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看见我们自己。原来的样子,以及为何变成现在的样子——《婴儿观察》【英国精神分析系列丛书】
来自:雨林
近来重读《发展心理学》的相关书籍,婴幼儿的发展特点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引用这本书的丛书序“由梅兰妮·克莱因开创的这一学派(客体关系),率先关注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婴幼儿与母亲之间的沟通方式。而中国人往往习惯于间接、含蓄的表达,话语中常常包含言外之意,表达的形式也重于言语所直接传达的内容,这相较于西方人表达上的直言不讳,更像是前言语期母婴之间的沟通方式。”
这本书翻译非常的流畅,重点的对于特定婴儿的描述,是很多鲜活的案例。
希望通过读这本书,对于不同的养育方式或是不同的母婴关系,对现实中孩子的成长会带来的影响有所了解。
更重要的是,思考一种建立边界的方式。
期待大家的分享和热烈的讨论。
我们将用一周的时间完成本书的阅读。
想要加入线上的读书小组的可以添加我的微信Yulin_xinli
(请务必注明豆瓣读书,已经添加的小伙伴请耐心等待)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
205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加入小组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创建了一个精神分析与电影理论的跨学科讨论小组 (oral)
- 利亚尔|心身现象是精神病的增补 (子健)
- 建了一个人文社科读书讨论交流群,欢迎参加! (豆友214613919)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与心理学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豆友214613919)
- 出《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和预防之路 》 (囍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