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丁禹兮逛逛博物馆
火树(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小丁今天的微博发了几张逛博物馆的图
作为半个博物馆爱好者,顺手查了查
索性一起分享给大家,反正多知道点事情也不是什么坏事~

『2001年2月在成都市区发现的金沙遗址,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距今约3200年—2600年)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古蜀王国的都邑。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21世纪后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也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并被评选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金沙遗址已发现的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还有数以万计的陶片、数以吨计的象牙以及数以千计的野猪獠牙和鹿角,堪称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最密集的遗址。目前可以确认,金沙遗址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约当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在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也是中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
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迷找到了有力证据。金沙遗址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并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阶段,共同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中华古代文明起源“多元一体”学说的确立提供了重要佐证。
金沙遗址的横空出世也将成都市的建城史从距今2300年提前到距今3000年左右,这对提高成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那天卡的不行的直播里好像听小丁说是第一次去成都,所以应该是去了解了一下蜀文化~对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有所了解,想必就能够更好理解和表现吧~感觉好像很多演员都喜欢逛博物馆~

『商周大金面具
长20.5,宽10.4,高10.7,厚0.08(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呈立体脸谱,系在模具上捶揲成形,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则采用剪切而成。表现范围上限于额部,下方及下颌。面相近方,平额,眉毛略微凸起,中央宽而两端收束,好似新月。眼眶较大,双眼镂空约呈菱形,上眼帘呈弧形,下眼帘深凹。鼻梁高直,鼻翼与颧骨线相连。嘴巴镂空呈微张之态,略呈笑意。耳朵外展,上宽下窄,上半部分凹入,耳垂穿孔。嘴巴微张,呈狭长方形,下颌平直。整个脸部丰满,表情威严,具有一定写实风格。表面打磨光亮,里面未经打磨,较为粗糙。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文明、金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以及四川盆地与外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

『商周蛙形金箔
长6.9,宽6,厚0.05(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形状呈片状,为一抽象的蛙形,造型图案化。头呈三角形尖状,尖桃形嘴,并列一对圆眼,无颈,身做亚字形,背部中间有脊线,腹部随四肢的卷曲外凸,最外侧收作大致对称的尖端。四肢修长,前肢弯曲向后,后肢弯曲向前,相对内曲如卷云。尖状短尾。脊两侧饰对称的弦纹一道,由背脊处延伸至四肢,内饰一排连珠状凸起乳丁纹。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金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以及的重要实物资料。』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为圆形,厚度均匀,极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内层图案中心为一没有边栏的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顺时针旋转的齿状芒,芒呈细长獠牙状,外端尖,图案好似空中旋转不停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它们等距分布于内层太阳的周围,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爪有三趾。首足前后相接,向着同一方向飞行。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太阳芒纹的方向相反。整器采用捶揲、剪切和打磨等多样加工手法,正面打磨光亮,背面未经打磨,较粗糙。该件藏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古蜀先民金器制作工艺、青铜文明以及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
太阳神鸟应该算得上是镇馆之宝了,历史悠久,使用了多种制作工艺,而且真的很薄,哈哈哈哈哈哈哈,想说的词儿老想不起来,索性还是粘贴一下好了~『精美绝伦的“太阳神鸟”金箔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充满强烈的动感,四只展翅飞翔的神鸟围绕着太阳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飞翔,寓意深远,它不仅是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的体现,更是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是古蜀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太阳神鸟”金箔仍是一件极为精美的艺术品。』
感谢小伙伴提醒,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可能瞎了,看了半天太阳神鸟的介绍,但是愣是没看出来这个图😂😂😂

『鞘长29.2厘米,鞘宽12.6厘米。
此双鞘呈袋形,附双耳。中以凹槽分为左右剑室。鞘正面铸有类似蟠螭和卷云形花纹。双剑呈柳叶形,扁茎,无格无首,基部有两圆穿。剑身凸铸一圆圈,上下有双翼。此类剑在北川昭化、重庆、及成都、绵竹、峨眉、庐山等地均有发现。』
感谢楼里姐妹帮忙撒~么么哒~

这个碎片没什么介绍,大约就是讲一下在那个时代金饰品的重要性吧,古蜀国非常崇尚黄金,是同期金器出土最多的地区。
『我们知道,在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商周文化中,青铜器十分流行,象征国家最高权力的是用青铜制成的“九鼎”,黄金制品不仅出土数量很少,且居于十分次要的地位,基本为装饰品。
与此相反,金器在古蜀文化中是却另一番景象,象金杖、金冠带都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黄金制品在古蜀文化中具有极高、极优越的地位,甚至超过青铜器。在金器出土数量和使用方面的差别,反映了古蜀人与其它地区的人们对黄金制品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正因为古蜀人对黄金的崇尚,才有了今天我们在金沙遗址发现的如此众多的精美黄金制品。
金沙遗址出土了这么多的金器,对黄金的需求量一定很大,那么,这些黄金是从哪里来的呢?
通过对金器的化学成份分析,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都是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
早期的采金技术,一般都是“沙里淘金”。地质调查证实,黄金矿藏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和盆地周缘有广泛的分布,矿石种类以砂金为主。在盆地西、北周缘的大江大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带,尤其是河谷由窄变宽处、转弯处和支流交汇处,往往都是砂金富集的地方,如涪江的平武古城矿区、白龙江的青川白水矿区、嘉陵江的广元水磨矿区等。』
博物馆的魅力就在于可以通过一些真实的物件去幻想几千年的模样,好像可以置身在一个平行世界,看见很多种不同的可能,想到一些相同与不同总是感觉非常的奇妙~
括号里的是博物馆官网以及其他网站上摘抄的,额,基本都是摘抄的,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另附博物馆官网链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jinshasitemuseum.com
个人感悟:
古蜀国崇尚黄金,这个真的从前不知道。
而且古蜀国崇尚太阳,追求光明。感觉人类发展到今天,很大一部分进步的动力都源于对光明的追求吧~啊呀,感觉不会说,但是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希望同样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多多交流交流~没准儿我就会说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以上,有问题欢迎指出,及时修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影视/综艺|#丁禹兮花开锦绣#赵凌相关物料 (FAN鱼籽酱)
- 影视/综艺|丁禹兮作品时间信息一览(更新《花开锦绣》开机仪... (M2)
- 【丁禹兮】学历相关科普、澄清、辟谣(新增) (日王日王)
- 影视/综艺|#丁禹兮中餐厅#相关物料 (FAN鱼籽酱)
- 丁禹兮新sw+1 (dix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