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21.最小行动 by 胡缠
来自:立志成为勉强家(要勤奋。)
1
人们面对生活工作中的难题时有个误区:对方法的关注远超对动力的关注。
动力不够的难题不必解。它对当下不重要(真重要你就有动力了),不需要为此浪费时间和资源。要寻找属于你的,对你真正重要的难题。
再难的题,只要有解,假以时日总能找到。很多题难就难在“需要假以时日”上。有了持续动力,方法总能找到,而且往往不止一个。
这种难题是宝藏,里面藏着当下的你最缺乏的、也是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它们就是你要做的功课。
这样的题目,解题过程比最终的结果更有意义。有了持续的动力和耐心,你才能在漫长的解题过程中坚持下来,一点点完成蜕变和成长。
难题最后的解决,是你能力增长后水到渠成的结果。
带着这个视角,也许你能同意我的看法:动力永远比方法更稀缺,也更珍贵。
2
动力有了,题也审了,该解题了。
解题的方向昨天讲了:自己给自己健康的爱和珍视,自己赋予自己安全感和稳定的价值感。行动起来。
第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行动,从哪里开始行动?
从此刻开始,从这里开始,不必再等待。
《少有人走的路》里,作者描述了什么是健康的爱:“爱是一种意愿。一种通过扩展自我,致力于自身和他人心智成长的意愿。”
带着爱自己的意愿去扩展自身,致力于自己的心智成长。这就是我常说的要“照看好自己”的本意。如果你还没有这么做,那么你可以马上行动起来。
第二个问题:要如何行动?
你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怎样去扩展自我,做什么才是致力于自己的心智成长。健康的爱的关键,是由你自己,而不是别人来定义你的生活和你的价值。
你肯定不会有全部答案。寻找方向,建设和发展自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你只需要找到此时此刻的答案,你真心认同的答案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3
但我确实有一个建议,如果愿意,你可以从这里开始:
“去做那些对你有益,但让自己害怕的事,自愿地,循序渐进地。在这个过程中,记得照看好自己。”
我来解释一下。
斯多葛派代表人物,哲学家塞涅卡说过,“折磨我们的,往往是想象,而不是事实。”处在焦虑和恐惧中的人们看不到这一点,因为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是逃避,而不是面对。这样一来就没有机会发现,正是自己的逃避和自欺才是造成持续痛苦的真正原因。
所以如何做到去面对恐惧和焦虑,看清事实真相,让自欺的幻觉幻灭,是破局的关键。
4
我以前讲过人和动物在面对恐惧和威胁时,会有类似“僵死”的自我保护行为。不过有趣的是,一旦动起来,恐惧就会解除。所以也只有通过行动,你才知道自己原来自己的恐惧是站不住脚的。
这就是我提出最小行动的入手点。它的核心是鼓励人们去进行“带着目的的、自愿的、你能承受的最小行动”。它的第一个好处是就是人人都可以马上开始,行动起来。
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按照自己定义的目标去努力,这本身就是在对自己赋能和赋权,就是在承担照看自己的责任。正因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你将有机会体会到那种没有内心冲突,所有的资源被调动起来,自己从内到外拧成一股绳去战斗的充实和专注。
同样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试错和做中学,你可以研究自己的焦虑和恐惧,逐步破除自欺的迷信。你会获得一点点有关真实世界和自我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一点点信心和勇气。
然后你可以依靠这新获得的知识,技能、信心和勇气,把步子再迈得大一点。
这么持续做下去,直到你能彻底做到面对所有让你焦虑和恐惧的真相,提升能力,并解决问题。
这是从一片雪花变成越来越大的雪球的经历,也是所有人学习成长的必经之路。这同样是一个人扎扎实实提升自己安全感和巩固自我价值感的路。
这就是从此刻开始,从这里开始的含义。
今天就到这里吧,周一见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淡豹评电影《好东西》 (立志成为勉强家)
- 《爱过》——朱欢尘。 (立志成为勉强家)
- 2023。 (立志成为勉强家)
- 情感咨询师Steve微博之《爱是什么》 (立志成为勉强家)
- 崔庆龙1。 (立志成为勉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