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砖引玉,来贴我的印度游记(上)
来自:菲比(云彩的变化那么让人痴迷)
从温暖的北印度和酷热的泰国回到寒冷的北京,才发现冬天‘咣’地降落在眼前,我也确确实实度完了听似很长的四十多天的假了。 那些穿着短袖的11月和12月,那些呆得如鱼得水或是不胜其烦的城市,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印度面孔,那些以为把握在自己手中的一天天,真的已经流走;那些我眼里,我手边的印度,就这么再次和我天各一方了。 一是因为懒,二是因为胆怯,回来已经两周了,一直没有去整理照片和写游记。 我要尽力习惯北京萧瑟寒冷的冬日,习惯呼呼的冷风,没有树叶的空空的枝桠,习惯这些空荡荡宽阔没有吆喝声的马路, 我要跳出那个色彩斑斓的印度之梦,回到现实中来。 去印度之前就听说了各种各样关于印度的传闻。我听说,去过印度的旅行者,不是恨印度恨得要死,就是爱印度爱得要死,不是发誓永不再去,就是在有生之年,一次又一次地往印度跑;还有人说,如果你能在印度旅行,那你就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旅行;人们还说,世人只分成两种:去过泰姬陵的和没去过的。。。 去过印度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些话的含义。 印度的魔力在于,即使只呆了一个多月,恨也好爱也好,你便只觉得它是唯一真实的存在,它的一切或静悄悄或喧闹地渗透入你的骨髓,你会忽然觉得它是家乡。 于是我决定,还是写一写吧,在再次回到印度之前,我要依靠这些回忆过活。 印度游记---第一站,德里 - [ 印度之旅 ] Tag:India 经过一天的旅途(在曼谷转机),在夜晚降落在德里,大概没有多少人会对德里 有一个美妙的第一印象。 反正我是没有。 德里简陋的甘地机场(还是首都呢)和泰航的漂亮空姐和优质服务形成了强烈反差, 让人下了飞机感到战战兢兢。 我跟着大批从曼谷购物归来(大包小包的购物袋)的印度人下了飞机, 虽然一路上都在寻觅一个貌似好人的游客和我同路到臭名昭著的背包客聚集区 ‘PAHAGANJ’(至于怎么臭名昭著呆会再写),可一飞机的人,游客少之又少, 个别看似游客的白人看起来怪兮兮的。咦,这难道不是旺季吗? 在机场换钱的时候,遇到了美国女人ERIN,虽然她也怪兮兮的,不过她也去PAHAGANJ, 而且她很热情地邀请我同去。我们和两个巴西年轻女孩同SHARE一辆出租车, 我现在清楚地记起,ERIN在出租车上,深吸了一口气,说‘THIS IS THE SMELL OF INDIA! I AM BACK,AFTER THREE YEARS!’而我,当时正诚惶诚恐地四处观望, 皱着眉头呼吸带有烟味的空气,我那时还丝毫不能理解她那句话里所带的感情, 一如别人警告的那样,我在刚到印度的时候,烦躁而低迷。 德里毕竟是首都,住宿没有北印其他城市便宜,所以PAHAGANJ这样的地方 就应运而生,PAHAGANJ紧挨着新德里火车站,在车站的东面,这里狭窄的街道里 有许多经济但简陋的小旅馆,有街边的小饭馆,杂货店,MONEY CHANGER,各色商店, 从早到晚都脏西西乱哄哄的。Pahaganj有点象加德满都的THAMEL,不过是丑陋版的THAMEL。 好象在德里居民的印象里,这里还是毒品交易的市场(确实有很多卖大麻的) 所以在机场或者飞机上时,‘上等’的德里居民都对此地嗤之以鼻。 但是对那些要在印度旅行3个月,半年,一年或更久的BUDGET TRAVELLER来说, 这里廉价的小旅馆和便利的交通简直是太实用了。 我跟着美国女人ERIN住在了ANOOP,这里跟所有的小旅馆一样千篇一律,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屋顶餐厅,那里有一只黑狸猫,会跳到我腿上趴下睡觉, 乖得很;而且屋顶餐厅夜晚的时候氛围很好,在德里看不到星星的夜空下(污染严重), 烦躁而低迷的初来者和快乐而兴奋的老游客瞧着柔和的灯光,互相攀谈起来。 我在这个屋顶餐厅度过了很多很多上午和夜晚,因为我一共到德里四次, 降落在德里,呆了2天,从DARAMSALA回到德里,呆了一天,从JAIPUR返回德里, 呆了2天,回程之前从VARANASI回到德里,又呆了6天。虽然从第二次起我就 不住在ANOOP了,不过我还是总到这个屋顶餐厅来。 不过屋顶餐厅的白天都是弥漫着牛粪味的(难道说这些牛只有白天才方便?),到德里的 第二天早晨,我诚惶诚恐地不停往暴露的皮肤上喷着驱蚊水(当时登革热正流行), 在弥漫着牛粪味的TERRACE坐了很久很久,喝了好多MASALA CHAI(关于这些印度食品 和饮料会有单独一篇说明),才鼓起勇气走出旅馆来到PAHAGANJ的街上。 狭窄的街上塞满了行人,突突车,人力三轮车,黄牛白牛花牛,黄狗;空气里弥漫着 印度香料味,突突车和汽车的尾气和牛粪味(这个味道大概就是ERIN说的SMELL OF INDIA)。 不管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味觉上,印度都给了初来者一个BIG SHOCK, 感官上的混乱复杂和浓重,每个旅行者都需要时间适应。 当然,感官上的冲击也包括听觉。虽然尼泊尔人在THAMEL也每天‘那马斯呆’地冲你喊, 不过尼泊尔人的吆喝要天真并且无目的多了,印度人可要强悍得多, 他们时常会锲而不舍地冲着你的背影嚷嚷 ‘WHERE ARE YOU FROM,JAPAN?KOREA?TAIWAN?TELL ME,PLEASE, HERE’S SOMETHING YOU LIKE,COME,COME BACK。。。。。。WHERE ARE YOU FROM?。。。。’为的是什么?当然是试图认识你,然后赚你的钱或者骗你的钱。 至少在PAHAGANJ是如此。他们各司其责(各种生意的责),游荡于这些刚刚到达印度的 兴奋的外国面孔中间,有的想要卖‘你最需要东西’给你,有的想要你去住他们家的 或者他叔叔婶婶的或者他最好朋友的旅馆,有的想要你去坐他的或者他叔叔或者表哥 的突突车,有的想要卖一个旅行PACKAGE给你,当然了,大多数这些在街上闲逛跟你 搭讪的印度人都要卖给你价优质次的东西。至少在德里是这样。 我在各种感官的冲击下极其迷乱地参观了Jama Masjid(是印度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和德里的Red Fort(红堡)。我不是肚皮,对历史古迹一向缺乏热情,不过在我看来, 把这两个建筑作为印度风格的建筑和室内装修(我感兴趣的范畴)来参观,也蛮不错的。 尤其是Jama Masjid,大理石内饰的雕刻和回廊上的吊灯,美极了。 从火车站往来与位于旧德里的Jama Masjid和Red fort,一路上看到的是清一色的破败的 小店和不太宽阔的混乱的马路,路边总有男人在对着墙小便,而牛就在路当中大小便, 和印度国旗颜色相仿的黄绿色的突突车上写着例如 ‘LOST WEIGHT/DONG’T WAIT,CALL#######’之类的广告,大多数车的车屁股上都写有 ‘PLEASE HORN’或者‘BLOW HORN’(原来摁喇叭也可以是互相监督的事)---显然大家 遵守地还不错。 在刚到德里的那两天,我讨厌德里的要命。不过后来才知道,德里其实远不止只有这一面, 这个首都还有很多干净气派或者有意思的场所。不过那都是后话啦。不管怎么说, 第三天傍晚我就坐长途汽车去了DARAMSALA。 印度游记---Daramshala,静谧的喷嚏之城 - [ 印度之旅 ] Tag:India 没有既定行程的我,在混乱的德里马上就决定了下一站去Daramshala,一是因为那里海拔高, 比较冷,越晚去越冷。二是因为那里有Peaceful的美名,身在完全不Peaceful的德里的 Pahaganj,此地真是让人心驰神往。 我是去年在尼泊尔的时候听说此地的,从印度玩到尼泊尔的背包族们总是满口的Daramshala, 听起来象是泰姬陵一般的‘MUST GO’---他们多半是沉迷于藏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旋涡里不能 自拔。然而我究竟为什么去呢,当然不是为了去拜会**喇嘛---我急切地想要去那里, 是因为西班牙人Daniel施展出来的神奇的reiki,是在Daramshala学的。 从德里坐长途汽车一路北上,经过15小时颠簸的山路,终于到了群山之中的小镇Daramshala, 确切地说,是Mcleod Ganj。这里真的不象是印度。没有沿街叫卖,没有那么多牛, 甚至也没有什么突突车。 我没有到过西藏,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更象拉萨,不过在我眼中清晨静谧的Daramshala, 确实有几分我想象中拉萨的样子,这里的确有一股安然的气氛,喇嘛三五成群淡然地走过, 藏族老人坐在街边上静悄悄地剥着豆子。 早晨和傍晚的街道上有藏族妇女卖蒸蔬菜包子和甜包子,只要10卢比5个,我买了2个, 给了5卢比,扭头想走,她们会微笑地塞给你找回的1卢比(去过德里的人就知道这在 德里是多么不可想象)。 我听从了同行美国女人Barbara的建议,住在了离Mcleod Ganj走路15分钟路程的更加 安静的小镇Bagsu。 (不行,我要把缠绕我很久但最终被我弄清的地理迷团在这里解答一下,那就是Daramshala, Mcleod Ganj,还有Bagsu的关系。一般所有的游客和印度人,都会把这一片有人烟的地方叫做 Darmashala,但到了这里发现,这里有好多各有名字的小镇,其中两个比较大的,一个叫 Daramshala,一个叫Mcleod Ganj。绝大多数游客都集中在后者。而Bagsu呢,是离Mcleod Ganj 比较近的一个超小的小镇,比Mcleod Ganj要安静一些,同样的房钱能租到更大或更好的房间。 解答完毕,明白了吧?) 要说来印度算是跳出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度一个比较特别的假的话,那么我感觉,到了此地, 这次度假才算开始。 来之前在北京准备出行的一切和工作的交接的忙乱,只身来到印度后,扑面而来的浓重的 印度气息带来的窒息感,都被此地的清新的空气洗去了---只有到了MCLEOD GANJ,到了BAGSU, 在这静谧的山谷中,看到稀释了的印度,混合着稀释了的西藏,在群山的拥抱中深吸一口 潮湿清凉的空气,我才告诉自己说,放松吧,体味印度吧。 也许是一下子放松了的缘故,也可能是早晚温差过大的缘故,我在到了这里的第三天就不幸 加入了此地的感冒大军。我去的时候流感大流行---走在路上,在网吧里,在饭馆里, 到处都有打喷嚏擤鼻涕的游客。而且这个感冒病毒还特别牛,能让人打喷嚏流鼻涕数天不止, 吃药也没什么用。起初我还很紧张,害怕感冒加重变成发烧什么的,不过很快,我就在这儿 溶入了印度特有的‘无所谓’的气氛里去了---‘生病又能怎样,困难又能怎样,老去又能怎样, 死掉又能怎样’---真的,在印度好象没什么是真正了不起的---反正有那么多神在照顾我们。 反倒是,在这座静谧的喷嚏之城里,游客和游客之间因为讨论互相的感冒症状和 治疗良方而彼此热络了起来,大家每天打着喷嚏,嗡嗡着鼻子互相问好。 我当然还没有忘记前来此地的目的,所以,在极其不健康不精神的情况下,我参加了一个叫 ‘SPIRITUAL HEALING’的课程。这个课跟我本想参加的REIKI有所不同, 不过我寻找的教过西班牙人DANIEL的那两个老师现在都不在了,所以听从了印度老师的安排, 学了这个‘更科学,更全面’的‘SPIRITUAL HEALING’。 因为精神实在不济,所以只上了初级的三天课,效果怎么说呢,我自己是半信半疑,不过在JODPHUR 的时候在一个感冒了的澳大利亚老头身上试了一下身手---据说疗效显著咧! (欲探详情或一试此印度大功之疗效,请提前预约,并进贡礼物OR美食若干于大师我) 在DARAMSHALA的日子,我大多是跟美国女人Barbara在一起的,她本身就很有意思,我跟她在一起又 碰见了很多有趣的人,在单独的‘印度游记---那些人们’里面,会单独写一下。 此外,这里的多国美食很让人怀念。有一些游客,来到Daramshala就爱上了这个地方,然后举家搬迁到这个 世外桃源,开一个小餐馆,过宁静安然的日子,于是这里有了日本餐馆,韩国餐馆,泰国餐馆,中餐馆, 意大利餐馆,法国餐馆。。。更不要说印度餐馆和藏族餐馆了。 虽说这些餐馆里的食品也没有说多么精致美味,但大多数餐馆都环境幽雅,物美价廉。 可以在印度仰望着雪山吃上寿司,喝上大酱汤,哎,夫复何求啊。 在Daramshala呆了一周,养了7天病,天天四处逛逛,晒太阳,发呆,喝大量驱寒的Ginger lemon honey water, 觉得好象日子就可以在此地这么过下去了似的。顿时明白了那些逃离城市来此处安家的异乡人们。 不过我还没这个心境,我还有那么多地儿要看呢,所以出发了。又回到了德里。 印度游记--金色梦幻Jaisalmer - [ 印度之旅 ] Tag:India 从Daramashala回到德里还是过夜长途车,而且是很痛苦的盘旋下山之旅,破tata车开得又快又颠,还一路鸣笛不已(愁死人的印度特色的尖利的tata笛声)。开到大半夜停下休息的时候,本不晕车的我也下车好一顿吐。 到底还是下山快,早上很早就到了德里(大概6点多?),马上就去New Delhi Railway station买火车票,在车站里的餐厅兼休息室等了一个多小时,卖外国人票的international ticket bureau才开门,买了当天晚上到Jaisalmer的火车票,2tier-AC,全程19小时,好象是一千多卢比。 在这趟号称是比较高等的2tierAc火车(顾名思义,2层床的空调车厢)上,我第一次遭遇了一个变态印度男人!当晚,疲倦的我爬上床,拉上帘子打算睡觉,位于过道对面床铺的印度男人不断撩开我的帘子往我的床铺里面瞅!大概有4,5次之多!在我义正严词地大声问他有什么问题之后,他下铺的打抱不平印度男站起身,严肃地用印度语跟他说了什么,个变态才老实了。 哎,印度男人因为文化和婚姻制度的问题多对外国女性充满了好奇感,实际表现为‘礼貌地要求合影或行注目礼’,‘不礼貌地瞪着你看,摸一下’,等等等等,关于这个问题,在Jodhpur我还有一个更加离奇的遭遇。 反正呢,火车开呀开,开进了沙漠,一切都变成黄色的了。说起来,这还是我第一次看见真正的沙漠呢。 车站在一望无际的黄色荒野中,是个小得可以被忽略的小站台,寥寥几根铁道连接着看不见的遥远绿洲和文明社会,这里,如同罗伯特雷德福和保罗钮曼演的‘虎豹小霸王’里面的西部(或南美?)车站,有股苍凉寂寥的气质。 出了车站就发现这里仍旧是印度,车站外照例闹闹哄哄挤满了出租车和突突车来争抢旅客。 我和在德里车站遇见的美国女孩jessie(第一次遇见同名儿的人),一起住进了fort中的旅店hotel victoria。 --------我也来玩分界线--------- 继续写Jaisalmer。 说起来,这个城市要算是我到印度来的原动力之一,当初在一个写的很深情的印度游记里读到这个金色之城,就被这个仿佛时光倒流1000年的地方迷住了。 来了以后住进fort里的haveli。。。 --------间隔半个月-------- 终于提起兴趣来继续写了,前几天写了一堆,电脑死机全丢了,哎。 这些天来想起印度,渐渐地开始觉得陌生起来,那个在印度的我,也好像很陌生很奇怪。 可是,每每想起Jaisalmer,那一片巨大的金黄依然扑面而来,从眼前一直铺到心里, 沉甸甸的。不记得在jaisalmer的时候我是不是总是坐在房顶的terrace看这片金色之城, 但现在闭上眼睛,那个从fort俯瞰城市的景象总能立刻出现在眼前:这片城,是用彻彻底底 的黄色sandstone打造出来的,在这片阳光下的金黄之中,只有光影在做游戏。背景是城外 沙漠里童话般的白色巨大风车。不管真实世界里fort外的自由市场有多么吵闹, 我只记得无声的jaisalmer,也许,巨大的白色风车在转,金色之城在炙热的空气里呼吸,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在城中的小巷里捉迷藏,阿拉丁抱着他的神灯在睡午觉,在我背后的 城堡里,是聪明的桑鲁卓在给寂寞的国王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城外的沙漠很迷人,等到城市从视野里消失,骑上骆驼,你便渐渐被自然吞噬了。 这是原版的我们的星球,它巨大。有力量。从容。淡定。和人无关。离开了城市, 其实我们和那些沙漠里奔跑的灰色的小狐狸,还有随处可见的黑黝黝的沙甲虫没什么不同, 最后也便是沙中的那些风化的尸骨。 沙漠里最迷人的是夜,比我能想象出的还要迷人一百倍。沙漠里的夜不是黑色的, 是蓝色的,就像梵高星月夜的画中的那种蓝,真的,我现在相信那些美妙的画不是 凭空想出来的了。在夜晚的沙漠中,一切都是那么静,那么静,只有星星和蓝色的沙漠, 别的什么也没有。我也什么都没想,只觉得很爱这一切,我感觉到我的心在宁静中歌唱, 自然之母在治愈我。 当城市再次出现在视野里的时候,黑夜里的城市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闪着光的飞碟, 我很疑惑地望去,用了好半天才相信那是自己栖息生存的地方。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印度宝莱坞原创巨制音乐歌舞剧《泰姬快车》 (趴趴熊)
- 去印度 (aniina)
- 抛砖引玉,来贴我的印度游记(上) (菲比)
- help!!! (Shueri)
- 准备去孟买,求支招 (马不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