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趣聊|读帝后"真爱"史料,品历史最"绝"🍬(系列三)
来自:扇贝来迟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读同一段文字,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发这个主要是看到说因为这些所谓"真爱"史料,要去改百度百科评论,那我就来劲了。我比不上那些研究历史的教授们和学者们。就我的水平,也就对后宫事还能说点想法,大格局的朝堂的事,自认为说不明白。以下,是我的个人想法。
《邵氏闻见录》
卷二 仁宗初纳光献后,后有疾,国医不效。帝曰:“后在家用何人医?”后曰:“妾随叔父官河阳,有疾服孙用和药辄效。”寻召用和,服其药果验;自布衣除尚药奉御,用和自此进用。用和,本卫人,以避事客河阳,善用张仲景法治伤寒,名闻天下。二子奇、兆,皆登进士第,为朝官,亦善医。
A:看!仁宗为皇后寻找以前救治她的医生,多优美多感动的举动。
B:是的,看到了,觉得很正常呀!且不论时间点“初纳光献后”,温成皇后还未进宫。就说皇后生病了,皇帝为她找来当时在家中医治的医生来治疗皇后的病,这不是正常人所为吗?难道仁宗因为不喜欢皇后就不给皇后看病了?景祐二年(1035)十一月,郭后得了小病,仁宗派阎文应带御医前去诊治,八日(12月10日)那天,郭皇后竟然暴死,年仅二十四岁。郭后作为废后,仁宗都专门派御医前去诊治,更何况是新娶的皇后呢?
卷三 英宗于仁宗为侄,宣仁后于光献为甥,自幼同养禁中。温成张妃有宠,英宗还本宫,宣仁还本宅。温成薨而竟无子。一日,帝谓光献曰:“吾夫妇老无子,旧养十三(英宗行第)、滔滔(宣仁小字),各已长立。朕为十三、后为滔滔主婚,使相娶嫁。
A:看!“吾夫妇老无子”,多优美多感动的话语。
B:所以呢,帝后不是夫妻?还是别人不承认帝后是夫妻,仁宗坚持说帝后是夫妻?让人感天动地了?这里我只看到了仁宗对子嗣问题的辛酸与无奈,让人心疼。诶,谢谢这段史料,我看到温成有宠,英宗就被送回去了,看来仁宗十分看重温成呀!
卷三 嘉佑八年三月晦日,帝起居尚安,夜一更,遽索药,且召后。后至,帝指心,不能言。宣医投药,已无及矣。
加一段《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宋】杨仲良 撰》 三月乙丑,以圣体康复,宰相、臣僚诣东上閤门,拜表称贺。辛未晦,上暴崩于福宁殿。是日,上饮食起居尚平宁,甲夜忽起,索药甚急,且召皇后。皇后至,上指心不能言。召医官诊视,投药灼艾,已无及,丙夜遂崩。
A:看!皇后来了,指心了,多优美多感动的动作。
B: 首先这段第一句说嘉佑八年三月晦日,仁宗白天的身体都还行,到了夜晚,身体突然不适,立即向御医索药并且召见皇后。皇后来了以后,仁宗指心不能说话,宣太医投药,但已经于事无补。我是否可以认为索药和投药之间有时间差呢?所以指心动作,扑朔迷离,是仁宗心口疼呢?还是有话和皇后说呢?后人未可知矣。
卷八 至和间,仁宗不豫,一日少间,思见宰执。执政闻召亟往。吕文靖为相,使者相望于路,促其行,公按辔益缓。至禁中,诸执政已见上,上体末平,待公久,稍倦,不乐曰:“病中思见卿,何缓也?”文靖徐曰:“陛下不豫,久不视朝,外议颇异。臣待罪宰相,正昼自通衢驰马入内未便。”帝闻其言,咨叹久之,诸公始有愧色。又文靖夫人因内朝,皇后曰:“上好食糟淮白鱼。祖宗旧制,不得取食味于四方,无从可致。相公家寿州,当有之。”夫人归,欲以十奁为献。公见问之,夫人告以故,公曰:“两奁可耳。”夫人曰:“以备玉食,何惜也?”公怅然曰:“玉食所无之物,人臣之家安得有十奁也?”呜呼,文靖公者,其智绝人类此。
A:看!皇后为病中仁宗寻找可口食物,多优美多感动的表现。
B:哦,看到了,至和年间(1054年3月-1056年9月),皇后为仁宗寻找白鱼,对皇后贤惠夸一句。温成皇后1054年春正月初八病逝,在1054年-1055年间,仁宗为了温成皇后祭祀问题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可谓是情深了(这部分内容太多,有人专门辛苦收集整理了,有空另外开贴说)。而仁宗在至和年间生病了(不豫旧指帝王有病),你品,你细品!当然这个至和年间的时间如果认为扣的没那么紧密,不想品,也没什么关系。😜
其实这些史料我也认为有我主观色彩在里面,如果有不同意我的观点,可以理解也支持,但要推翻之前很多教授学者观点,证明某和某真爱,我觉得可能还需要努力再多找点有力证据。😃
系列二
系列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第47集|看完这集深感官家配不上丹姝😂 (芝士奶盖)
- 张茂则是太监吗? (一)
- 张贵妃,后宫里不一样的烟火 (萱萱)
- 王凯再演个古装剧吧,清平乐的皇帝太好看了。 ((≧∇≦)/)
- 背景渊源|清平乐 第54集 风雅宋生活雅事之插花-从徽柔采梅插... (无名解忧杂货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