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奖之百老汇音乐剧《42街》9月起全国巡演
来自:个人资料
《第42街》的台前故事 《第42街》的故事改编自布拉德弗德·罗皮斯的小说。第42街是一家剧院的地址,如今这家剧院正在准备上演一出新戏“漂亮女人”(Pretty Lady),帷幕拉开时,一场精彩的视听会开始了,编导安迪·里、作家本特和玛吉以及老板比利·劳勒一一出场。年轻的佩姬·索亚急匆匆地赶来,仍没有赶上加入合唱班。原来她在后台口站了好半天,一直没有勇气走进来。这样一个特别的女孩引起了比利的注意,并且还试图帮助她,但是导演朱利安·玛西却另有打算。 多萝丝·布罗克是剧组里年纪较大的明星,不过她已经有10年没有成功作品了,《第42街》也许是她东山再起的机会。阿伯纳·迪里恩一直是她的爱慕者,经常送一些贵重的礼物博取她的欢心。朱利安必须耐着性子与爱耍大牌的多萝丝和她那位爱挑剔的“款爷”周旋,不过,爱做恶作剧的帕特·丹宁却不爱答理多萝丝。 佩姬和其她的舞者都被邀请与编剧之一的玛吉·琼斯共进午餐,佩姬在饭桌旁开始与女孩们切磋踢踏舞的技艺,引得朱利安生气,立即开除了佩姬。《漂亮女人》的演出即将登场,然而就在首演时,一位女孩推挤了一下多萝丝,令其摔倒,致使她不幸扭伤了脚踝。毕竟傲慢的多萝丝在女孩们中渐渐失去了威信。整个舞团惊惶失措,演出随时面临关闭的险境…… 《第42街》的幕后故事 80年代百老汇第一部取得超级成就的音乐剧是《第42街》,1980年7月, 在肯尼迪歌剧院进行预演,1980年8月25日《第42街》在冬季花园剧院首演,连演共3486场的辉煌成绩,堪称经典!原版演员主要有万达·理查特、乔·波娃、里·罗伊·里姆斯、杰瑞·奥巴赫和塔米·格里姆斯、卡罗·库克等。 《第42街》在百老汇演出排行榜上位居美国百老汇音乐剧的第二名。与第一名《合唱班》一样,都是讲述歌舞人生的后台音乐剧,也都赢得了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奖。这两部音乐剧拥有同样的设计班子,场景设计师罗宾·瓦格纳、服装设计师热尔尼·V·阿尔德里吉、灯光设计师沙龙·马瑟。只不过《第42街》的服装道具比《合唱班》更为繁多豪华,精美的服装共计54750套,使《第42街》成为20世纪美国剧院演出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演出之一。 《第42街》实际上是1933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歌舞片的翻版,这部经典歌舞片由著名的歌舞片导演巴斯比·巴克雷(Busby Berkeley,1895-1976)执导。20年代末,歌舞片这种新兴的电影类型开始走下坡路,眼看歌舞片就要成为电影史上最短命的片种。这时,华纳公司独领风骚,将联合公司的导演兼编舞巴斯比·巴克雷挖了过来。他也成为了使歌舞片这一类型起死回生的头号功臣。 巴克雷来自百老汇,而逐渐在好莱坞成名。他的编舞观念极大地影响了30和40年代美国歌舞片的风貌。在这部里程碑式的歌舞片《第42街》中,观众第一次真正领略了来自百老汇的完美舞蹈场面。在巴克雷的镜头中,在那些夸张的巨大的花卉、小提琴、甚至是瀑布的道具衬托下,那些漂亮而性感的舞蹈女郎尽情展现着她们美丽的角度。 影片大红大紫,其成功远不止于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以及多首插曲流行,更重要的是该片是一部以现代百老汇剧场后台艰难生活的故事为题材而创作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带有娱乐行业 “自体反思”性质的影片,更强化了“后台歌舞片”(Backstage Musical)类型。这种影片在50、70年代以后较为流行。该片中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是:顽固的百老汇导演对音乐剧的苛求和执着;任性的明星扭伤了脚踝;合唱班的女孩成为了领衔主演,并取得了成功。后台歌舞片的公式就是幻想的胜利,这也是美国梦的一种典型表现。 与电影不同的是,情节中还穿插了导演朱利安和老板比利·劳勒对佩姬都产生了好感,而佩姬更钟情于那位难以合作的导演。电影中群舞演员的歌曲“一鸣惊人”(You’re going out there a nobody, but you’ve got to come back a star!)被留下了,不过由作曲哈瑞·沃伦和作词阿尔·达宾还从别的电影中挖来了新的音乐灵感。共增加了9首歌曲。 编剧迈克尔·斯图尔特和马克·布拉姆伯一次在卡尼基音乐厅影院观摩电影时,再一次被1933年的老电影《第42街》深深折服。他们甚至希望自己能诞生在那个年代,去体会当年的辉煌。他们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戴维·梅里克。一位投资商决定倾其所有,为《第42街》投入巨资240万美元。曾有过辉煌过去的制作人戴维·梅里克和久病不愈的导演高尔·契姆皮恩都希望借助于这部音乐剧东山再起。由于契姆皮恩的病情不稳定,《第42街》的彩排和预演都受到影响。预演日期一改再改。 1980年的音乐剧《第42街》与1933年经典的好莱坞后台歌舞片不仅片名一致,而且故事内容如出一辙,但是由于契姆皮恩的精心打造,使音乐剧在编舞上更值得称道。不幸的是年仅60岁的著名编导高尔·契姆皮恩在该剧首演那天在百老汇去世。《第42街》算是为他的舞蹈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第42街》不仅获得1981年托尼奖的最佳音乐剧奖,无缘领奖的契姆皮恩也获得了最佳编舞奖。 契姆皮恩的去世被梅里克渲染成为一出很大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为该剧的影响造了声势。多年后,他在广告中竟然写到“戴维·梅里克的第42街”,然而谁都知道《第42街》永远是契姆皮恩的。 2001年复排的《第42街》于2001年5月2日在福特中心首演。在2001年壮观的托尼奖颁奖晚会的现场,《第42街》最新版复排剧闪亮登场,53名踢踏舞者为600名现场嘉宾带来了一阵舞蹈狂潮。《第42街》也在当晚幸运地荣获了最佳复排音乐剧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两项托尼奖。2001年复排的《第42街》还获得了戏剧课桌奖的最佳复排音乐剧奖,阿斯泰尔奖最佳男女舞者奖,以及两项评论界奖的最佳复排音乐剧奖和最佳女主角奖。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北京的小伙伴一起看展嘛 (💟)
- 广州看展# 有没有一起看展的伙伴 (Cxy)
- 青州的微笑 (大米)
- 独立设计师【承接各类平面设计 LOGO\画册\包装\海报\店面美工】 (双月鸟)
- 🙋♀️🙋♀️廣州看展探店互拍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