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 :贴什么样的标签,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亦文
5月25日 第29天 (晚)
第十二章 鸟笼效应:所有的改变,都源于潜意识中的另一个你
鸟笼效应”,意思是说如果人偶尔获得了一件东西,就会忍不住去继续添加和这东西有关但自己又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还告诉我们,对于一些事物和行为要有更加果断的处理方式。无论是闲置还是低频使用物品都应该及时处理,避免此后更多地投入。
2.从众效应:融入集体的同时,也会失去自我
这种当个人行为受到周围群体的批判,受到周围压力时,个人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最后和他人保持一致的情形,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从众效应”。
随大流
既不过分地为了突出自我而特立独行,也不因为融入周围的环境而失去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从众效应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权保持自我的见解和选择。
社会生活需要我们融入不同的团体,但是融入不同团队的代价绝不是完全放弃自我的意识和思想。很多时候,有原则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并与其他人“求同存异”,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3.期望定律:贴什么样的标签,就会造就什么样的人
期望定律”告诉我们,我们对其他人的期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都会在无意识中影响到他人的思维判断和行为选择,相应地,对方所展现出的状态、行动后的结果也将大不相同。
他们会使用积极、正向的话语来鼓励学生和员工,让他们获得自信和使命感,并在内心深处产生自我驱动力。
4.贝勃规律:最初受到的刺激越强,以后的反应就越迟钝
我们对于情绪的感知是有一定承受能力的,一定是在平静的湖面中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而在原本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扔下一颗石子,可是听不见一点声响的。
一开始受到家人的照顾越多,对于家人后续的付出感知到的惊喜也就越小。
5.窄化效应:眼睛看到的,未必是整个世界
窄化效应”
是说人因为只关注了某一时刻某一点的偏好,而导致对原来的偏好出了问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观止有话说|观止进天平|苏州名贤范仲淹的桑梓情怀 (冷眼观史)
- 观止有话说|《哪吒2》爆火之后:亲子共赏,阅见成长 (冷眼观史)
- 观止有话说|观止荐书台第449期《人民日报记者怎样写特写》 (冷眼观史)
- 观止有话说|观止荐书台第448期《人民日报记者怎样写纪事》 (冷眼观史)
- 观止有话说|观止荐书台第447期《怎样写活人物》 (冷眼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