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得:关于疫情期间如何处理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来自:HannaXuhn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亲子教育方面的书,让我学习到了不少。最近的疫情让宝爸宝妈们大大增加了于孩子相处的时间,不仅是普通的生活陪伴,还增加了学业上的陪伴。孩子的自控力本身就有限,加上我们的耐心往往也不是很多,宝妈宝妈和孩子往往都有不好的情绪产生。这本书《读懂孩子的情绪》真的是让我在我在和我家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进行了更深刻的思考,更好的面对了我的情绪和我孩子的情绪。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孩子是会产生焦虑和压力的。焦虑的情绪与恐惧和悲伤不同,它不属于直接表露出来的情绪。有时,我们甚至察觉不到孩子的情况是源自焦虑和压力。然而,小孩子很容易积聚焦虑和压力。
1. 太多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孩子焦虑
焦虑来源于未知,是对一些尚不确定的事情的固化或放大。比如,当你第一次面对几百人演讲时,你很可能会焦虑。与成年人一样,在处理日常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压力激素也会逐步积累。这些焦虑和压力可能来源于很多因素,比如与妈妈的分离。一些孩子入园大半年了,依然会因为和妈妈分开而哭闹,在幼儿园门口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松手,放学回来后情绪也不好,而且经常生病。这可能意味着妈妈在面对孩子的焦虑情绪时处理得不得当,导致孩子产生了过度焦虑。
一位妈妈为了避免面对孩子的哭闹,到了幼儿园门口就把孩子交给老师,然后转身跑开。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得当。教育孩子懂得陌生场所相关的安全知识本身没有错,但要适度。对于 0~6 岁的孩子,没有什么比找不到妈妈更让他们焦虑的事情了。除此之外,弟弟妹妹的出生、成人的大声训斥或惩罚、妈妈的焦虑情绪、父母之间的争吵、变换主要抚养人等,这些让人不确定的情况都可能使孩子产生焦虑和压力。
2. 这些信号可能是孩子在告诉你:“我焦虑了,快帮帮我!”
当孩子积累了焦虑的情绪,又不知道怎样面对和解决时,他很可能会有一些特殊表现。作为父母,你需要留意并学会识别这些信号。 这些表现包括:
哭闹和发脾气。对于成人,当你感觉到身体里有焦虑和压力需要释放时,可以通过倾诉、运动、旅游、看电影等许多方式来释放,然而小孩子还不具备如此成熟和多样的方式,他们只能通过哭闹和发脾气让自己得到释放。
退行性行为。退行性行为是指当一个人因冲突或其他原因遭到挫败,而又无法自行解决时,就会退回到比现在更小年龄阶段的行为模式的情况,比如恢复到婴儿期的行为。退行性的行为大多是内心冲突的结果。
躯体化反应。躯体化反应是指我们心理层面面临的问题通过身体外化出来。如果一个人焦虑的情绪积累过多,一直处于应激的状态下,那么他的身体就会发生一些反应,这些反应一般发生在胃肠道系统和免疫系统方面。
入睡困难。如果孩子在白天没有机会消除某些情绪,这些情绪就会堆积起来,在他们晚上躺下准备睡觉时迸发出来。所以,入睡困难可能与孩子的焦虑有关。当孩子无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对接下去可能发生的事情有太多的不确定时,焦虑便产生了。
某些“癖好”。有些孩子会经常吮吸手指,或者咬手指、指甲或嘴唇。有些妈妈说,她越阻止孩子咬,孩子越变本加厉,怎么说都没有用。特别是小一些的孩子,当他们无法处理面临的焦虑又得不到父母的安抚时,他们就会安抚自己——咬手指等行为实际上就是孩子自我安抚的一种方式。只要手没有被咬坏,父母就不需要干涉。
无论任何情况,当孩子的情绪得到接纳,遇到的问题得到父母的重视与帮助时,他的焦虑自然而然就会减轻很多。
3. 思考孩子焦虑的原因
如果孩子出现之前提到的那些表现,他就有可能存在焦虑,你可以思考一下孩子焦虑的原因。既然焦虑是来源于未知,那么,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思考是哪些情况带给了孩子未知的、不确定的感觉。
可以大致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 妈妈最近是否存在焦虑?情绪是否稳定? 夫妻关系或家庭关系是否和谐? 最近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有哪些人或事发生了变化? 哪些情境对于孩子是陌生的?不确定的?
从这些角度出发,就比较容易判断出孩子焦虑的原因。如果你找不到原因,也没关系,你不需要像心理专家那样把孩子分析得透透彻彻,重要的是当你开始思考的那一刻,你就已经在减轻自己的焦虑感了。
只有你平静下来,你才能帮助孩子。
4. 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小孩子还不成熟,他们面对焦虑时,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孩子的焦虑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人生课题。
在我读的这本书《读懂孩子的情绪》中,作者家庭教育专家朱芳宜给出了以下几个方法,你可以尝试下。
给孩子更多的确定性:对于未知的情境,尽量给孩子更多的确定性,增强他的心理预知。
不刻意制止孩子的行为:如咬手指、摩擦生殖器等,阻止自己直接阻止孩子,因为这只会加重孩子的行为。
接纳孩子焦虑的情绪:当孩子有任何情绪化的表现时,接纳他的情绪,被接纳的孩子会感到身边有人在支持他,帮助他应对任何不确定的事情,进而感到安全。
用放松的方式帮助孩子平衡焦虑的情绪 :接纳并不代表什么都不做,你还需要帮助孩子调节情绪。你可以带着孩子运动,你也可以带他玩大笑的游戏,大笑可以释放催产素和内啡肽等令人愉悦的激素,有效帮助孩子降低焦虑。
疫情阶段相信也不只有我一人和孩子有着很多负面情绪的产出,在这里推荐这本书给各位宝爸宝妈们,希望大家也可以处理好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拥有更加和谐和健康的亲子关系。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崔玉涛育儿百科电子版免费赠送 (小白)
- 【官旗改地址】君乐宝旗帜帜护奶粉1到3段 (关你西红柿)
- 最美孕妇照大集合 (木夕Goodmary-)
- 我来晒晒我的孕妇照 (木夕Goodmary-)
- 👨🍼 直男带娃的意外收获~ (卢米拉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