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讨论|少年弟子江湖老,山河低叙庙堂高—月上重火剧评
来自:春鸟(莲花)
月上是个有趣的剧,它讲的是武侠。什么是侠?金庸的侠是人间,古龙的侠是天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浪迹天涯快意恩仇,其实核心是成人的童话。
金庸的男主都来历清楚,被这人世间关系层层关连,我们知道杨过的父亲是杨康,我们也知道郭靖遇到黄蓉的时候还有个初恋是华筝。而古龙的剑客总是孤零零的仿佛天上星,西门吹雪吹了一滴血,叶孤城想了一眼朝堂,输了。
月上是什么?你以为它是天涯,不,它其实是人间。上官透是个妙人,他出场颇有古龙的架势,“我上官透想来就来”颇有几分楚留香的气质。所以他救了女主潇洒离去。但是这里有个很巧的伏笔,上官透一直逃避去峨眉,为什么?因为那里有他的母亲,有他的身世。
古龙问:什么是天涯?而金庸问:人从何处来?
这一问,就是人间与天涯。哲学上问,你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
上官透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这才是整个剧的基调。
上有国师府下有月上谷,那都不是透透的家,前者他不敢面对,后者只是逃避之地。所以遇到女主之后,他去了峨眉,问了身世。而父与子的关系是永恒的悲剧起始。
纵观全剧,上官透就是清晰的两条线支撑,内因就是从何处来往何处去。外部剧情脉络非常清晰,就是避世—入世—救世—出世。
(此处有剧透可跳过)
避世—入世
峨眉之前是完全避世,虽然色授魂予风流不假,但是一心避世只想逃避,所以这个时候他拒绝了女主。后面和父亲的关系有所缓和,从何处来这个终极命题有所松动,所以开始有寒热病的入世,这个特意设置的剧情切入点很点题。之后无论是师妹林奉紫还是灵剑山庄旧事重提大婚冲突,其实就是清晰的定义从何处来,透透的人物形象更加清晰丰满,他从一个漂泊的浪子被层层关系定义,不是天上孤星,而是人间烟火。
入世—救世
然后剧情飞速发展,鲁王和太子的试探无非是多次强调“入世”这一剧情脉络,而父亲和姐姐的死加强了从何处来的命题,霍尔说“人需要锚固之点”,透透的锚固之点刚刚确立就被尽数摧毁,自此,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上官透都不是开篇那个风流倜傥漂泊无依的一品透,他要直面自己也要直面现实。所以,在鲁王面前拔剑,假死重生。重生之后,追查莲神九式和武林危机,包括和大护法的对话,阻拦他不要以杀止杀,这都是一步步更深入的救世之举。
救世—出世
我上面说月上其实就是两条线,一条线是何处来何处去,一条是避入救出世。结尾的时候透透回到国师府去祭奠父亲,就是内因上的与父亲和解,然后他回到了月上谷。前后呼应剧情圆的很完整。结婚那里再次小冲突点明出世,自此这条线完美收束,人物立了起来贯穿始终。
(剧透分割线,下面放心观看)
简言之,这是一个金庸的侠套了一个古龙的皮,大多数人被皮相迷了眼,因而看不到皮下的骨。
然后,月上整体蒙了一层“侠以武犯禁”,武侠是什么?是成人童话。侠以武犯禁是什么?是现实。观众爱看郭靖忠厚黄蓉灵动,都只字不提他们大风起兮命殒襄阳城头的悲凉。少年弟子江湖老,理想的侠客总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被庙堂拿捏的武林不是成人童话,是现实里一抹微妙的平衡。
月上这个剧从一开始到现在历经种种风波,我很少看到有像样的长剧评。小椴写武侠,“请于绝处读侠意”,现在到了绝处,诸位少侠可曾读得侠意?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江心白来看上官透哥哥啦 (嘿,无所谓)
- 开看上官透 (少废话,)
- 这张图我竟然没见过,好醺醺然的表情,极品 (黄酒炖大骨)
- 团建给月上重火打一星的废废们 (豆沙了)
- 剧情讨论|本剧谁的人设最差 (小了白了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