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简直太经典了
来自:郝ast
来源| 敏感青年(ID: qianthink)-欢迎关注 熟悉乔治·奥威尔的书友可能一下就能猜到是哪本书了。 作者:乔治·奥威尔 豆瓣评分9.4,位列Top 250榜单第11位。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木三分的反乌托政治讽喻寓言。 本书一经出版,便轰动全国,为奥威尔带来了巨大的声望和财富。 本书的故事很简单,一头被称为“老少校”的猪做了一个特别的梦,于是在约定时间,动物都纷纷赶来聆听老少校的梦。有马,驴,牛,羊,鸡等等。 老少校借此时机,大肆控诉人类的残忍,血腥及贪婪。动物们辛勤劳作,却被压榨。它们劳动最多,却获得最少,甚至逃不过被屠杀的命运。 “我们的生命是最悲惨的,劳苦的,和短促的。我们生下来,攻击我们的食物仅仅够维持我们的躯体里始终有一口气,我们当中那些能活下来的,就被强迫干活,直到筋疲力尽;一旦我们的使用价值到了尽头,我们立马就会遭到骇人听闻的残酷杀戮。” 我们可以在老少校的这段话里,看出什么? 一是经济上的不平衡 二是地位上的不平等 其实简单回想下历史上的诸多叛乱,大多数都绕不开这两点。 在俄国沙皇专制独裁时期爆发了二月革命,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老少校去世之后,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叛乱”,将压榨它们的农场主琼斯以及所有人类赶出了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并从老少校的思想中总结出了一套称之为“动物主义”的指导原则。 然而,被驱赶走的琼斯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本想着动物无法管理农场,用不了几天就会自行崩溃,然而事实并未如琼斯所料。 因此在10月初的一天,琼斯联合附近的两个农场主,对动物农场进行攻击,企图收回农场。动物们也早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这场著名的牛棚大战中,动物们取得了重大胜利。 来考下历史:10月,俄国,让你想起了什么?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即著名的“十月革命”。 然而在这场战役之后,聪明的猪占据了领导地位,很快成为了各动物们的领袖。可以说逐渐篡夺了革命果实,成为比人类更残暴和极权的统治者。 在这群猪中,尤以“拿破仑”和“雪球”的拥护者最多。 于是在各项决策中,两头猪总是针锋相对,互相否定。在奥威尔笔下,拿破仑寡言少语,性格老练;雪球活泼外向,但城府较浅。 在一次关于是否在农场建设风车以减少劳动力,提升效率的决议中,拿破仑凭借自己暗中培养的“狗腿”,对雪球进行攻击,成功的将其赶出农场。最终成了农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然而,本书最讽刺也是最精彩的部分便是在拿破仑完成了内部大清洗以后,逐渐走向极权的描述。 大清洗主要针对高级领导人的一场有预谋的政治运动。胜利者自然是将所有的黑锅推给失败者。就像拿破仑将农场发生的一切坏消息,甚至是无中生有的指责全都推给雪球一样。 拿破仑真正反对的并非建造风车,而是敌视雪球。在成功击败对手后。拿破仑转而支持风车计划。而风车的建设就隐含着苏联的工业发展计划。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治也逐渐发生变化。七大戒律逐渐在试探中一条一条的被废除。 七条戒律 即: 凡用两条腿走路的都是敌人。凡用四条腿走路或者有翅膀的都是朋友。一切动物都不许穿衣服。一切动物都不许睡床铺。一切动物都不许喝酒。一切动物都不许伤害其他动物。所有动物都是平等的。 很显然,只有猪在享受特权。 牛奶,掉落的苹果,酒全部归猪所有。他们甚至开始同人类进行交易。 从七戒到按照拿破仑的思想改成新的七戒,可见,老少校原来的思想已经被扭曲,在新独裁者之下走向变质。 最可怕的是,当初将农场主琼斯赶走以后,动物们将原来的里甲农场改为动物农场(Animal Farm). 而此时,当人类为了顺应猪的心意跟着叫动物农场时,猪反而告诉他们:这个农场从今以后,还叫里甲农场。 这时的猪,已经学会了两条腿走路。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已经分不清人是猪,还是猪是人了。 请原谅我无法一一且深入详细的讲述这部小说的所有寓意。大道至简,是我最深刻的感受。 奥威尔用看似简单的语言,向世人传递了最深刻的含义。 每一处细节,每一种动物,每一个看着很小的事件,都潜伏着寓意。还是需求大家亲自去读,去品,去体会。 我终于相信了那句话,多一个人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书友组队|全女读书群招新(长期) (Lizzayne)
- 活跃且氛围好的读书群招新了 本群书友都很有见地 说话质量高 (畅傲)
- 书友组队|阅读交流分享群,欢迎加入 (riverrunner)
- 📖 四月正是读书天 找书友 要求平均年阅读10本 有读书习惯 (陈三岁)
- 书友组队|寻找有输出欲的书搭子 (无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