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意的信仰
来自:SUE∮(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
http://alphatown.douban.com/115017/ 小站正式入驻 三坊24号。 从第一次知道徐志摩(11年前),开始看有关他的著作,到开始翻阅很多关于他的资料记载等等。即使很多人为张幼仪鸣不平,即使有很多人觉得他不务实(连他的老师梁启超也如此训斥他),即使他在有一些人看来是滥情。。。。。。。但我觉得不了解他,或者道听途说,这样对他是不公平的。他那一种对诗意的信仰的精神,令我欣赏。 我偶然的认识你 然后跌入偶然中 犹如在深海里 一棵水草都抓不住 深深陷入进去了 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爱、自由和美。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冲破当年的封建枷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这在当时是何其难,即使那位写着“横眉冷对千夫指”,批判社会现实的精神战士,以笔代枪作革命以企求救国,但却不敢冲破这封建之门,不敢评判这一种对当时知识分子来说是精神桎梏的社会病态。他对其原配造成的伤害我想比离婚更甚!当然,也不免看到当时有的媒妁之约下的夫妇也能恩爱一辈子,例如胡适、闻一多等。但追求精神伴侣契合和只求日常生活的契合,两种还是有质的区别。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灵魂乃至肉体的容易出轨。即使闻一多先生的父母包办妻子高孝贞女士在他的影响下入学读书,但终究还是难以达到精神上的契合,闻一多心中爱上了他人,并写下了《奇迹》,期待“一个戴着圆光的你!”。而胡适与其表妹的爱恋,在面对妻子抡起菜刀的那一刻,终究选择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那不受媒妁之约的自由恋爱呢,例如沈从文,靠自己的坚持不懈把张兆和娶回了家,乡下人终于喝了一杯甜酒。看完百年婚恋,实在艳羡他们夫妻俩经历了十年浩劫后还能如此相濡以沫。但往往现实又不是如此,沈从文写下了《看虹录》记载了他的精神出轨,灵魂背叛。这些每每读来总是令人神伤,人是复杂而多面的。 所以,徐先生提出的“我将于茫茫人海中寻找我唯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更尤为可贵!而他也真能做到如此!在这一点上,我是极其赞赏徐先生的。我总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对彼此是何其的残酷,不只是夫妻双方,乃至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而一个硬币也总是两面,正因为徐先生的此举,才造就了张幼仪后来的坚强自立,成为一个出色的银行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张幼仪当年所受的苦难的最大根源在于媒妁之约封建残留。 了解他越多,越觉得他的品格可贵,他善良,同情弱者,不摆高姿态,追求自由,真性情。待友人大方热情、宽容;对待爱人,只要是爱了,那可是百分之百的付出真感情,徽因也好,小曼也罢。也许很多影视作品更喜欢拿他与几个女人的感情纠葛来作为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往深处想,这些女人们在他的离世后所做的一切,都足可以证明他的人格魅力的力量。他的人品情意是值得爱他的人一直珍爱着的。 下面是文人对他的评价: 我数十年来奔走四方,遇见的人也不算少,但是还没见到一个人比徐志摩更讨人欢喜。 ——梁实秋 他如雷莱、格列柯一样,是一个伟大的未成品……他的散文幽抑清冲,在现在的中国是很少见的……他的艺术批评 ——刘海粟 他为人整个的只是一团同情心,只是一团爱。 ——胡 适 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万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 ——沈从文 我哭志摩便是哭我自己…… ——吴 宓 如今想起志摩的性情,依然感慨——世界上只有他这样一个人,再没有第二个了。 ——叶公超 而对于他娶小曼的过程,我更是惊讶和佩服。那一种敢爱,为了真爱,勇敢往前冲破重重阻碍。这一种精神,令人赞赏! 当然最最吸引我的还是他的才情。 唯有他能把 佛罗伦萨(英语Florence, 意大利语Firenze,德语Florenz) 比喻成“翡冷翠”,唯有他能让我们爱上了康桥的美,康桥的诗意,康桥的一草一木,康桥的流水潺潺。。。。。 《再别康桥》《偶然》《你去》《沙扬娜拉》《雪花的快乐》等等都是令人心醉的诗。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说也真可怜,算是不曾虚度。就只那一春,我的生活是自然的,是真愉快的!(虽则碰巧那也是我最感受人生痛苦的时期)。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啊,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凋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啊,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 。。。。。。 一别二年多了,康桥,谁知我这思乡的隐忧?也不想别的,我只要那晚钟撼动的黄昏,没遮拦的田野,独自斜倚在软草里,看第一个大星在天边出现! 以上选自《我所知道的康桥》最美片段,也是我最最喜欢他写的一段文字。 2007年5月2日怀着无比激动和不可名状的心情来到了徐先生的墓边。我想全国五一假期都是人潮涌动,但独独此处一片静谧,让逝者永享安宁。 拍摄部分相片以存纪念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11284368/。 外边下起了倾盆大雨 惟是英伦那样的岛国才有的狂雨 志摩睁大了眼睛 孩子似的高兴地说“看雨后的虹去” 我诧异问他:怎么便知道,准会有虹的 他得意地笑答我说:“完全诗意的信仰!” ——林徽因《悼志摩》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徐志摩像宝玉一样,天生对女性有爱 (SUE∮)
- 【北京展】又见新月:徐志摩与卞之琳联展 (SUE∮)
- 徐志摩写给爱妻陆小曼的诗 (SUE∮)
- 【转载】陈梦家的佚诗佚文 (SUE∮)
- 【诗】《悔与回 — 献给玮徳》— 陈梦家 * 19301121 (SUE∮)