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几代吴邪
融儿☆(坚强永远比矫情漂亮。☀️)
有人说朱一龙是第五代吴邪,但在我看来,真正演出特色、值得一评的吴邪,其实只有三代: 最初的李易峰,沙海的秦昊,以及重启的朱一龙。 他们分别演出了吴邪三个不同时期的人生阶段,共同组成盗墓笔记的历史拼图。 一、李易峰时期的吴邪,是我最早认识的小三爷。那时的吴邪是在吴家三代的呵护下,无忧无虑成长起来的、初涉人世的大学生。 而彼时的李易峰,意气风发,英俊逼人。有人说他演技青涩,偶像包袱重,但那时的吴邪角色与他而言,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演。因为那时的吴邪,是一种最纯粹的天真,他没有经历人心险恶,没有对抗世事艰难。这种最初的单纯天真,其实是不需要太多太深沉太复杂的东西。而那时候李易峰的单纯和青春,几乎就是那个吴家初成长的小三爷本身。 因此,当最懵懂的吴邪,遇上了同样青涩的李易峰,两个身影重合一起,一切宛如初恋般的纯白和美好。 如果故事直到这里,那它也不过只能算是一部青春热血历险剧,远远不配去延伸和探讨一个恢宏的盗墓宇宙的故事。庆幸的是,三叔的野心不止于此,那么故事继续。 二、到了沙海时期的吴邪,已经历经世事,几度生死。失去了小哥庇佑的吴邪,仿佛一把出鞘的短剑,寒锋冷冽,阴戾狠辣。他身上背负了太沉重的使命,时刻绷紧着神经,不计后果的耗透着生命,近乎绝望的孤注一掷。那时的吴邪,是邪帝吴老板,不是天真。 而彼时的秦昊,演技成熟影帝级,已经塑造过很多经典狠角,因此出演吴邪与他而言,更像是一种放松。因为中年危机、理想现实间的落差、家庭负担等,他同样背负着太多无法言说的沉重。 所以我们看到伤痕累累的吴邪,独自坐在车内,望着前方看不到去路,回首已没有来路的茫茫沙海时,那场悲难自抑、酣畅淋漓的伏案恸哭。他的内心,真的太苦了。有些表演需要演技,而有些共情需要阅历。 彼时的中年吴邪和中年秦昊的身影,再次重合到一起,碰撞出绝妙的交集。其实就算沙海后期口碑分化,但对于吴邪而言,已经足够的幸运。 但如果故事到这里就结束,对观众而言,将是一种遗憾。因为沙海时候的吴邪,其实已经失去本性。当被迫裹进宿命般的漩涡时,他只能舍弃天真;在对抗最险恶的黑暗中,他只能把自己变成和敌人一样、甚至更狠毒的人。这样深沉狠辣冰冷的邪帝形象,其实很难让人喜欢和亲近的。 这不是天真本性,这不是最好的吴邪。 有人说,如果结局不够美好,那就还没有走到结局。我们多想看到胖爷心心念念、默默呵护着的那个天真,重拾天真啊。庆幸的是,故事继续。 三、终于重启的吴邪。十年沙海隐忍孤掷青春,初心未改重回天真。这里就不得不谈到朱一龙对人物角色身上的延续性处理,其实在他正式出场的第一眼就已经反映出来了。 夜深吴邪从噩梦中惊醒,门外传来敲门声。此时朱一龙的吴邪处理,先是拉开一条门缝,露出一只眼睛,戒备十足的问到“你谁呀?”眼神警惕冰冷,不带一丝情感;声音刻意压低,渗入一种审问式的压迫。果然对方禁不住这强大的气场,登时支吾语结。其实只这一眼一问,就让人能感受到,他身上始终带着从沙海归来的邪帝影子。而随后,胖爷突然跳进了视野,他顿时放松,顺便一个大白眼赠送,这种默契感一下就出来了。 单从前两集交待故事背景来看,居老师的很多场景设计让人印象非常深刻,他的表演所呈现的生命张力和渲染力,几近是大银幕艺术的表现水准。很好奠定了整个人物形象甚至是整个故事的总体基调,既有宿命般的悲凉又充满了决不放弃的希望。 1.复杂的天真。 纵观盗墓故事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到三代吴邪人物形象的成长,从本性天真,到抛弃天真,再到最后重拾天真。有时候人生就是那么的奇妙,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 我们都要去见众生、见天地,而后才能见到自己。 我们都要历经否定再否定,而后才能真正的强大。 而到了重启的吴邪,他所走的路,所经历的事情,已经抵过别人好几辈子。注定了重启时的天真绝不是最初一杯白水般的天真,但问题是如何去演出这种复杂的天真感? 我之前就想过的,居老师却还原的更加深刻。 岁月刻在吴邪身上的痕迹,朱一龙都一一保留并且展现给我们了。 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他身上随时可以自然切换着的天真和邪帝形象,既可呆萌可爱、眼神清澈,又会冷酷果断、智勇双全,这才是最好的吴邪啊。 人生没有阅历,对角色没有全面透彻的理解,以及逼自己足够狠的敬业精神,是塑造不出这么精彩的充满复杂矛盾感的人物形象。 其实重启的吴邪并不讨喜,观众和胖爷一样,怎么能接受曾经那样意气张扬的小三爷,一上场就病入膏肓,垂垂老矣呢?但朱一龙表演的吴邪,即使年近四十,样貌被岁月勾勒出沧桑,但他眼神永远执着和明亮,充满生命的倔强。这样的小三爷,怎能让人不去爱、不心疼呢? 2.独立的灵魂。 如果给一个演员的表演定义一个最高境界的评价,我想是自然二字。而朱一龙在剧中给我的感觉,就是自然。自然到以至于当看到他脖子上留下的那道疤痕,我都觉得是理所应当。可这样的设计,却并不是角色的被动安排,而是他主动要求的。这样的小细节设计,足以见用心。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无比自然的东西,其实背后都是反复琢磨和推敲后的苦功夫。 观众看得自然流畅、不尴不尬,一方面要有好的剧本,但另一方面更得益于演员对角色的尊重,对人物个性的思索,以及对于故事逻辑的执着,最后才有这种顺理成章的结果。 任何优秀的演员都绝不满足于拿到一个剧本、背好自己的台词,而是会去思索角色一举一动背后的动机。居老师亦是如此,他甚至不满足前期已经成功的角色表演,不满足于去做样板式脸谱化的演绎。他会去精心设计细节去填充人物的个性,赋予每个角色独立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抛剧脸,也是一种对演戏事业的最大尊重。这样的表演,演员会舍弃自我,成全角色。会用自己的生命和心血,赋予他所演绎角色鲜明的个性。那时的观众,才能真得抛开演员本身,去关注角色。因为彼时彼刻,他的一举一动,已经不是演员本身,而是角色本身。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他演活了吴邪,我想这是对一个演员塑造角色的最高肯定。 而这是这样的执着,才能演出吴邪经历世俗后,不变的天真和初心,他真正的走进过吴邪的内心,赋予了吴邪角色以灵魂和生命。我觉得其实朱一龙比我们大多数人,对吴邪的了解都要深。
3.诗外的功夫。 每个人都在同一个世界,但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如此不同。演技之后,塑造角色的个性,还被演员自身的阅历和人生所决定的。经历过世事黑暗、人生浮沉后,仍然不忘初心,不失本性。这一点,真的很像很像朱一龙。 不是每个演员,都是朱一龙。他将人物角色,与自身气质完美契合,丝丝入扣,他是朱一龙的吴邪,他是吴邪的朱一龙。 遇到朱一龙是吴邪的幸运。谢谢居老师这么精彩用心的演绎。@朱一龙 总之,《重启》这部作品,我能感受到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都是在真正用心的想尽力去完成好。他们抛掉很多本可以走的捷径,搭实景、扣细节、顺逻辑,我想这份用心,本身就值得尊重。 最后,三版吴邪,我真的都很喜欢,无意拉踩任何一方。 愿重启越来越好!!!

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剧情/剧评|第2季|我不明白吴邪为什么不乔装成王盟 (瑟爸爸是好爹)
- 吴邪与薛五的三日斗法好精彩啊 (为你而喝彩)
- 受不了,江子算就是個加戲咖 (Momo)
- 第1季|我就想问问这版二叔是认真的吗? (hqppy没🐴)
- 衍生/产出|???藏海花2三叔写完了吗?还是停更了?🤔... (牛油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