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伯来语
来自:David
希伯来语 希伯来语共 22 个字母。其中只有二个半是元音,其余都是辅音。那半个元音是因为它即可做元音、又可做辅音。22 个字母的每一个字母都代表一个数字。因此在希语中,一些数字、比如年份、日期、及页号等常用字母表示。由于每个字母都代表一个数字,这样在希语中有一大批词汇,虽然意义不同, 但代表的数字相同。结果由此演义出一种特殊的 “学问 ”。一大批 “学者”几千年来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试图找出这些单词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古代,这些“学者 ”们写了大量的著作,原本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在它们的笔下都有了联系,只因它们表示的数字相同。有些联系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最后成了习俗。比如至今人们在新年期间仍不吃硬果,原因是“硬果”和“罪” 两词表示的数字相同 ,都是 17。虽然这种研究大多都是胡说八道,但也有精彩之处。比如在希语中 “酒”和“秘密”所表示的数字同是 70 。在希语中有一条非常出名的谚语“秘密出自酒里”,意译成汉语就是酒后出真言。看来酒和秘密之间还真有联系。到了近代这门“学问”虽有些衰落,但仍有许多人潜心研究。比如在希文中“埃及”与“苏联”两个单词所表示的数字同是 380,于是许多人写文章,阐述埃及与苏联之间有机联系。客观地说这种研究纯属无稽之谈。干这种事都是一些在依希瓦混饭吃的书虫们。这些人拒绝一切现代文明,整日钻到古书里寻求新发现。详见《犹太正统教派 “哈瑞第”》一节。 在现代社会,其它阶层的绝大多数人对他们很反感,对它们的研究常常嗤之以鼻。不过有时还真不能小看它们的研究。美国有一位拉比用类似的方法再加上对托拉的特定读法,在 1993 年预报出以色列总理拉宾将于 1995 年底遇刺。还真让他蒙上了。 如所周知,希伯来语死去二千年后重又复活。在古犹太语复活的过程中,埃利阿札尔-本-耶胡达功不可没。“ 本-耶胡达” 的意思是犹太之子。他于 1880 年从俄国来以色列。对于回归故土的犹太人来说,究竟使用那种语言当时争论不休。那时几乎无人认为已死去二千年的古希伯来语能够复活。认为古希伯来语只是一种祈祷语言,缺乏现代词汇,没法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再说复活一种死去的语言谈何容易,不如借用世界上的某种流行语言。但本-耶胡达大声疾呼说“有我们的国家,就应有我们的语言。” 他极力推崇复活古希伯来语并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首先他把古希伯来语的语法系统化、规范化,在尽量保留古希伯来语词汇的基础上大量引用现代英语词汇。他还自创了许多词汇,比如“战士(哈亚勒)”、“冰激凌(格立达)”、“词汇(米龙)”、“报纸(依通)” 等等都是他个人的杰作。他用一切手段全力推广宣传现代希伯来语。他还身体力行,不管在任何场合、不论对什么人总是讲希伯来语。会上讲,路上讲,家里讲,时时讲,处处讲。于是他落了个“神经病”的美称。经过以他为代表的一大批“神经病” 的努力全体以色列人最终都成了 “神经病”。希伯来语终于复活了。本-耶胡达于 1922 年在耶路撒冷逝世。 希伯来语的语法有些像俄语语法,但比俄语简单,只有阳性和阴性,不像俄语那样有中性。希语的发音很容易,按照音标能准确无误地读出来,不像英语那样不易读准。总的来说,学希伯来语比学俄语和英语都容易。但是也有特殊的难处,就是希语的动词。希语不同时态的动词不是变化词尾,而是词头。这可难坏了初学者。词头一变根本就没法查字典,词典上给出的动词全是动词的阳性单数第三人称的过去时。初学者最恼火的就是这点,不过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学。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希伯来语又古老又神秘,觉得自己对古老的希伯来语一无所知。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西方人在祈祷时,众人经常随应“阿门!”。其实“阿门”是一个希伯来词,意思是“确信”。犹太教在祈祷时,经常由领经人高声咏读,众人跟随领经人默读。每咏完一段后,众人随应“阿门”,表示众人一直在跟着领经人咏诵。尽管在西方语言中“阿门”一词没有“确信”的含义,但在后来的一些宗教中,比如基督教、天主教及依斯兰教中仍借用“阿门”表达同样的意思。 还有大家都知道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名叫亚当,其实这是误传。圣经最早由希伯来文写成,它在向世界各地传播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曲变。在希文以及英文的圣经中这个人没有名字。在希伯来语中称男人(单数)为亚当。上帝创造了第一个男人,结果希语中的 “男人”(亚当)传成了他的名字。亚当一词准确的希伯来语发音是 adam ,最后一个音 m 是辅音,发音很轻,结果就成了亚当。在英语中把 adam 的第一个字母改成大写,这样 Adam 就正经地成了一个人名。每当人们说上帝创造的第一个男人名叫亚当时,就不禁使人想起儿童故事《咕咚来了》。咕咚原本是一声响,结果传成了名字。在希伯来语中称亚当为 adam harishon ,意思是第一个男人。当然,在不说希伯来语的人群中把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叫作亚当也不是不可以,这样在表达时非常简捷。但我们应时刻记住这是人为的误造。不是真名。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人们常说上帝的名字叫耶和华,其实耶和华也是一个希伯来词,在它演变成上帝名字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又一个《咕咚来了》。详见《谁的名字叫 “耶和华 ”》一节。http://fanyuchen.blshe.com/post/1062/20417 还有西方人在祈祷时常说 “哈来卢亚 ” (Halleluiah) ,过去常误译成 “阿利路亚 ”。 它也是希伯来词,意思是你们要赞美上帝。在希伯来语中动词 Hallel 的意思是“赞美” 或“称颂”。在它后面加上 u 是该动词的命令式,其人称是你们。 这样Hallelu 的意思就是 “你们要赞美 ”。在希伯来文的书面语中,可把上帝一词简写成两个希文字母,发音为 iah 。这样Halleluiah 的意思就是你们要赞美上帝。确切地说,“哈来卢亚 ”在希语中不是一个词,而是一条句子。 当中国人终于发现自己对希伯来语并非一无所知时,非常遗憾,在这些有限的了解中不少是被扭曲的。 摘自《生活在约旦河西岸》一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作者:范雨臣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求Hebrew From Scratch 1 和2的音频 (translator)
- 大家为什么要学希伯来语? (CP)
- 以色列朋友想直播希伯来语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看 (mia_30)
- 提供希伯来语教学及兼职 (千寻)
- 找 懂精通希伯来语的专业翻译或母语 (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