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和词的区别

约塞连

来自:约塞连(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管理员
2011-03-25 19:20:2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约塞连

    约塞连 (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 管理员 楼主 2011-03-25 19:28:55

    元曲的宫调 曲是合乐歌唱的,曲词是诗与音乐结合的产物。每支曲子,都属于一定的宫调。所谓宫调,是声律上的一种分别。分六宫十一调,共计十七调,元曲中常用的只有九个宫调。朱权《太和正音谱》说: 仙呂調唱,清新綿邈。 南呂宮唱,感嘆傷悲。 中呂宮唱,高下閃賺。 黃鍾宮唱,富貴纏綿。 正宮唱,惆悵雄壯。 道宮唱,飄逸清幽。 大石唱,風流醞藉。 小石唱,旖旎嫵媚。 高平唱,條物滉漾。 般涉唱,拾掇坑塹。 歇指唱。急倂虛歇。 商角唱,悲傷宛轉。* 雙調唱,健樓激裊。 商調唱,悽愴怨慕。 角調唱,嗚咽悠揚。 宮調唱,典雅沉重。 越調唱,陶寫冷笑。

  • gorilla

    gorilla (执迷,还是看淡——人各有志吧) 2012-03-29 17:16:31

    怎么唱呢?

  • 白衣杨子

    白衣杨子 (青云料无份,红颜枉多情) 2013-02-12 20:59:39

    呃,这个说法并不是完全准确的,散曲很多韵脚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比如喜春来首句必用去声为宜,末句需用平声韵。 词和曲比较明显的界限一般来说在于: 1,词有分片和不分片,而曲一律没有分片。 2,部分词牌有换韵,而元曲一概是一韵到底 3,词有入声韵,北曲入派三声,没有入声的问题。 4,曲衬字较为自由,词很少见衬字,即使有也多是句首很少的几个字。

  • 巫猫子

    巫猫子 (却为风声哟,过万重山) 2013-02-12 22:59:54

    词曲本都是合乐的,原本都算是“歌词”,所以两者的区别特点在成型时便已经由它们的音乐决定,我从音乐的角度随便说说,很多东西凭记忆,请指正:

    1.词韵和曲韵是不同的用韵系统。 词韵按照后人的总结,基本上还是把诗韵大致合并而成,虽然说比较灵活,但大体上还是属于《广韵》系统的, 曲韵是《中原正韵》系统的。 两者一是中古音韵系统,一是近代音韵系统,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了。你说的平仄三声押韵什么的区别也包含在里面。 另外词不仅区分平仄入,甚至讲究两平三仄,这个扯远了,打住。当然曲子也分清浊的,这个不是太懂。

    2.词也是合乐的。所合的大体属于“燕乐”,这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后带来的“胡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音乐,别说风格,连演奏乐器都不同。反映在歌词上当然也不同。当然后面有融合。

    3.分片的问题,也是因为燕乐有这样的音乐特点。曲有“套”,其实相类似,也是相关音乐决定的。

    4.“元曲一概是一韵到底”,没有统计过,但是杂剧套曲里似乎不全是,等有机会查一下。

    觉得讨论不同的曲牌格式时,有必要讨论到它们的流变,因为俚曲套曲和文人曲,区别还是满大的(好吧我就这么一说其实我不懂我用其他的诗词规律套上去的)。

  • Sid

    Sid 2013-06-17 12:57:55

    怎么唱呢? 怎么唱呢? gorilla

    我也正有此惑。。。

  • 白衣杨子

    白衣杨子 (青云料无份,红颜枉多情) 2013-06-21 23:03:41

    词曲本都是合乐的,原本都算是“歌词”,所以两者的区别特点在成型时便已经由它们的音乐决定,我 词曲本都是合乐的,原本都算是“歌词”,所以两者的区别特点在成型时便已经由它们的音乐决定,我从音乐的角度随便说说,很多东西凭记忆,请指正: 1.词韵和曲韵是不同的用韵系统。 词韵按照后人的总结,基本上还是把诗韵大致合并而成,虽然说比较灵活,但大体上还是属于《广韵》系统的, 曲韵是《中原正韵》系统的。 两者一是中古音韵系统,一是近代音韵系统,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了。你说的平仄三声押韵什么的区别也包含在里面。 另外词不仅区分平仄入,甚至讲究两平三仄,这个扯远了,打住。当然曲子也分清浊的,这个不是太懂。 2.词也是合乐的。所合的大体属于“燕乐”,这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后带来的“胡乐”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音乐,别说风格,连演奏乐器都不同。反映在歌词上当然也不同。当然后面有融合。 3.分片的问题,也是因为燕乐有这样的音乐特点。曲有“套”,其实相类似,也是相关音乐决定的。 4.“元曲一概是一韵到底”,没有统计过,但是杂剧套曲里似乎不全是,等有机会查一下。 觉得讨论不同的曲牌格式时,有必要讨论到它们的流变,因为俚曲套曲和文人曲,区别还是满大的(好吧我就这么一说其实我不懂我用其他的诗词规律套上去的)。 ... 巫猫子

    谈曲的格律这一块真的大概只能谈北曲系统,因为南曲的格律实在是有够不严格。。。这也和南北曲不同的音乐系统直接相关。 北曲的押韵是按照北方语音来的,接近于近代音韵系统。但绝不是随意通押的,一般来说,平上两声在要求不是很严格之处,多可通押,但去声韵一般都是必用去声的,包括句中,一般用到去上或上去的地方,都是要严格遵守的。

    词的分片和曲的套数是不同的概念,套数是分属不同曲牌,可以拆开的,词的上下片是归于同一曲牌不能拆开的。词的分片更近似于一些曲牌的[么篇],都是一定意义上的乐章重复,也都有换头之类的变化存在。

    杂剧套曲只要是北杂剧也都是一韵到底的,只有南戏才开始出现换韵。这个我还是确定的,毕竟我就是研究曲学这个方向的。。。。

  • 白衣杨子

    白衣杨子 (青云料无份,红颜枉多情) 2013-06-21 23:05:30

    我也正有此惑。。。 我也正有此惑。。。 Sid

    元曲的本来的乐谱现在多已不存了,所以其具体唱法就像宋词唱法一样亡佚了,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48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