两者的生活环境太不一样了~

  • 命运像个神射手

    命运像个神射手 2008-06-24 21:24:30

    可每个人都有私欲,即便夏洛蒂和简的生活环境不同,她同样存在对简的偏见,不过我倒觉得夏洛蒂写的《简爱》比简的《傲慢与偏见》要深刻的多一些。当然简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好像20岁写的此书.

  • 沉默的海浪

    沉默的海浪 (星辰大海 人间烟火) 2008-10-14 17:28:46

    生长着茂盛石楠的荒原上同样也造就了与环境相似的性格,夏和简根本不是一种人,所以不能够相互理解和欣赏也很正常!谁没点偏好,哈哈

  • 沉默的海浪

    沉默的海浪 (星辰大海 人间烟火) 2008-11-04 12:15:50

      秋说的对,我觉得夏根本无意去妒忌 简奥斯丁,因为奥斯丁本也没啥好让她妒忌的,夏比她要睿智和深刻,而奥斯丁在写作中有自己擅长的方面,奥斯丁所看重的东西并不是夏所看重的……夏就算是对她存在傲慢和偏见也是因为观念差异所致,里面没有人品问题。人嘛,都是这样——找到知己就猩猩相惜,彼此称赞,甚至相互爱恋;不幸相反的话,就存在彼此看不顺眼的可能咯,呵呵。 我也同意月照的猜测——倘若夏不是失去了妹妹们,她或许会和她们一起相守到老,因为她们一直都是如此的依恋一起走过的自由、美好时光……似乎从未想到要只因为年龄就要从中走出来,踏进这个复杂的人类社会,逐渐学着成熟和世故。 不过理想抵得上现实的爱情吗?如果

  • zhwj

    zhwj 2008-12-04 23:09:30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圣女还是欲女?(来自“文化先锋”)

    详见此网页所介绍的书:http://tg1a92.mail.163.com/a/j/readdata.jsp?sid=WBwfOVGGKkiGCssQJPGGYsMmescxGPlt&mid=326:xtbBRhWXTEX0K0p4rAAAsM&part=3&mode=inline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d2av8xMQWtkC&printsec=frontcover&dq=Charlotte+Bronte&lr=&source=gbs_summary_r&cad=0#PPP1,M1

    3月31日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150周年忌辰,英国《卫报》近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这位天才作家并不是传记中描述的诚恳、简单、无欲无求的女子,而是一个阴暗、汲汲名利、爱欲强烈的“欲女”。 文中指出,传记《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作者伊丽莎白·盖斯凯尔(ElizabethGaskell)是个罪人,其作品是对读者的误导。 出于和夏洛蒂·勃朗特间的友情以及商业的考虑,盖斯凯尔在勃朗特去世两年后出版的这部传记篡改了主人公的性格和生活。勃朗特的生活“本是那个年代最肮脏、最黑暗、最堕落的表现”,盖斯凯尔却“把她净化成了性冷淡的、死气沉沉的圣女”。 文章称,盖斯凯尔刻意回避了夏洛蒂·勃朗特生活中所有与情爱有关的章节,后者终身挚爱的有妇之夫康斯坦丁·埃热以及曾经的情人乔治·史密斯都在书中被忽略了,甚至与阿瑟·尼克尔斯的婚姻也被简单地一笔带过。 勃朗特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的呢?文章援引了大量当时的原始资料。首先,勃朗特有着强烈的情欲,在给一位密友的信中,她写道:“如果你知道我在想些什么,知道我梦中的那些炽热的形象,你一定会鄙视我,怜悯我。”在布鲁塞尔求学时,她给自己爱慕的已婚老师埃热写过多封热烈的情书,希望引起对方的注意。不过埃热对她的殷勤一直无动于衷。 勃朗特非常渴望成名;虽然长期以教师为业,但她非常讨厌儿童。在一所学校任教时,她在日记中写道,自己每天都强忍着愤怒和无聊,并装出一副和善、有耐性、一丝不苟的样子,她甚至称自己的学生是些“愚蠢的大头怪胎”。成名后,她还在通信中竭力揶揄、叱骂《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 20岁时她曾给“湖畔派”诗人罗伯特·骚塞(RobertSouthey)写信,询问对方对她的才华有何评价。骚塞在回答中高度评价了她的语言,然后又告诫她沉醉于白日梦中会引起精神紊乱,“文学不应也不能成为生意。”勃朗特没有回信。 夏洛蒂·勃朗特1816年生于英国北部一个牧师家庭。《简·爱》出版于1847年,是其第二部小说。

    (以上材料来自“文化先锋·先锋讲习所”,现在又找不到链接了,未知所言可靠否,附录于此,聊备一说。)

  • zhwj

    zhwj 2008-12-04 23:10:37

    多年前写的一段对于《简爱》的评论(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1853174):

    在艺术上,这无疑是一部杰出之作,其笔触细腻,自然熨贴,在心理与性格描写上,它表现为充分的女性眼光。然而,简·爱是愚蠢的,因为她欺骗了自己的感情;简·爱是不健康的,因为她过于自尊——其实是自卑;简·爱是非女性化、非母性化的,她缺乏一个健康女性所具有的温柔心灵的包容性,因之,她无力或不爱强力的罗切斯特;简·爱太敏感于身份、地位和财产,包括容貌和学识,所以,她对于本来已遭受过精神创痛的罗切斯特,必须剥夺其最后仅有的一点可怜的资本:财产、庄园和正常健康的身体。简·爱是残酷的,也许其不自觉于这一点;简·爱式女性的存在,是世间每一位罗切斯特的灾难。爱是无条件的和忘我的,它是心灵的感应和呼唤,它是不可抗拒的。关于这一点,我们有另一位勃朗特所提供的另一个故事,那是简爱的参照,这就是:《呼啸山庄》。 简·爱爱罗切斯特吗?不,她太强调自己了,只有在把罗切斯特变为自己卵翼下的一条可怜的小猫小狗时,她才爱他。试问,这时的罗切斯特,还是罗切斯特吗?简到底爱什么?爱是平等的,这指的是精神与心灵上。然而,简最后对于罗切斯特,却实质是以保护人和施舍者的身份出现的,尽管她似乎否认这一点;并且,简之出走桑菲尔德,当初动机就是害怕自己成为被施舍者。简·爱——简单的爱,她只爱她自己。简·爱是讨厌的或至少不让人喜欢的。但是,简·爱也是可怜与不幸的,她的心灵的干涩与无力,正源于她出生与成长的那个环境,她无力超拔,无能健康地发育和成长,她被环境压干了。 由于简的“虚弱”的强硬,小说从罗切斯特出场以后,许多地方就被扭曲了,中间多少传奇性而不是真实性,比如阁楼上的疯女人、出走、回归等等,验之以生活的逻辑,多么地不自然呢。人物的畸形严重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水准。 关于理解《简爱》,最好能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爱情遭遇,那是何等的孤寂与不幸。有人说,《简爱》,是自卑情结下的产物,设若没有夏洛特有着另一种生活,她将为我们提供怎样一个简·爱的形象呢?

  • zhwj

    zhwj 2008-12-04 23:14:10

    非常感谢二位提供的一些资料。希望有人能翻译这本书: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d2av8xMQWtkC&printsec=frontcover&dq=Charlotte+Bronte&lr=&source=gbs_summary_r&cad=0#PPP1,M1

    尽管不喜欢《简爱》,但一直想写点东西,可惜资料缺乏。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12-05 14:32:06

    C对奥斯丁的态度是“竭力揶揄、叱骂”么?难道非得每个人都认同喜爱奥斯丁么?难道一个妇女,从事着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受过教育的妇女所能从事的体面却又极度卑微的(几乎是唯一的)职业,不能对一个从不用踏上滚滚红尘苦苦寻求饭碗的另一位妇女的生活态度而表达不认同么?

    C说过自己是圣女吗?一个人不能有爱有欲吗?一个没有爱欲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出《简爱》呢?

    一个人,不能讨厌孩子吗?一个讨厌孩子的人,被迫糊口而从事教师职业,为此抱怨,难道就是应该被批判的?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那,夏洛蒂想得到认可,想“成名”(我坚信是作品的“成名”,而非个人的所谓“成名”)就是错的了?

    对于骚赛的评论(大抵意思:文学不应成为一名妇女的终身职业),夏洛蒂回信了!她感谢骚赛给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的评论,并答应汲取其忠告的有益部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中伤着夏洛蒂,或许我知道,我会把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发上来,我真的想为夏洛蒂说些什么,大家也自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吧。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8-12-05 14:58:49

    回那篇简爱的评论

    也算一家之言

    简爱不愚蠢,她忠于自己的感情,因此她最终得以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合。

    简爱自尊,同时她也自卑(矮小,不美,书里写着),但什么时候这两者之间非得画上等号?

    简爱不爱罗切斯特先生?她不包容罗切斯特的乖张脾气?如果你非坚持这一观点不可,那我也无意做什么解释。如果大家都偏好阴谋论调而无视纸张之上的白纸黑字的话。

    简爱剥夺了罗切斯特什么?她离开前,罗切斯特的钱她都不愿意拿,简爱从来不是上帝,上帝决定了疯女人的出现与其死亡,而,简与罗切斯特先生因此,双方都遭受了精神上的巨大打击,如果你非得用蝴蝶效应去解释简的出现导致一表人才的罗切斯特先生的残疾,那倒不妨说那场寄宿学校里瘟疫的漏网是多么的遗憾与罪恶吧。简没有夺取罗切斯特先生的财产,这点我刚才已提过。简从不屑于庄园,简不是伊丽莎白。班特纳小姐,在看到达西先生的华丽庄园时也多少对他产生的好感(这是人之常情,没有任何贬义的意思),简与罗切斯特先生的最终十指相扣是在罗切斯特先生的宅地已化为灰烬之后。

    简·爱是可怜与不幸的,但她的心灵从不干涩与无力!如果她的生活环境与其日后的性格必有因果关系的话,那就是,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她的自尊自爱和不屈的心灵!

    哥特小说本身就是极富浪漫情调的,夏洛蒂不是奥斯丁,她的《简爱》不走乡间几户人家的道路,读者的口味自可以不同,但因为手头的书不符自己的喜好,而指责人物塑造的畸形,即是极不妥帖的了。

    如果说因为夏洛蒂没有得到简那样的爱情,《简爱》就成了自卑情结下的产物,那,那些别的作品与作家呢?我是不是需要再次把简。奥斯丁搬出来做例子?而,又有多少作品不是充满激情与幻想的产物呢?

  • 黑眉下的绿眼睛

    黑眉下的绿眼睛 2008-12-06 21:36:16

    忆秋说得好。

    楼上的同学用《呼啸山庄》做参照和无条件爱情的范例,实在不是个好主意。凯嫁给林敦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因为他比希多金,体面和守规矩吗?这种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无条件和忘我的吗?

  • 沉默的海浪

    沉默的海浪 (星辰大海 人间烟火) 2008-12-08 11:04:42

    “……她太强调自己了,只有在把罗切斯特变为自己卵翼下的一条可怜的小猫小狗时,她才爱他。“不好意思,个人觉得这是纯粹从一个传统社会的男性角度才会发出的看法,这种看法本身就存在是禁锢和缺失的偏颇

  • irisblue

    irisblue 2008-12-08 11:49:43

    支持忆秋,哈

  • 花青藤黄

    花青藤黄 2009-02-05 18:44:26

    我觉得两者说得都有道理。 zhwj的论调很新鲜,我第一次听闻,不过仔细想来还是挺有道理的。不过,我依然和忆秋一样热爱夏洛蒂勃朗特。她的爱情,不同于奥斯丁的理智,她是个有激情的人,可同时她又有极为敏感的自尊,一旦爱情伤及自尊的时候,她宁愿舍弃爱情而保持自尊,这对于感情充沛极为狂热的她来说是件十分痛苦矛盾的事,看《维莱特》,读者甚至能感受到她暴烈得使人哆嗦的热情和最后放弃爱情甚为绝望的灰暗心情,使人不由地怜悯和同情。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09-02-05 19:15:04

    ls讲的很有道理,奥斯丁总是很理智的,安稳的,笔触即使多有讽刺但总能把自我的观点阐述地恰到好处,她从不会把个人的情感暴露出来,即使连丽萃也能暗讽几句。而C在作品里也隐瞒不了自己痛苦矛盾的心理,她不习惯把自己安稳得很好得藏在字句之后(C在《教师》中有过失败的尝试)而这也使她因而不同,因而不凡。一言蔽之,各有千秋吧。

  • 花青藤黄

    花青藤黄 2009-02-05 19:31:32

    我照书搬了夏洛蒂勃朗特写给埃热先生的四封信,就贴在下面吧。

    以下是杨静远先生译的四封信,摘自三联84版的《夏洛蒂·勃朗特书信》

    致康斯坦丁·埃热

    其一(1844.7.24)

    我很清楚,现在还不该轮到我给你写信,不过既然惠尔赖特太太即将去布鲁塞尔,并慨允为我捎信,我感到似不应错过给你写信的大好机会。

    学年即将结束,假期就要开始,我很高兴——我为你感到高兴,先生,因为听人家说,你工作太辛苦,以致健康受损。所以,对你长时间的沉默,我毫无怨言——我宁可再等上六个月得不到你的音讯,也不愿加重你那已经过重的负担。我记得很清楚,现在正是学生作文的日子,跟着就要考试,然后又要发奖——在整个这段时间里,你将被禁锢在教室里,呼吸那窒人的空气,耗尽体力,整日忙着讲解、提问、讲话,晚上还有那么多糟糕的作文要看要改,有的几乎要重写——先生啊!我曾给你写过一封不大通情理的信,因为那时我心里难过;不过以后我再不这样做了。我将努力做到不再自私;尽管我把收到你的信看成是最大的幸福,我仍将耐心等待,直到你乐意并认为是适宜给我写信的时候。同时,我还可以不时寄给你一封短信——你曾经授权我这样做的。

    我很担心会把法语忘掉,因为我坚信有一天还会再见到你。我不知道几时或怎样才能见到你,但既然我切望见到你,我就一定能见到你。到那时,我希望不致在你面前变成一个哑巴——见到你却不能和你说话,那可太不幸了。为了避免这种不幸,我每天从一本通俗体法文书里背诵半页;我喜欢学这门功课,先生;当我念着法语词汇时,我仿佛就在和你聊天。

    最近,曼彻斯特有家大学校聘请我担任首席女教师,年薪一百英镑(合二千五百法郎)。可我不能应聘,因为如果应聘,我就得离开家父,而我又不能离开他。不过,我有一个打算——(当一个人闲居家中,脑子里总不免要不停地活动,希望做点工作,从事某种积极有为的事业)。我们的牧师住宅是一幢相当大的房屋,只要稍加改造,就能容纳五、六个寄宿生。如果我能找到五、六个良好家庭的孩子,我就可以致力于教育他们。艾米莉不大喜欢教书,但她可以管理家务,而且,虽然她性好隐遁,却有一幅好心肠,不会不尽力使孩子们过得舒适。再说,她秉性宽厚乐善。至于秩序、节俭、严格,以及勤勉的工作——凡是办校所需要的一切——我自愿担负起来。

    这,先生,就是我的计划,我已向家父作过解释,他表示赞助。现在剩下的只是招到学生——这是一件颇不容易的事,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远离城市,四周群山环抱,形成一道障壁,人们不大愿意翻山越岭来到这里。但任何不经过困难的事可说是没有价值的;战胜阻难,其乐也无穷。我不敢说我定能成功,但我要试图取得成功——单是这种努力本身就于我有益。我最害怕的莫过于闲散怠惰,没事可干,无所作为,官能陷于麻痹状态。身体闲置不用,精神就倍感苦闷。

    若是我能写作,我就不会感到空虚无聊。以前,我一连几天几星期几个月不停地写作,也并非毫无成果,因为骚塞和柯尔律治——我们的两位最优秀的作家——都曾亲切地对我表示赞助;可如今我视力太弱,不能写东西。要是我再写下去,就有失明的危险。视力减退对我是个可怕的阻碍。不然的话,先生,你可知道我要做什么?——我要写一本书,把它奉献给我的文学老师——我唯一的老师——奉献给你,先生。我常用法语告诉你,我是多么崇敬你,多么得益于你的好意,你的指导;我愿用英语再说一遍。但那是不可能的事,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文学这个行业,对我永远关闭了大门;只有教书这个行业的门还是敞开的。这个行业不像文学那样有吸引力;不过没关系,我将跨进这个行业,如果我不能有所成就,那将不是因为我不努力。你不也一样吗,先生?你希望当一名律师,可是命运或天意使你当上了教师;尽管如此,你还是快乐的。

    请向夫人转致我的敬意。玛丽亚、路易丝、克莱尔怕已把我忘了吧。普罗斯比尔和维多琳原本不大认识我;我可全都记得她们五个,特别是路易丝。她性格多么有特色,小脸儿多么天真可爱啊。再见,先生。

    感激你的学生

    夏·勃朗特、 7月24日

    我不请求你很快就给我写信,因为我不敢打扰你。但你心肠好,不会忘记我在渴望你的信,是的,非常之渴望。好吧,总之,先生,随便你怎么做都行。因为,要是我收到信,而我又认为写这信是出于怜悯,我会深感难过的。

    惠尔赖特太太大概是先去巴黎,后去布鲁塞尔,但她将在布罗纳把我的信投邮。再一次再见了,先生;一说再见,我就感到伤心,即便只在信上。唉,肯定有一天我会再见到你——这是一定的——因为只要我挣够了去布鲁塞尔的钱,我就要到那里去。我将在一次见到你,哪怕只是一会儿。

    其二(1844.10.24)

    今晨我特别高兴——近两年来我很少这样高兴过。因为我熟识的一位先生要到布鲁塞尔去,他表示愿为我带一封信给你,由他面交或经他妹妹转交你,要我放心,信一定会送到你手上。

    我不打算写长信;首先,时间来不及——这信马上就得送走;其次,我怕叨扰你。我只想问问,你可曾收到我在五月初以及在八月间写给你的信?六个月来,我一直在等待先生的信——六个月的期待是很长的,你知道!但我不抱怨,而我这小小的忧愁将得到丰厚的报偿,如果你现在写一封信,交给这位先生——或他的妹带给我,他会万无一失地交到我手里。

    不管信多么短,都能使我满足——只是别忘了告诉我你身体可好,先生,以及夫人和孩子们可好,还有教师和学生们可好。

    家父和舍妹向你问好。我父亲的病渐重了。不过他尚未完全失明。我妹妹们都好,但我可怜的弟弟还在生病。

    再见了,先生,我相信不久就能获悉你的消息。想到这一点,我就喜欢,因为你的和蔼亲切永不会从我记忆中消失。这记忆存在多久,它在我心中激起的敬仰就存在多久。

    你最忠诚的学生

    夏·勃朗特、

    在布鲁塞尔时你送给我的书,我刚把它们全部装订好。我喜欢沉思地凝望着这些书;它们构成相当可观的一批藏书。有伯纳丹·德·圣彼埃尔的全集,有巴斯卡尔的《沉思录》,一本诗集,两本德文书,还有埃热教授阁下在王家文学院授奖大会上的两篇演讲——它们的价值胜过所有其他的书。

    其三(1845.1.8.)

    泰勒先生回来了。我问他有我的信没有。“没有,什么也没有。”“要有耐心,”我对自己说,“他妹妹很快就要来了。”泰勒小姐回来了。“我没有给你带来埃热先生的片言只字,”她说,“没有手书,也没有口信。”

    等我回味过来这话的意思,我对自己说(如果别人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也会这样对他说):“你应该想开些,首先,不要为你所不该遭到的不幸而悲伤。”我竭力忍住眼泪,不发怨言。

    可是,当一个人不抱怨,当他试图用暴君的手腕强压自己时,他的官能时要起来反叛的,他要为外表的平静付出难以忍受的内心冲突的代价。

    日日夜夜,我既不能休息,也不得安宁。如果我睡着了,磨人的梦魇就来缠扰;我梦见你,老是疾颜厉色,老是乌云满面,老是冲着我大发雷霆。

    如果我采取了再一次给你写信的办法,那么,先生,请原谅我吧。要是我不努力设法减轻生活的痛苦,我怎能忍受生活呢?

    我知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一定会不耐烦。你又会说,我在发神经,说我思想阴郁等等。也许是这样的,先生;我不想替自己辩解;我甘受任何责难。我只知道,我不能、不愿听天由命,完全失去老师的友谊。我宁愿忍受生理上最大的痛楚,也不愿让我的心被痛苦的悔恨撕裂。如果我的老师全部收回了他对我的友谊,我就毫无希望了。如果他给我一点点友谊——只消一点点——我就满足了,我就快乐了;我就有理由活下去,工作下去。

    先生,穷人不需要很多东西来维持活命,他们只要求得到富人餐桌上掉下来的一点面包屑。可是如果拒绝给他们这些面包屑,他们就会饿死。同样,我也不需要从我所爱的人那儿得到许多情谊。完整的完满的友谊,我不知道怎样应付,我不习惯于这种友谊。可是我在布鲁塞尔做你的学生时,你曾对我有一点点关怀,我寄望于保持这一点点关怀,就像寄望于生命。

    你也许会对我说——“我一点也不关心你,夏洛特小姐。你已不属舍下的一员;我已经把你忘掉了。”

    那么,先生,请坦率地告诉我这一点。那对我会是一个打击。不过没啥。这并不比不摸底更可怕。

    我不准备重读此信。我这样写下,就这样寄走。不过,我隐隐约约意识到,有些冷静明智的人看了我的信,会说——“她在胡说一气。”为了报复这样的人,我只希望他们把我忍受了八个月的痛苦也来忍受一天试试。到那时候,再看看他们是不是也会胡说一气。

    一个人只要有力量忍受,他就会沉默无言地忍受下去。可是当他力量不支时,他就要说出来,而顾不得斟词酌句了。

    祝愿先生幸福成功。

    夏·勃·

    1月8日

    其四(1845.11.18)

    先生,——沉默的六个月过去了。今天是十一月十八日;我写上一封信的日期是五月十八日。因此,我可以再给你写信而不违背我的诺言。

    夏季和秋季显得无比漫长。说实话,我必须作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把强加于己的自我克制忍受至今。你,先生,你不可能理解其中况味;可是请设想一下,假如你的一个孩子离你而去,远在一百六十海里以外,而你在六个月之内不得给他写信,听不到他的消息,听不到别人谈他,对他的健康状况一无所知,——那你就容易理解这样一个义务是多么苛刻了。我坦率地告诉你,我曾经试图忘掉你,因为怀念一个你非常敬仰但又认为不复得见的人,是太令人神伤了。而当一个人忍受这种焦虑心情达一两年之久,只要能回复心情的宁静,他是在所不惜的。我什么办法都尝试过:我找事情做;禁止自己享受谈到你的快乐——甚至对艾米莉都绝口不谈。但我既没能消除遗憾心情,也没能制服急躁情绪。一个人无力控制自己的思想,成为某种忧思、某种回忆的奴隶,委实令人感到屈辱。我为什么不可以给予你友谊,像你给予我友谊一样——不多也不少?如果那样,我就能保持宁静,保持自由,就能毫不费力地保持沉默十年。

    我父亲很好,但他的视力几乎完全丧失了。他不能读书写字了。不过医生嘱咐说,还要再等几个月,才能试一试做手术。冬天对他将是漫漫长夜。他很少叫苦;我佩服他的耐性。如果命运施加予我同样的灾难,但愿命运至少给我同样的耐心来承受!先生,我觉得蒙受巨大的生理不幸之苦,还不及让我们身边的人分担我们的痛苦来得苦。人们能隐藏心灵的病痛,但侵袭肉体毁坏官能的病患却是掩盖不住的。我父亲现在允许我给他读,替他写了;他对我表示了比以前更多的信赖,这是莫大的安慰。

    先生,我向你提出一个请求:当你回信时,请谈一谈你自己的事,不要谈我;因为我知道,如果谈我,你就一定要责怪我,这一次我想看到你慈祥的面孔。因此,和我谈谈你的孩子们吧。当路易丝和克莱尔和普罗斯比尔在你跟前时,你从不紧缩眉头。也请和我谈谈学校、学生和女教师们的情况吧。白兰施小姐、索菲小姐和茹斯丁小姐都还在布市吗?请告诉我,假期里你到哪儿去旅游过。去过莱因吗?访问了科伦或科布伦茨吗?总之,我的老师,务请告诉我一点什么,随便什么都行。我知道,给一个前助理女教师(不!我不愿回忆我做助理女教师的职务——我否认这个)写信,不管怎么说,给一个老门生写信,对你来说不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但对我来说,却是性命攸关呀。你上一封信支持着我——六个月的营养。现在我需要另一根支柱,你会给我的;并非因你对我怀有友情——那不可能有多少——而是因你有同情心,你不会为了省去片刻的麻烦而让一个人延长痛苦。禁止我给你写信,拒绝回我的信,就是夺去我在世间唯一的快乐,剥夺我最后的特权——这特权是我永不会甘心放弃的。相信我吧,我的老师,给我写信,你就做了一件好事。只要我相信你对我怀有好感,只要我有希望得到你的消息,我就能安心,不会太悲伤。但当长期窒人的沉默使我感到有同老师疏远的危险时,当我一天天等待一封信又一天天失望,把我推向无法抵挡的忧伤时,当看到你的手迹、读到你的教诲的甜美喜悦像幻影般从我眼前消逝时,热病就攫住了我,我食无味,寝无眠,憔悴消损。

    明年五月我还能给你写信吗?我宁愿等待一年,但那是办不到的——太长了。

    夏·勃朗特

    【以下是用英文写的】

    我必须用英文写几句——我愿我能给你写更愉快的信,因为当我重读此信时,我感到它多少有些阴郁。但是原谅我吧,亲爱的老师,不要为我的忧愁生气。圣经上说,“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真的,只要想到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就很难高兴起来。你可以从这封信的语病看出,我渐渐把法文忘掉了,但我能弄到的所有法文书我都读了,并且每天背诵一段。不过自离开布鲁塞尔后,除了一次,我从来没有听到说法语;那一次,它像音乐一样灌进我的耳里。每一个词对我来说都无比珍贵,因为它使我想起了你。为了你的缘故,我全心全意热爱法语。

    再见了,我亲爱的老师。愿上帝保佑你免于特殊的忧患,并赐予你特殊的福祉。

  • lk

    lk 2011-04-18 20:18:11

    借用某个豆瓣影评(具体哪部电影记不太清了)的回复中的一句话:豆瓣真是智者的乐园啊。

    这里的很多人都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像忆秋这样的,写的真好,羡慕!

    赞同忆秋的观点:简·爱是可怜与不幸的,但她的心灵从不干涩与无力!如果她的生活环境与其日后的性格必有因果关系的话,那就是,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她的自尊自爱和不屈的心灵!

  • 忆秋

    忆秋 组长 2011-04-18 22:16:02

    谢谢LS~~不敢当不敢当~~~

  • 雪莱

    雪莱 2014-02-23 03:26:41

    同意

  • 雪莱

    雪莱 2014-02-23 03:42:05

    C对奥斯丁的态度是“竭力揶揄、叱骂”么?难道非得每个人都认同喜爱奥斯丁么?难道一个妇女,从事着维多利亚时代一个受过教育的妇女所能从事的体面却又极度卑微的(几乎是唯一的)职业,不能对一个从不用踏上滚滚红尘苦苦寻求饭碗的另一位妇女的生活态度而表达不认同么?

    C说过自己是圣女吗?一个人不能有爱有欲吗?一个没有爱欲的人,怎么可能写得出《简爱》呢?

    一个人,不能讨厌孩子吗?一个讨厌孩子的人,被迫糊口而从事教师职业,为此抱怨,难道就是应该被批判的?

    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那,夏洛蒂想得到认可,想“成名”(我坚信是作品的“成名”,而非个人的所谓“成名”)就是错的了?

    对于骚赛的评论(大抵意思:文学不应成为一名妇女的终身职业),夏洛蒂回信了!她感谢骚赛给一个默默无闻的女子的评论,并答应汲取其忠告的有益部分。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中伤着夏洛蒂,或许我知道,我会把最近写的一篇文章发上来,我真的想为夏洛蒂说些什么,大家也自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吧。 ——————————————————————————————————

    说的太好了,夏洛蒂·勃朗特女士在我心中的地位是无人可比的,看她的文字是一种陶冶,对于她上面的诋毁真的感觉非常无奈和气愤。在我看来,勃朗特女士是一个骄傲又非常有才华的女人,我看过《夏洛蒂·勃朗特书信》这本书,她曾经在一篇书信里写道,她以后的丈夫是能让她崇敬的人。我感到认同和钦佩。

  • 沉默的海浪

    沉默的海浪 (星辰大海 人间烟火) 2014-03-01 11:26:30

    特别喜欢看她的书信集!她在姊妹中的地位和在文学修养上一样不凡,否则不可能做为伯乐发现了她妹妹Emily那些富有价值的诗歌。人世间的诋毁实在无聊~

  • 豆友uA1-hnEPAQ

    豆友uA1-hnEPAQ 2022-07-05 14:14:25

    很想谈一下夏洛蒂与奥斯丁,但三两句话定是说不清的。因为性格与人生经历使然,我感觉,夏洛蒂对 很想谈一下夏洛蒂与奥斯丁,但三两句话定是说不清的。因为性格与人生经历使然,我感觉,夏洛蒂对奥斯丁自始至终抱有一种“傲慢与偏见”——就像我们每个人对生活中的一些人或事所会抱有的一样,而且,我相信,夏洛蒂拥有更丰富的理由支持她对于奥斯丁的看法。 同样,奥斯丁的爱好者,那些不认同勃朗特们的,也对于(尤其是)《简爱》不屑一顾。 我想,只要我们了解了这两个同样著作丰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英伦文学的不朽的女士的各自(我相信)截然不同的生命曲线,我们对于其中任何一方都不会有鄙夷之辞。因为她们的著作在150多年以后仍被证明是伟大的——或许皆有不完美之处,但正因为其不同的风格,她们带给我们的裨益就愈发丰富多彩。 ========================== 接下来,我准备上传夏洛蒂与骚塞的通信。大家可以来看一下骚塞先生那个“著名的”论断。 ... 忆秋

    简•奥斯丁小姐的小说比夏绿蒂更好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93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