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中崛起的企业家精神
老蒋边吃边(一胖遮百丑)
2011-03-20 09:48:25 来源: 福布斯中文网(上海) 纵然这样那样的事故依然在日本层出不穷,核反应堆爆炸产生的危机令这个国家的未来在短期内不被看好,但是日本人在依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和群众信息源解决方案方面正展现出自己的魄力。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称,近日在日本北部发生的8.9级地震的强度是去年袭击海地的7级地震的700倍。幸运的是,日本的受灾程度和伤亡人数——尽管也成百上千——却不是海地地震的700倍。许多人都认为,有所防备是造成两者间差异的根本原因。 日本式的勤勉和工程设计已经成为世人追赶和模仿的黄金标准。然而在日本,这两点已经变成需要维持的标准。有人认为,日本需要的不是更多行业,而是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已被视为日本的迫切需要——以此来推动国家经济走出衰退,并抵消劳动人口和经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地震中断了日本的陆上交通和手机信号,迫使公众在网上进行交流,危机回应可能是这个岛国需要考虑注重初创企业的另一个原因。尽管日本公民能够通过电台和电视跟进活动进展,但他们与所爱之人进行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为自己或那些失踪或受伤人群发出求救信号——大部分还是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如Google Finder、Facebook和Twitter。 谷歌在第一时间推出了其找人工具的日语版本,以帮助寻找失踪、受困或安全人群。类似地,据位于东京的社交企业家加藤铁男(Tetsuo Kato)称,名为Ushahidi的开源地图平台已成为一个为等不及危机回应的人群提供服务的替代品。这不但催生出Ushahidi的本地版,为受困和求援的人群提供帮助,还催生出一系列基于群众信息源的危机回应工具,其中包括Open Street Map(基于维基百科地图,提供各种地理数据)和Wordpress网站“如何在地震中保护自己”,上面的内容已经被翻译成超过25种语言。 近日的地震是加藤记忆中的第二次大地震。第一次发生在1995年,当时他还是一名高中生。“最近的这次地震完全不同,”加藤表示,“受害者能够通过互联网发出声音,这非常有用。有许多事情要做,而这次,没有人需要等待援救。人们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加藤在Skype上这样告诉我。 日本社交创业平台socialcompany.org撰稿人兼编辑市川博康(Hiroyasu Ichikawa)也同意这个观点。过去几天中,他一直在撰写有关“在线地震屏模”的文章。这一屏模在最需要的时候准确指出了需要防范的建筑物或结构的位置,并标示出畅通道路。“自发组织和与他人的联系——而非政府或大型机构——正在推进事情的进展。”市川如是表示。 日本政府全力应付各项灾后救援工作,尤其是在要优先处理几座核反应堆爆炸的紧急时刻,自发组织的出现可谓及时雨。这也预示了一种并不经常与日本联系起来的灵活性和企业家精神。正如周五在东京经历了地震的大卫•亚伯拉罕(David Abraham)所指出的那样,“周五,一时的混乱过后,人们又恢复了平时的礼仪。行人们在穿马路之前,依然等候信号灯变绿,也没有汽车乱按喇叭。” 然而,在消化吸收所有这些新闻并与身在日本的人们交谈之后,有一点变得清晰起来:尽管日本人依然维持着自己特有的“礼仪”,他们也不愿意等候别人的救援。纵然这样那样的事故依然在日本层出不穷,核反应堆爆炸产生的危机令这个国家的未来在短期内不被看好,但是日本人在依靠自己努力获得成功和群众信息源解决方案方面正展现出自己的魄力。而这正是这个国家的另一种“准备”,有望在此次地震过后的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责任编辑:NF039(本文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福布斯中文网 http://www.ForbesChina.com/ 作者:ELMIRA BAYRASLI)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zhenzhenzhen (己注销)
- 日本震后6个月 (小蕙)
- 5月10日 乐施会地震救援及灾后重建经验分享沙龙 (喂喂)
- 大連外院日本語 豆瓣小組 (放開你的小弟弟)
- 肚子疼的核电站君 (老蒋边吃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