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啸来临时,没有一朵浪花是无辜的;看节目的时候,问问自己的初心。
来自:Miss Darcy(除了爱,生活还有很多。)
最近看到很多姐姐们的言行被显微镜放大,每个细节都被网友们讨论甚至网暴。我自己从一开始吃瓜看戏,到第一场pick得不到的爱情学霸组合,到最后迷上宁静,浪姐已经是我在疫情下的异乡一个很爱的节目。
理解各种针对节目组包括剪辑和赛制的各种批评,相信大家也是爱之深责之切,但是每当看到对各位姐姐们的恶意评论还是意难平。节目组是不对,但根源还是畸形的舆论。
当时我们看的不就是30+成熟女团的魅力吗?然而一公最受喜爱的依然是大碗组(偏向年轻女团唱跳以及长相),现在快歌受热捧慢歌被冷落,这不就是市场(每一个浪花)选择导致的吗?伊能静被嘲,有的点可以理解,唯一不能理解那些叫她不会跳舞回家带孩子的。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年纪不限制我们女性的发展,可是观众又当又立,一边说要不一样的女团,一边偏爱年轻的姐姐。对我来说,40/50+姐姐才是真的乘风破浪,顶住压力在众多比自己小一轮的30+姑娘里拼长跳,这就是节目的高光时刻。
当时我们看的不就是这么多姐姐混搭乱炖产生的化学反应吗? 然而现在却默认捆绑销售,蓝盈莹,宁静,王霏霏(下个是誰?)都被jv不念旧情。看人情看关系抱团,默认自己在队里拿了”铁饭碗“,国有企业思维带到综艺比赛来,还有什么看头?每次看到那些攻击姐姐们的帖子,都心里说一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在我们开帖和弹幕攻击姐姐的时候,她们经历了淘汰,复活,受伤,现在正忙于许多人吐槽的五公曲目。是真的心疼姐姐们,也爱这个节目,对我来说最不能忍的不是赛制,而是过度人身攻击,不断显微镜放大姐姐们的吃瓜群众。镜头放大了许多姐姐人性的弱点和小小黑暗面,看的时候每个人心里有杆秤就行,也帮我们学会在生活中识人,接物。何必死缠烂打抓住姐姐们的细节恶评甚至网暴?这种观众心理的阴暗恶毒,才是我觉得最无力的地方。
当海啸来临时,没有一朵浪花是无辜的。
最近宁静站岗值日,补充我爱上静静子的原因:阳光中像个孩子(对有才华的队友衷心赏识 - 爱美女爱选妃,虽然有时候自我了点儿但不会贬低别人),风雨里像个大人(在赛制不合理的时候勇敢怼节目组,维护自己团的利益,静儿是个特别棒的队长)。大多数时间还是那个口嫌体正直,内心长不大,金句和表情包不断的魔丸。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盘点金典给浪批系列的Title (momo)
- 影音/综艺|姐妹不打烊官方抖音和微博有了 (爱山鸡哥王心凌)
- 快乐/赏花|杜华姬气好重 (风姿物语)
- 理智开🎤|我不觉得万茜颠覆初评形象是一件值得嘲笑的事。 (仅供参考✍🏻️)
- 🌟盘点1-5季浪姐舞台数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