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坑,吉他学习分享-从入门到放弃
苑斯特罗夫斯基
不定时摸鱼更新,楼主目前算是玩了两年吉他(当然实际上认真练琴大概只有半年到一年),也是处于一个入门的水平。最近是报了一个线上的学琴班,想从最基础的开始重新夯实功底,对于有学到的好的练习方法会跟大家分享。本帖主要还是为了交流和分享,也会对吉他弹唱做一个全面(尽量)的入门介绍,内容应该会更加偏向于乐理,毕竟吉他手上的活也没什么好说的,闷头练就好了。大家有疑问或者好的建议都可以在下面回复,对于帖中的错误也欢迎指正。

1.简单介绍一下吉他
通常吉他是分为电吉他、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电吉他就不说了,特点非常鲜明,古典吉他和民谣吉他则看上去比较像,实际上二者区别很大,古典吉他要求非常多,从持琴姿势到拨弦手法甚至触弦角度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古典吉他的演奏更加科学严谨也更加优雅。而民谣吉他,也就是这个帖子的主角,则是咱们常见的用来弹唱的吉他,坐着站着跳着躺着只要你能弹得好听都无所谓,当然,咱们还是按推荐的姿势来弹比较舒服。


上面图片可以看到,吉他的演奏由左右手配合完成,左手负责在指板上按出你想要的音,右手则负责拨响对应的弦,这里就要说到吉他的发声原理了。

这张图可以看到最上面叫琴头,中间叫琴颈,下面叫琴箱,竖着的钢丝就叫琴弦,琴颈上这一整块狭长的黑色木板就叫指板,指板上横着并且凸起的金属丝就叫品丝,品丝把一整块指板分成了1品2品3品4品...以此类推。当你的左手手指按在不同的品格上时,你的琴弦就会因为接触到了品丝而被分割成了两段,也就等于我们弹响那一段琴弦变短了,而我们知道琴弦越短振幅越小频率越高,这样发出的音调也越高,根据一定的规律排列,我们就可以得出在哪个品格按响琴弦会发出哪个调的音,这样通过左手不断的变换按弦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得到各种我们想要发出的音调(大部分)。



现在我们知道了吉他的发声原理,也知道了同一根弦上按不同位置可以发出不同的音高,下一章就说说具体的每个位置会发出什么样的音。
7.1日更:
2 音阶(纯乐理)
这一部分纯乐理是比较空洞抽象的,如果大家是为了学习弹唱,觉得这些太繁琐无聊,我建议是可以暂时跳过的,直接看第三节,有看到不懂的内容再上来翻对应的理论基础,我觉得学习最重要的是反馈,新入门的话能够尽快地弹出第一首曲子收获吉他的乐趣是非常关键的,一上来就被堵在无聊的乐理上很容易磨光人的耐心,但是这些乐理也的确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我建议新手入门以动手为主,动脑为辅,先动手,遇到问题就停下来把他搞懂,然后继续练,练累了,再看看乐理夯实基础。
ps:从这里开始我会把一些拓展的部分像这样引用起来,看得懂可以了解一下,看不懂就直接跳过,很多东西你现在看不懂,等后面的知识串联起来你再回头看时一看就懂了。这样方便大家看的时候不会觉得太难太乱。
2.1 音程与十二平均律:
“do re mi fa so la si do” 这8个音大家肯定都知道,有的人还能准确地唱出音高来,从第一个do到第二个do之间的7个音便是我们最常用的大调音阶,记作“1 2 3 4 5 6 7”,以最简单的C大调来说,对应音名记作“C D E F G A B”(对应钢琴上的7个白键),这7个音构成了一个上行音阶,从do到si音调是依次升高,再往上便是下一个音阶的do了,以此循环。那么重要的来了:既然这个上行音阶中每个音是逐渐升高的,那么升高的幅度是否可以量化,然后计算出来呢?

这里就要引进十二平均律了,十二平均律规定了,从第一个do开始到下一个do前,平均地给他分成12段,这叫做音程,每一段叫做一个半音,两个半音叫做一个全音,当然,还有更加详细的音程表,规定了不同长度的音程的不同叫法,具体的叫法暂时不用去记,只要知道什么是“八度”就行了,八度就是从第一个音到下一个同样的音出现时中间间隔的音程(也就是从Do到下一个Do,或者从Re到下一个Re),一共是十二个半音

2.1 这里可以看到其实规则并不复杂,在十二平均律中,音程跨度有几个音那就是几度,比如1到2是两个音,那么就是二度,1到3是三个音就是三度,至于是大还是小,就看中间有没有哪两个音间隔是半音的,比如1到3中间,1到2是全音,2到3是全音,那么1到3就是大三度,如果是2到4,中间2到3是全音,3到4是半音,那么2到4就是小三度。如果遇到六度和七度,那就看是跨了一个半音还是两个半音,我就不累述了。
2.2 大调音阶:
有了音程我们就可以引出每个音距离的远近了,在大调中,音程排列是这样的“全全半全全全半”,请记住这个口诀,以后会经常用到,意思是从1(Do)到2(Re)相隔一个全音,2(Re)到3(Mi)相隔一个全音,3(Mi)到4(Fa)这里开始变了,他们是相隔一个半音,然后4到5又是一个全音,5到6是一个全音,6到7是一个全音,7到下一个1又是一个半音,这样就把12个半音全部分完了,凡是按照这种“全全半全全全半”排列的音阶,我们都统称为大调音阶。
我们上面举例时有提到过C大调音阶,其实意思就是以C为主音(第一个音Do),其余音分别按大调音阶规律,也就是“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排列。

为什么我们举例通常都是用C大调音阶呢?因为CDEFGAB这7个音正好也是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排列的,这样1234567就可以和CDEFGAB完美地对应上,而不用加任何的升降符号(2.2拓展)。
2.2 升降符号:
我们已经知道1(Do)跟2(Re)之间相隔是一个全音,那么他们中间还有没有其他音呢?当然是有的,"Do"升一个半音就是"升Do”,降一个半音就是"降Do",依次类推,升和降分别用♯和♭表示,带升降号的音就是钢琴上的黑键了。

2.3 大调音阶的推算:
举个例子就很容易明白,我们已经知道了大调音阶的排列规律(音程顺序分别是全全半全全全半),现在来推算D大调的音阶,首先第一个主音因该是D,然后第一个音程是全音,D升高一个全音变成E,第二个音就是E,接着第二个音程还是全音,但是E到F之间实际上只有半音,那么还需要在F的基础上继续升高半音,所以第三个音因该是升F(记作“F♯”),第三个音程是半音,升F是在F的基础上已经升了半音,那么它再升半音就得到了第四个音G,第四个音程是全音,G升全音到A,第五个音程是全音,A升全音到B,第六个音程是全音,B到c间隔只有半音所以c还得再升一个半音,得到了c♯(注意这里我用小写的c表示已经升到了下一个八度了),最后第七个音程是半音,c#升高半音得到d。这样就走完了从D到d的一个完整的八度。我们也得到了D大调的音阶排列:D E F♯ G A B c♯ d 我们对比C大调的音阶可以看到,C大调的音阶排列明显更加简洁也更加易懂,这就是用C大调举例的原因。
这里写得比较细,愿意看的朋友建议耐心看完,跟着这个思路走一遍,如果没有疑问,那么说明你已经基本搞懂了大调音阶,如果有疑问,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会一一回复,根据大家的回复我也会不断更正上面的内容,我会写得更加详细或者精简。
3.说回吉他
那说了这么多无聊的乐理,终于又要回到吉他上了,这些都跟吉他有什么关系?
因为吉他和钢琴都是遵循十二平均律的乐器,吉他上面每两个相邻品格之间的音程就是一个半音,空弦和按一品弹出来的音差距是一个半音,同理四品和五品的音差距也是一个半音,这是我们在弹吉他时必须要知道的基础,所有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这基础上的。
比如我们要用C调指法去弹D调的歌,那么要知道C调音阶中每个音都升高一个全音就得到了D调,而吉他上空弦到1品是一个半音,空弦到2品就是一个全音。那么我们直接把变调夹夹在2品,这时候我们直接在2品以下用原来的指法,就可以直接用C调指法弹出D调的歌。这是弹唱中非常重要且最最常用的一点,很多人唱歌不好听其实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音域,比如女声唱陈奕迅的歌原调觉得太低了,高八度又觉得太高了,就很尴尬,这时候通常在原调的基础上升5个(具体升多少可以自己试)半音,就可以很舒服地唱出来了。
接下来终于开始步入正题了,我们先直接看谱子。
这里可能跟大多数的教材思路不一样,我是个理工男,上手就干,遇到问题再去解决问题,私以为在实际操作中去学习才是效率最高的,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但是如果你都没有先砍过柴,你怎么知道要把刀磨成什么样才最好用呢?所以我们直接先来说最后的目的,然后一步步地去学习如何去达到这个目的。
学吉他的一个好处在于吉他有他专属的六线谱,非常的通俗易懂,举个例子。

通常我们拿到的吉他谱都是这个样子的,先不要被吓到,你把你的吉他放在桌面上(琴头朝左),这时候吉他的六根弦就对应了这个六线谱上的六条线,最细的弦叫做1弦对应最上面那条线,以此类推,我们先直接忽略掉红框中的指法图,直接看这六条线上的数字。从左往右看,第一个数字是3,他在第六条线上,那么代表的意思是,左手按住6弦三品,右手拨响6弦。同理第二个数字是2,他在第3条线上,那就是按3弦二品并拨响3弦,第三个数字是0,在第二条线上,意思是左手不用按,直接拨响2弦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
)。第一小节里面一共6个数字,每个数字下面都有一条竖线连接,不同的是第一个3和第二个2的竖线底端有横线连接,第五个数字3和第六个数字0却是单单一条竖线垂下来没有跟任何连接,这个竖线就代表了音符的时值(也就是持续的时间),如果一个音的下面有一条横线连接,代表这是一个八分音符,顾名思义,他的持续时间就是八分之一(这是一个相对于其他音符的比例而不是具体的时间),而一个音下面没有任何横线连接的,则代表这是一个四分音符,很明显,他的持续时间是四分之一,也就是八分音符的两倍(是十六分音符的四倍)。如果八分音符的持续时间是1秒的话,那么四分音符的持续时间就是2秒。


现在我们再来捋一下这一个小节的节奏,第一个3持续1秒,第二个2持续1秒,第三个0持续1秒,第四个0持续1秒,第五个3持续2秒,第六个0持续2秒,一共8秒,这就是这个小节的节奏,当然,这里不是真的要持续8秒,可以根据你想要的速度来,比如你想要一个八分音符持续0.25秒,那么整个小节就是2秒,其他的音的持续时间对应比例变化就行了。要注意一点的是,如果谱中没有出现变速符号,那么整个谱子都是要严格按照同一个速度来弹的,如果一个八分音符持续是1秒,那么整个谱子的八分音符都要是1秒才行,这样才能保证节奏的正确。
3.1 滑音:在上面那张十六分音符的图里可以看到第一个音和第二个音上面有一个弧线,弧线上有一个S,代表滑弦Slide,这是一种左手技巧,这里的意思是左手手指先按住1弦三品,然后右手弹响1弦,弹响后左手手指从三品迅速滑到五品按住。
好了,我们已经知道一个简单的六线谱该怎么看了,也大概知道该怎么弹了,但是具体哪根手指弹哪根弦,右手怎么拨弦,持琴的姿势,这些都是下一章需要一一解决的问题,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希望有人看吧。
7.8日更:
4. 上手
4.1 调音
首先拿到吉他,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调音,吉他的标准调音是从最粗的到最细的弦依次音高为“EADGBE”,意思是在空弦时依次弹出来的是EADGBE这6个音。

手机上下载一个GuitarTuna,点击旋钮然后拨响对应的弦就可以看到音是高了还是低了,然后扭紧是调高扭松是调低,具体步骤我就不累述了,用过就能明白。要注意的点有2个:1 一般新琴在调完第一遍后通常需要再调第二遍,因为在所有弦拉紧后琴颈的张力会有改变,第二次调的时候就会发现先前调的几根弦又变松了一点点,所以需要再次微调第二遍,确保所有弦调准。2 在调1弦2弦的时候注意不能拧得太快,因为12弦是最细的弦,最容易崩断,随着距离标准音越来越近,琴弦越拉越紧,这时候拧的速度也因该逐渐放慢下来。
ps:以前人们给吉他调音还需要借助其他乐器来定一个基准音,否则是没办法定准的,现在各种调音器甚至手机app都可以快速方便地调音了,感谢科技的进步。
4.2 抱琴

抱琴注意划圈的三个点,这三个支点着力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保证琴体的稳定不会大幅度的晃动:1.琴身下方的弯曲处垫在右腿上,通常右脚要翘起二郎腿,这样可以将琴整体垫高弹起来更顺手。2.手肘夹住琴身(不需要太用力)。3.琴身头部抵在胸口附近位置。
4.3 右手拨弦
右手放在音孔附近,手腕不要过于向下折,也不要向内或向外弯曲,尽量与手臂成一条直线,手指微曲,大拇指靠在6弦上,负责拨654弦,食指中指无名指依次靠在321弦上,负责拨响对应的弦,小指可以抵在琴面板上,也可以直接悬空,看个人喜好。


拨弦的时候,拇指是用侧面去拨,指根发力,整根手指不弯曲,这样拨出来的声音会扎实,因为拇指一般是用来弹根音的。其余四个手指触弦深度大概在2-3毫米左右,用指尖去勾响即可。
拇指拨弦有两种,一种是不靠弦法(勾弦法),拇指向侧下方拨弦,拨完悬空,不要碰到其他弦,适用性广。另一种是靠弦法,拇指拨完一根弦后顺势靠在下一根弦上(注意不要碰响下一根弦),相比不靠弦法而言,拨完弦后下方有弦可以支撑手指,所以可以用更大的力气去拨弦,发出的声音更大,缺点是在速度较快时不太适用。俩种方法都要练,有的曲子需要突出根音,就要用到靠弦法。
4.4 左手按弦
左手手指应该按在品丝稍微靠上的位置,这样比较省力,按弦要按实,拨响后的音色应该是干净没有杂音的,最重要的是,手指尖第一个关节要立起来,垂直于指板,不能碰到其他的弦,以免对其他弦的声音造成干扰。大拇指在琴颈后位置和中指齐平比较舒服,作为支撑但不用力,发力在于其他手指指尖,主要是用其他手指按住而不是配合大拇指捏住弦。整个左手要注意的就是手掌心不要贴着琴颈,要留出一定空隙,这样左手才能灵活地换姿势和把位。
大拇指的位置要随着不同的指法来调整,比如其他手指按弦多在56弦的时候,拇指就要适当的往下放,将手掌尽量往外伸出,这样才能更好的按稳弦。


7.10日更:
4.5 节拍器
节拍器是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工具,因为人类的节拍是有极限的(划掉),因为人打的拍子必然没有节拍器的精准,尤其是初学者,节拍要求均匀稳定,所以初学者一定要在练习中加入节拍器,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弹唱打好基础,否则一首歌一会儿唱的快一会儿唱的慢,这倒是小事,最严重的是会直接导致手上弹的节奏和嘴上唱的节奏对不上,这将是将来学习的弹唱的第一道大坎,良好的节奏感决定了你什么时候能迈过这第一道大坎正式步入吉他弹唱的世界。
既可以使用实体的节拍器,也可以用各种软件app上的节拍器,这里我就以GuitarTuna上自带的节拍器举例。
打开工具里的节拍器,下方4/4表示这是一个44拍的节奏,上方的90代表速度,意思是一分钟打完90个四分音符,速度可以根据你练习的熟练程度随意调整,刚开始可以放慢,熟练后可以加快。

4/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分母),每小节共四拍(分子),也就是说每个小节由4个四分音符的时值组成,当然8个八分音符也是可以的,16个16分音符也是可以的,只要时值是一样的就行。
4.6 右手练习
终于正式进入练习了,首先要做的是右手的练习,打开你的节拍器,设定好一个你觉得能跟得上的速度,按照下面的谱子开始循环弹奏,划X表示直接弹响对应的弦就可以了,不用管左手的按弦。

这条练习目的是为了右手开始适应拨弦的方式,熟练后可以做到不用眼睛看,直接凭手的感觉弹准对应的弦。练习的要求是,姿势正确节奏平稳,节奏要和节拍器一致。
7月30日更:
最近沉迷游戏了(怪物猎人天下第一),更新比较慢,我看大多数朋友都是有收藏没有评论,所以也没有太急着更,不知道有没有正在边看边练的,如果有正在学习的朋友可以在回复留言中催我,我也可以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把进度跟上。

这条练习是一个经典的节奏型练习,一般叫做“T3231323”(彩蛋:也是五月天的一首歌名),先把右手的动作练熟,节奏要稳,做到肌肉记忆的程度就可以了,因为后面弹唱的时候需要同时左手变换指法,右手拨弦,脑子想词,嘴上唱旋律。99.9%的人都是没法一心多用的,我们的办法就是都把所有的分解动作都练成条件反射一样的熟练,最后再组合起来一气呵成。
4.7 左手练习
先来认识和弦指法图,我这里只以C调指法举例,C调指法最简单易学,C调和弦常用的有:C Dm Em F G Am这6个和弦,和弦级数分别为123456。(也有7级和弦,C调的7级和弦是Bdim,不常用,暂时忽略)
和弦级数:和弦级数就是一个和弦在某个调中的等级,用罗马数字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表示,为了方便我就用1234567级表示了。之所以要学习级数的概念,从实际运用来说,我们用和弦级数来代替具体的和弦更方便也更科学,比如一首C调歌曲是C Am F G,我们如果要转换成其他调比如G调的时候,我们要去分别记住C调中的C和弦转换到G调中,对应的是G和弦,Am和弦要变成Em和弦,F和弦要变成C和弦,G和弦要变成D和弦,然后我们再用G Em C D给他弹出来,这首歌就从C调升到了G调,而这只是两个调的转换,为了能在所有的调中自由转换,你还需要记住C转D,C转E,C转F,C转A,C转B,D转E,D转F.......这样要记的就非常多,引入级数的概念之后,我们只需要记住每个调中各和弦的对应级数,需要转换的时候,我们先把C Am F G转换成1645,然后直接在G调弹出对应的1645和弦,也就是G Em C D就行了,这样多了一个中间人,我们需要记忆的量就大大地减少了,而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养成了记级数的习惯,那在转调的时候就更方便了,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会更多的用级数而不是具体的和弦去描述。

以上图的C和弦举例,6条竖线代表6根弦,最上面有一个X和两个圈,6弦上方有个X代表用这个和弦弹响时6弦是不能弹响的,这个弦的音不属于C和弦,而1弦和3弦上方的圈代表的是空弦,虽然没有按,但是这个空弦的音也是C和弦内的。(和弦内音这个东西我们以后会谈,目前就记住画X的弦不要弹响就行了)
然后看第一排格子的左边有个1,代表1品,就是这个第一排格子对应吉他第1平就对了,然后看格子内有3个黑色的圈,代表你的左手要按的位置,圈中的数字代表推荐用的手指,1234分别对应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懂这个C和弦的按法了,左手食指按2弦1品,中指按4弦2品,无名指按5弦3品。按好之后要保证除了画X的弦,其他弦都能弹响并且音色纯净没有杂音
并不是一定要按照这个指法来按,比如C和弦转换到Em和弦的时候,如果按照Em的推荐指法来按,我们就需要把先把按C和弦的手指都抬起来,然后用中指和无名指去按45弦(Em和弦),但是实际上我们不用抬起所有的手指,可以保留C和弦的中指(4弦2品),再用食指去按5弦2品,就可以很快地从C和弦转换到Em和弦,这样也比较流畅,在平时练习各种和弦转换的时候,我们也要去思考怎样保留手指才能让转换变得更快更流畅,不会有间断的感觉。
其他的和弦指法以此类推,这里主要说下F和弦,F和弦可以看到他要求的是用食指横跨1-6弦,同时234指分别按345弦,这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是我们真正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很多人说如果么有F大横按的话,中国可能会凭空多出1亿个民谣歌手。当然,也不要被吓到,F大横按我们按不好,先用F小横按代替,F小横按按不好,我们还可以用Fmaj7代替,总之,一切以速成第一首歌为目的,不能让大横按挫败了我们的学习热情。



上图是C调和弦的一个简单练习,练习标准是左手姿势要严格按照上文4.4的内容来练,指尖要垂直于指板,不能碰到其他弦,同时触弦位置在品丝稍微偏上的位置,比较省力,按弦要按实,不能发出杂音。然后配合右手练习做到节奏平稳就可以了。F和弦可以先用小横按和Fmaj7代替。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自驱力实验室招募 (三倍延长&电影)
- 找一个学友一起学习理财书籍 (也曾相识)
- 建群 关于读书分享 (牧)
- 拉一个学习群,欢迎各个专业来分享 (阿子)
- 拿到教资准备开讲啦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